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新中基股票,业绩差的股票你们会买入吗?

CF排位号 admin 2023-10-31 07:00 220 次浏览 0个评论
网站分享代码

新中基股票,业绩差的股票你们会买入吗?

业绩差的股票你们会买入吗?

这个问题还是非常值得思考。毕竟我算是传统的价值投资者,所以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还是特别重视的。所以基本上自己的投资都在弱周期行业里面选择,主要是大消费概念。细分的话,就是食品饮料,生物制药,医药等等。但毕竟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是动态的。谁都不能保证其中一个季度,或者其中一年,甚至是几年,不出现业绩差的情况。那对于我这样相对非常谨慎的投资者来说,我可以很明确的话,业绩差的公司,我也会买的。当然我会有一些标准,下面听我来具体分析一下。

新中基股票,业绩差的股票你们会买入吗?

不可抗力造成的业绩差,好比2020年一季度,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都是负增长,甚至干脆就是亏损。那如果市场选择下跌,甚至暴跌,泥沙俱下的时候,说不定,就会有蛮多错杀的品种。举例来说,高速公路板块,受国家政策影响,基本上大部分公司都是亏损的。而这个板块,在过去几年里面,鲜有像样的表现机会,而类似宁沪高速,粤高速这种高派息的现金奶牛,还是走出了比较好看的走势。而这次疫情带来的下跌,也许就是挺好的一次上车机会。 行业龙头出现发展瓶颈,需要一定去库存,短期来看,这种业绩不佳,甚至是亏损,非常严重,中长期来看,这种刮骨疗伤,是行业再次走出辉煌的必由之路。这在过去的案例,那就是白酒行业,在经历塑化剂,三公消费等大利空之后,整整5年以上,一直在消化库存。而股价方面,贵州茅台,从2008年88倍市盈率开始暴跌之后,下一次回到原先的市值水平,已经是十年之后了。而对应的估值却只有10多倍。后面2年又涨了2倍多。如果拉进来看,我们可以看看阿胶行业,东阿阿胶就面临着这种阵痛,我可以想象,未来这家公司一定会再次走出辉煌,但需要时间的沉淀。周期性行业,也可以选择在业绩特别差,甚至是亏损的情况下,选择龙头个股买入。当然最好也要研判市场熊市,牛市的周期。比较有特点的就是钢铁行业,工程机械行业。周期性非常强。最差的时候,宝钢股份都可能会出现濒临亏损的状态,那其他个股就已经亏的不要不要的。那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买入龙头企业,随着市场出清,行业也会走向景气。当然必须要记得在景气高点离场。当下的养猪行业,我觉得就是景气高点的节奏。未来随着猪肉进口,专业化养猪,很自然的情况,就是会出现供大于求。利润回归合理是大势所趋。初创型企业,这类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是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也占据了比较高的市场份额,但这种份额还不足以弥补市场开拓,经营发展的需求,尚处于亏损,或者微利的状态,从中长期来看,上市公司的竞争力非常强。赚钱,赚大钱是大概率事件。那我觉得这种情况下的绩差公司也是值得研究的。好比湿电子行业的江化微,产品在集成电路行业是刚需,而且公司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加上公司尚在发展阶段,所以基本面看起来还不太稳定。但公司有一定的成长性。这类情况,就知道投资者关注下的。

总统看来,买绩差股,也是有内在逻辑在支撑的,否则很容易进入一个怪圈,就是给自己买垃圾股一个好的借口。我觉得大家一定要明白的一点是,这种业绩差并不是上市公司经营造成的。而是大环境造成的。垃圾股的特点都是行业里面没有低位,经营没啥起色。那这种个案的公司,最好就是远离。敬畏投机,敬畏市场。

谦秋说问答,快乐有内涵。

文中所涉及的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内在价值都不见得是可以买入的。希望多听听其中的逻辑。不要轻易模仿建仓。谨记。

st中基是做什么的?

主营业务: 大包装浓缩番茄酱;去皮番茄和番茄丁、小罐番茄制品;番茄红素胶囊、番茄纤维片生产及销售;

产品类型: 大桶番茄酱、小包装番茄制品、租赁服务、材料销售 产品名称: 大桶番茄酱 、 小包装番茄制品 、 租赁服务 、 材料销售;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农业种植;农副产品的加工、销售;机电产品、金属材料、建筑材料、五交化产品、办公用品、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工艺美术品的销售。

在股市中摸爬滚打这么多年?

