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当淘宝中差评也成了套路,网购中的问题还能解决吗?

CF排位号 admin 2025-10-28 17:04 1 次浏览 0个评论
网站分享代码

卖家之所以会做得这么「绝」,还是平台的评价规则所致。一般来说,越是规模小的店铺,中差评对商品或者店铺的影响就越大。

根据淘宝的规则,中差评会影响店铺的整体好评率,也会延缓店铺的升级速度。尽管淘宝已经将好评率与店铺的搜索排序进行了解绑,但中差评依然会影响店铺的评分,进而对消费者的购物决策产生影响。

有研究表明,卖家的好评数、中评数与差评数与一口价交易的成交笔数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好评越多的店铺,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也就更容易卖出更多的商品。

从消费者的心理角度来看,也的确是这样。在都无法获得更多信息的情况之下,一个好评率高的店铺,和一个被中差评围绕的店铺,前者显然有更高的可信度。

再有就是,由于规则、消费者行为以及其他可能因素,平台上的好评数量要远多于中差评。在这种状况之下,好评的影响力反而显得没那么大了,俗话说一百条好评都抵不过一条差评,负面评价对消费者带来的心理影响力比想象中还要大。

于是这就催生出了一条帮助商家刷好评、改差评的产业链。

对于电商平台而言,刷单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早期信用等级在淘宝搜索排列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有一大堆刷红心、刷信用等级的团队。如今淘宝在评价体系中添加了动态评价,搜索规则也由信誉排行转向了人气排行,因此现在的刷单都开始转为以刷店铺评价为主。

(专业刷单软件)

尤其是对很多刚刚上线的小店铺而言,为了在短期内提升信用等级、获得更多的产品露出,刷单是一条捷径。

但不要以为刷单只是中小店铺的救命稻草,如今,刷单已经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一个普遍现象。有网友就表示:

本来评价系统是一个很好的东西,但监管不力,就沦为了一个摆设。有时候想借鉴一下其他买家的意见,可一翻评价,全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好评和追评,顿时就不想买了……

好评靠刷单,遭遇中差评也有人替你想办法。除了自己费心去跟买家沟通协商之外,现在还有专业的「修改删除中差评团队」。

爱范儿(微信号:ifanr)在网上随便搜索出了一个这样的团队,声称可以提供包括删除中差评软件、中差评修改和客服外包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

在他们的团队中,有经验丰富的专业「修评师」,精通普通话、东北话、粤语,能达到 80% 的修改率;他们还提供专业的删除、修改中差评软件,可以实现批量评价、一键修改。在短短的一年中,他们已经为超过 2000 家淘宝电商提供了服务。

果然是,有规则就会有漏洞,有漏洞就会发掘出新的市场。

面对买家给出的中差评,除了前面提到的各种「威逼」手段之外,商家往往还会实行「利诱」。比如说如果买家愿意删除差评,可以给金钱奖励;还有的商家直接在商品页面打出「五星好评即给返现」。你别说,大部分用户还是很吃这一套的。

给过中差评,但是受不了卖家的骚扰和十块钱的诱惑,又改好评了。

(图片来自:知乎网友 @尤其的尤佳人的佳)

除了基于事实给出的中差评之外,很多商家还遭遇了买家恶意给差评的烦恼。

正是看准了「卖家视好评率为生命」的心理,一些被称为「职业差评师」的不法分子以故意给差评威胁、敲诈卖家,以此获取不当利益。由于每次被勒索的数额不多,而且又忌惮差评真的对店铺声誉产生影响,很多卖家往往只能选择用钱息事宁人。

这种「网络碰瓷」的现象不在少数。就跟前面提到的修改删除中差评团队一样,职业差评师也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入行要交「学费」,有专人培训和派单,而上手也非常容易,曾经就有一个传奇的职业差评师,在短短的两年内就靠「差评威胁」赚了 20 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那些新开张的、信用等级较低的店铺最容易被职业差评师盯上。而且这些店铺往往为了迅速提升信誉、增加流量,本身就存在一些违规行为,因此更容易「吃哑巴亏」。

十几个差评就足以整垮一家店,九成以上的卖家都会给钱。

本意是为了保障交易顺利进行而设置的规则,如今却被各种唯利是图的行为所利用,这不禁让人思考,这个规则还能起作用吗?

评价机制的乱象,治标也得治本

刷单、卖家骚扰、恶意差评,电商评价体系中存在着的这些问题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而除了在行动上给予打击和预防之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激化买卖双方矛盾的行为,也颇值得我们深思。

从最早设立中差评机制的出发点来看,更多的是为了保障买家的权益。作为交易活动的弱势一方,买家如果在网购的过程中对商品和服务不满意,可以通过中差评机制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极个别恶意刷差评的行为之外,给中差评往往是买家可以用来维权的最极端的一个手段。对商品不满意可以联系卖家退换货,实在不行还可以要求淘宝客服介入调解,真的万不得已才会用给差评的方式来处理。毕竟,如果遇到了一个软硬不吃的卖家,给中差评除了让买家过过嘴瘾之外,并不能获得什么实质性的补偿。

而为了不让规则过于偏袒买家,淘宝的中差评机制还有一定的门槛,比如强制要求填写差评理由、允许在一个月内进行修改等等,这就给双方协商解决问题留有了一定的余地。

在这种情况下还会执意给中差评的(当然还是排除掉恶意差评的情况),只能说,买家一定是被逼急了。

对于大部分买家来说,卖家的服务态度往往是他们给出评价的一个重要评分维度。有一位网友就曾表示,发过来的产品是坏的,如果卖家在协商的过程中能够承担起责任、态度好一点的话,自己可能就不追究了,但对方连句道歉的话也没有,自己果断给出了差评。

这是我唯一一次给差评。

网络上还流传着这么一个能让卖家「闻风丧胆」的大杀器:在遭遇极品卖家时,直接在系统评分中给好评,但在店铺动态评分中全给 1 分,并在评语中写上差评的理由、晒图、追评。因为淘宝系统默认好评是无法修改的,这样一来,卖家连跟买家协商售后的机会都没有。

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啊。

正因为如此,很多卖家都被差评弄怕了。在遇到差评率较高的买家时,有些卖家会以没货等理由关闭订单,就算是不做这笔买卖也要躲着差评走;有的则采取一些更极端的手段来「骚扰」买家,不改不删差评誓不罢休。

这样一来,买家与卖家之间的鸿沟就越变越大了。中差评给了,骚扰也发生了,但根本问题却没得到解决。

但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能够通过前期的沟通就合理解决问题,根本就不用走到中差评这一步。正如一位卖家所说,「我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做好自己的服务、产品、售后。」这样一来,除了极个别故意捣乱的人,店铺信用和评分自然会达到合理的区间。

回到一开始的那个问题,淘宝的中差评机制真的没办法起作用了吗?我倒不这么认为。就像它一开始设立的初衷一样,本身就是为了帮助买卖双方建立更完善的沟通和交易机制。虽然可能会遭到滥用,但只要评价体系还有效,它就依然会对卖家的行为起到警示作用。

不过出现问题肯定还是需要解决的,比如说故意刷单行为要查处,平台要进一步保护买家的隐私信息以防卖家恶意骚扰,职业差评师的行为也得进一步杜绝,否则这个机制就真的会越来越「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