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美联航股票,巴菲特为什么清空航空股?

CF排位号 admin 2023-06-03 10:20 234 次浏览 0个评论
网站分享代码

美联航股票,巴菲特为什么清空航空股?

巴老在整个投资生涯中经历了“不看好航空业——看好航空业——又不看好航空业”,这一波三折的心路历程应该是他对各个行业的投资看法中变化最多的了。

他第一次的“不看好”,甚至认为航空业是价值毁灭机器,是因为这个行业的产品高度同质化,而廉价航空的诞生又让竞争愈发无序,因此没有谁能够真正建立护城河。

第二次的“看好”,则是因为在08年经济危机后,美国航空业的参与者大幅缩减,龙头公司市占率提高,出现了垄断带来的超额利润。因此巴老一口气把整个赛道都买了下来,以确保自己能够享受到行业格局变化带来的红利。

那么这一次的清仓式“不看好”,又是什么原因呢?

巴老并非波段高手,因此如果只是觉得疫情期间航空公司业绩糟糕,那么肯定是不至于清仓的,毕竟在疫情已经开始蔓延的三月份,他还选择出手增持了达美航空。

更何况理论上说,疫情只会导致那些弱小的航空公司倒闭,让市场份额更加集中,而这正是巴老之前投资航空业的逻辑所在。

如果照此推论,就算巴老觉得现在时机未到不应该继续增持,也不至于清仓航空股才对。

因此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巴老预测疫情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一系列事件,很可能将对全球经济的运行轨迹产生重大影响,从而破坏他对航空业的投资逻辑。

巴菲特亏本也要清仓的背后,是国际航空业前景不明的恢复之路。

目前约有80%的航班运力处于闲置状态,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暗示,航空业的复苏之路将是曲折的。鉴于财务影响以及可能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达美航空CEO Ed Bastian也认为,航空业可能需要3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可持续复苏。

对于航空业者来说,最关键的两个问题是:何时将能恢复?以及何时才能重现昔日的辉煌。

关键问题:乘客何时恢复信心

不少人同意,一旦旅行限制取消时,乘客需要有足够的信心来乘坐飞机。

IATA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最近的旅客中有40%表示,疫情得到控制后,他们可能至少要等6个月才会再次出行;近70%的人表示,在个人财务状况好转之前,他们可能会推迟旅行。

一个选项是在机场保持社交距离,然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希斯罗机场CEO就表示,保持社交距离的措施将使航班的运力削减50%以上,从而使价格大幅上升,这也就意味着很多人将难以支付昂贵的机票。

而且更严重的是,如果不采取广泛的检测或是有疫苗出现,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航空旅行都不会接近正常水平。

航空业的复苏不仅仅关于人们对航线的信心,同时也与旅行业、旅馆业采取的措施有关。比如人们打算去旅行,可能还要考虑到酒店是否会消毒、出租车是否消毒了。这取决于广泛的、即时可用的、高度准确的、以及廉价的检测,让人们相信自己既不会被感染,也没有携带病毒。

航空业还需要进一步救助?

美国4月份通过了价值2.2万亿美元的经济救助法案,其中包括超过580亿美元的航空业纾困资金。

而且,如果未来几个月旅客对于乘坐飞机的信心没有提高,美国航空业可能需要新一轮的补助和贷款。

分析师Scott Hamilton就认为,除非政府再次实施纾困,否则没有任何办法避免航空公司的裁员。他所在的咨询公司预计,航空业将花费4只8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而这一切都取决于疫苗出现的速度。

美国空乘联合会(AFA-CWA)负责人Sara Nelson也认为,国会再次采取行动是有可能的,政府不希望出现大规模裁员的情况。

另外,航空业如果想要恢复,还可能要求更多资金用于诊断和检测。

推论至此,我能想到的答案只能是巴老不再看好全球化的趋势。

因为事实上,过去一个世纪里航空业的蓬勃发展,正是全球化格局形成的最佳代言人。

根据IATA的数据,2019年全球航空业的收入达到创纪录的8400亿美元,运送了45亿人次的乘客。考虑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半多的人口从来没乘坐过飞机,这是非常惊人的一个数字。

在如此频繁的飞行背后,是各个产业的高度全球化,也是全球资本的高速流动。

然而,如果疫情之后大量的产业重新回归本地化,各国之间的商务往来不再那么频繁,那么这显然会对全球航空业的需求造成重大打击,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这个行业的供需关系。

或许是我想太多,但巴老此举,可不可以理解为是在用脚对全球化投票呢?