谢谢邀请,我在股市里已经呆了14年,从股市里提取了不低于8位数,买房,买车,投入到生意中。

简单说一下自己的小小的成绩: 2008年开始专注ST股,22个月创下6倍的投资收入,赚得过人生的第一个副业百万。持有过ST昌河,ST锌业,退市长油等,套利过大连重工,2022年ST国医,ST大集等。

我的感悟就是,股市中把运气游戏,变成概率游戏,我从来不买彩票,因为那个概率我搞不定,但是股市的概率可以,通过事实和逻辑分析,超过51%的概率就去做。比如,今天分析一下ST股票的首发摘帽套利,看是否能通过案例得到启发。

业绩预增重要吗?让我来说,

业绩的真真假假有时候也不重要,预期和共识才是股价上涨的基础。

1月9日晚上,首发ST年报的ST中基预报出来了。真出现当时心里猜想的,不会这个家伙扭亏为盈了吧。

你别说,有时候直觉真准,ST中基真扭亏为盈了,那咱们看一下ST中基的年报预告业绩。

01 ST中基年报预告

营收5-6亿

2022年报扣非盈利 1700-2500万元

0.0246-0.0363元/股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ST中基的年报如果经过审计确认为盈利,而且审计确认2022年生产经营没有重大不确定性,那就可以申请摘帽。

因为咱们先看ST中基为什么戴帽。

02ST中基的戴帽原因

因为19,20,21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1.14亿,-1.3亿,-1.03亿,并且公司 2021年度审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带有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 年修订)》9.8.1 条第(七)项的规定: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 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对本公司股票交易继续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03ST中基的关注函

1月9日晚,发布年报预告业绩的同时,ST中基收到了深交所的关注函。

因为内容不少,总结成大白话,就是4点质疑:

1:3季报营收1.54亿,四季度业绩暴增2倍,变成年报5-6亿的营收。营收和净利润是否符合行业的现状,是否合理?

这种大桶番茄酱的销售,毕竟ST中基都是通过贸易公司销售的,如果贸易公司有固定的客户和渠道,这个问题回答,ST中基过关应该问题大。

就是销售合同和确认发货的时间,控制在四季度就行。做过外贸生意的都会懂。

2:就是1月5日股价三天涨停的时候,异常波动的解释,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完整。

因为1月5日ST中基对股价异常波动的解释,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那有同学说,业绩大幅预增不是应该披露的,属于不属于应披露的,业绩预告有公司规定时间节点,但是股价异常后4天披露,也不能算违规,只能是有程序上间隔稍微有点长的小瑕疵。

3:股价在业绩披露前暴涨29%,是否有知情人内幕交易?

目前大数据查内幕交易很好查,这种业绩没披露前,就开始拉升的聪明资金,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提前获取了信息。一种就是根据ST股业绩预告头一名进行炒作。

能不能业绩预增和摘帽其实都不重要,其实炒股炒的是共识,尤其是短线,大家的共识,这个票有没有预期,才是最关键的。

4:公司接待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是否泄露信息?

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很多机构调研,或者包括个人投资者,打电话董秘的调研,都可以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

只不过有些人是有心,有些人是无意罢了。

04

去年的情况是否可以借鉴

火影忍者中有个叫佩恩说过:知道什么叫历史吗?生长于真相之下,明白过去,预感未来,那就叫历史。

2021年首发ST年报的炒作情况

去年摘帽股st华塑,现在叫华塑控股,业绩也是提前发布,2022年1月18日发布2021年报。大家看一下ST华塑的短期股价情况。

从2021年12月31日,一直炒作到2月底,股价从2.87攀登到4.8元,2个月涨幅67%,然后才开始尘土归尘土,下跌。回归到大部分股票的本质,没有长期的业绩增长能力。

那你说ST华塑情况特殊,再给你看曾经的ST巴士,现在名字叫:中天服务。

ST巴士在2022年1月29日发布的2021年报。也是好学生。

ST巴士从2021年12月初就开始炒作,一直炒作到3月初,股价从2.89冲到7元,3个月涨幅140%,然后才开始尘土归尘土,下跌。

ST巴士最后摘帽等到了下半年,但是不妨碍第一波涨。

尊重市场。

今年不也在模仿去年的情况吗?

但也不是每只首发都涨,如果不涨就不做,顺应市场,这句话特别有道理。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群里的10年做ST套利的兄弟说的。感谢他给大家启发。

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在股市,把运气游戏,变成概率游戏,每次分析,都根据事实和逻辑,问一下自己,概率大吗?

05风险提示

1:ST中基业绩预增可能存在甄别的可能。

2:大部分ST股票的业绩,可能不存在持续性。

3:股价可能相比过去高位,如果预期和共识不足,热点可能随时消散。

06总结一下:

1:ST中基业绩预告扭亏为盈,有摘帽的预期。但是业绩不一定是股价上涨的原因,预期和共识才是股价上涨的基础。

2:深交所针对ST中基出了关注函,但是问题应该不大,解释应该能通,最多属于小瑕疵。

3:往年的首发ST股价都有一波炒作,但是尊重市场,顺势而为。

4:股市中,根据事实和逻辑,把运气游戏变成概率游戏。

再次重申,本文作者水平不高,脸皮很厚。目前不投资任何股票。 但是唯一的可贵之处就是真诚,客观。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的数据可能会有错误,仅为信息分享。任何因引用数据,或者本文导致的投资行为发生的亏损,《ST股重组》及作者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是飞教头,非专家,非学者,非老师,中间略懂点ST股。

一个坑我来踩,经验分享大家的中年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