“对航空公司来说,世界已经改变了。我不知道它如何改变的,我希望它能够以合理快速的方式修正自身。我不知道美国人是否由于这一段时间,已经或将会改变他们的习惯。”

巴老,你确定你只是在说疫情吗?

美联航股票,巴菲特为什么清空航空股?

美国现累积新冠确诊病例超609万?

2020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似乎将美国经济打入了地狱。特朗普“美国优先”的口号并没有令美国强大起来,反而在一系列骚操作之下导致美国经济步入泥潭。

然而,即便是死亡人数直逼20万,确诊病例高达600多万的情况下,美国的经济虽然不复往日的坚挺,却似乎并没有发生经济危机的迹象。

这和前一段时间公知说美国数百万人确诊,医疗体系却依旧没有崩溃是一个道理,只是公知无脑歌颂美国的方式而已。美国真的没有发生经济危机吗?

从疫情爆发以来,美国的经济下滑速度之快绝对超乎想象。

据美国商务部门给出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6月份,美国超过3600家的企业已经申请破产倒闭,这个数据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26%;此外由于疫情继续恶化,有相关机构预测美国企业的倒闭率将会上升到43%。而美国的GDP更是较之此前下滑了30%多的程度。美国社会的失业率已经高企到1931年经济大萧条时期。

这些枯燥的数据反映的正是美国已经步入经济危机的现实。

一场新冠疫情,将本来就为赤字所累的美国财政更加严峻。前一段时间,美联储为了拯救陷入泥潭的经济,大量发行货币。企图通过大量货币的投入来增加社会的经济活力。然而流动性的改善除了将股票推高之外,对于美国的实际经济状况并没有多少提振。企业的复工率严重不足,大量的工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

美国早已经经济空心化,看似很高的经济规模,其实大量是依靠不切实际的服务业来支撑。举个例子,仅仅是律师费用,每年就能为美国创造2万亿美元的GDP。然而疫情当下,处于失业状态中的人们,根本无力去消费。服务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这也是为何特朗普不顾疫情的发展,极力推动复工复产的根本原因。

毕竟在资本的诱惑下,民众的生命真的算不上什么。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之下,特朗普政府才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通过各种方式推动经济。这也是为何在欧洲疫情大爆发之后,美国的疫情还会变得如此严重的根本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懂王真的是我们打入美国的最强大的地下党。看似处处和我们作对,却总是在无意当中帮忙。这真的是国际共产主义精神。

所以,美国并非是没有发生经济危机,而是已经身处危机之中。如果新冠疫情依旧难以得到有效控制,那么接下来,美国的经济将会遭受到更为致命的打击。而此时的美国也更加危险。

美国媒体为何要提到中国的地摊经济?

我是一个以平民百姓来看待这件事的。不会以国际视角去分析,也不会去剖析美国的媒体为何要提到我们的地摊经济。就我们国家而言,政府确实为百姓的再就业做出了巨大的举措。

国家经济的复苏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就百姓而言无非就是吃喝拉撒睡,我们不能为政府分担什么,但如果开放地摊经济,起码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机会,对国家的安定团结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信美国的媒体也不全是睁眼瞎,会看到地摊经济给我们经济的复苏带来一定的好处,繁荣了市场经济,也是自谋出路的一个良机,这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的经济模式之一,好处多多。

希望美国的媒体不要道听途说,你要客观看待中国的地摊经济这个文化品牌。你可以亲眼来看看我们中国地摊经济的丰富多彩,好吃的,好玩的,你肯定喜欢。很多外国朋友就因为喜欢中国的地摊文化而热爱中国。中国的美食啊,馋死个人。

同时我们的地摊经济还是得良性循环,做好管理,国家出台地摊管理的相对政策,不能让一件好事,让国外的媒体有什么可乘之机。从业人员也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做一个遵纪守法的,有良知的地摊经营者。

911劫机者为何选择撞上世贸大楼?

911劫机者之所以没有选择撞白宫,或许就是恐怖袭击与正规战争的区别吧。我们古代的兵法就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要想打胜仗最简洁有效的办法就是实施斩首行动,把对方的指挥控制系统打掉了以后,又容易乱中取胜了。

然而恐怖袭击是一种典型的非对称战争形态,力量对比完全是不对称的。就像911劫机者,总共只能劫持五架飞机。这五架飞机还没有武器没有弹药,驾驶员只能实行自杀式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于攻击目标的选择,优先级或许不是对方的最高领导人了,而是如何产生最大影响力的行动了。

从事后的效果看,尽管飞机也撞到了五角大楼,五角大楼也是重要的军事枢纽,然而其效果并不明显。远没有撞击世贸大厦的影响力那么大。因此可以想见,即使撞到了白宫,造成的损失也将必然很有限的。因此从911组织者排兵布阵的情况看。最强的力量放在确保撞击世贸大厦上了,其他几路都是辅助性的。

当时一共五架飞机被劫持,对应五个目标。世贸大厦两座大楼,五角大楼,国会山,白宫。世贸大厦是重点,因为楼高容易撞。其他目标都比较低,容易撞上其他建筑。后来五角大楼也被撞了,国会山的那个没撞到,坠毁了。另一架在宾夕法尼亚就坠毁了。

由于白宫的价值,主要在于总统,而且也只有这一个目标,非常容易打不准。事实上当时的小布什恰好在外地的一所小学里面与小朋友一起去交流呢。而世贸大厦双子星,不管怎么样都会有几个人的,确定性非常高。

所以911恐怖袭击,只能用非对称作战才能解释得通他们的战术。#新媒体##自媒体##微头条日签##我要上头条##911#

白宫门前又摆1000辆巴士?

那是完全两码事!立场与诉求完全不同。

1) 美国时间5月7日,美国联合医护工会组织(National Nurses United)的医护人员们来到白宫前,抗议白宫让她/他们在缺乏个人防护用品的情况下,与新冠病毒进行一线战斗。就好像没有穿上盔甲,被人推向战场。

医护示威者们聚集在白宫前的拉斐特广场,将88双白鞋放在地上。 每双鞋子代表了一位逝去医护的生命,目前为止,至少有88位医护人员,在这场与新冠病毒的战斗中,因为个人防护装备的不足而丧命。

示威者们随后也阅读了88名倒下护士的名字;希望白宫认真面对疫情,认真协调个人防护用品的购买与配发。而不是50个州与联邦FEMA,各自为营,同场竞拍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2)美国时间5月13日周三开始,超过400家私人巴士运输公司正前往白宫参加游行,还起了个名字叫“巴士搬运美利坚” (Buses Move America),还在推特上,掀起一定热潮。

私人巴士聚集,向白宫示威,有点被夸大,对外宣称上千辆,13日当天实际大约超过400辆吧,当然也有可能还有其他巴士在赶来的路上,毕竟是美国巴士协会组织的示威活动。但白宫前,没有足够的空间让这么多巴士停,最多只能绕着白宫开,在运动中示威。

这些多是私人的长途客运大巴、或者旅行社的大巴。他/她们的诉求,是要联邦政府像救助波音公司、美国航空业一样,救助大巴客运业,开价大约150亿美元。用他/她们自己的话讲就是,如果没有联邦政府的救助,大巴客运业就没法生存了,都要破产玩完了。

此次新冠疫情下,波音公司向联邦政府要600亿美元保它不破产,不果之后,目前是波音公司自己通过发行债券(Bond)筹集了250亿美元保命资金。

4月中旬,美国联邦政府拨出250亿,来力保美国航空业,分到每个航空公司的数额不等。因此,航空公司也在自救筹款,比如美联航(United)通过卖股票,另外获得了10亿美元;达美航空(Delta)准备出售担保债券,来筹集3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