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领是什么意思白领与蓝领的薪资区别
蓝领﹙Blue-collarworker﹚是一个西方传来的生活型态定义,这个概
念是在美国五十年代提出的,即美国进入信息化时提出的。“蓝领职
工”一词出现较晚,始见于40年代,被称为白领的相对一族,指的是
一切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资收入者,如一般工矿工人、农业工人、建
筑工人、码头工人、仓库管理员等。蓝领属于中等收入群体。
特征
许多蓝领族在工作上是相当有经验和博学的,尽管他们不见得都
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但累积了一定经验之后,通常会被上司指派为
团队的负责人,如工头,就是一个例子。其他蓝领族的特色还有薪水
的计算与发放方式,通常是以时计薪,可能领周薪而非月薪、亦可能
是领现金、而非支票或汇款银行。实行轮班工作制的蓝领族,假期较
不一定。蓝领族的薪水在多数情况下是低于白领族薪水的,但是某些
非常专业的蓝领族亦可能领有高薪。最后,比起白领族,蓝领族所面
对的职业伤害和风险是非常高的,通常也享有一定的医疗保险福利。
蓝领工会是加强蓝领族职业安全与福利的重要组织,蓝领工会经
常就福利、工时和薪资等细节,与资方谈判,也有责任调解组织内的
冲突。许多知名的罢工都是由蓝领工会执行的。
蓝领群体给大众非常正面的印象
工业化文化造就的蓝领,在具备了强劲的体能之外,还受过正规
化的职业培训,工作时具有一丝不苟的质量精神和协作精神。大部分
受访者认为,蓝领比无领要有教养,而蓝领平时在生活形态和消费习
惯上与白领相比,要更加朴素、踏实,少了白领的虚荣和花哨的作派。
大众对于蓝领群体的整体正面印象,无疑为国内企业打造蓝领品
牌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对于那些产品本身就强调实用、朴
实、耐用、性价比高的品牌来说,蓝领的整体形象和产品形象应该说
非常地切合。
明确的自我社会地位认知、中等水平的经济实力、彰显个性和改
变社会地位的心理需求,共同决定了蓝领群体品牌消费时倾向于在品
牌与价格之间寻找平衡。
拥有很高的组织化水平,具有统一的职业技能与生活方式,对自
己的社会地位有清晰的认知,能定义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商品,因此在
消费过程中蓝领群体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与文化偏好在一系列可
能性之中进行选择,从而形成特定的标志性品牌。但是受自身在社会
分配体系中的地位和经济实力所限,他们的消费不能像高级白领和金
领那样主要受品牌的指引,而统一的生产技能和职业规范以及确定的
社会联系使得他们又不会像无领阶层那样将价格作为惟一的选择标
准,因此蓝领群体在消费过程中体现出一种更加务实的群体消费特
征,表现为在价格和品牌之间进行权衡。
发展状况
实际上,技术工人短缺,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的燃眉之急。在劳动
力普遍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高级技工人才却越来越呈炙手可热之
势。青岛有一家塑料制品公司,曾率先开出年薪16万元的高价招聘
高级技师。各地以5万、10万的高价年薪急聘高级技工的企业已比
比皆是,但大多仍长时间虚位以待。而在许多工厂里,有些技术含量
高的产品已经无人生产。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另一方面,所谓“金领”、“白领”
岗位的竞争却仍然十分激烈,聘用的门槛因此也在水涨船高。
这样一种普遍的“白领情结”,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说与社会舆论
的误导有关。一个大家都感受得到的例子是:影视剧里,以前身着工
作服,忙碌在厂房车间,或电焊或翻砂或开车床或绘图纸的工人形象
很少见了,哪一个不是衣着光鲜风度翩翩,工作似乎只是出入于高级
写字楼和豪华酒楼之间,轿车、别墅仿佛唾手可得,何等潇洒。如此
潜移默化的影响,又有谁还愿来当“蓝领”,肯耐得寂寞去刻苦钻研技
术呢。
其实,即使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却依然没有变。
因此,要改变高技能人才薄弱的现状,首先还是要在全社会形成
一种有利于技术工人培养、成长的氛围。前不久,上海以一名一线生
产工人的名字命名了一所学校。这个以上海液压泵厂的数控调试工李
斌之名来命名的“李斌学校”,将重点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这无疑
是相当有创见的。确实,要再创“中国制造”新的辉煌,技术工人队伍
是与企业经营者、专业科研人员并列的三支不可或缺的队伍之一,而
培养出一支高级“蓝领”队伍,则显然更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
视。
分类
蓝领内又分为:锐蓝、普蓝、深蓝。
普蓝和深蓝就是从事体力劳动的,锐蓝就是中间转换的阶层,有
可能向白领转变,深蓝就是指有一定技术的人。从收入来讲,蓝领并
不一定比白领低,锐蓝的收入其实比普通的白领高。
蓝领的调查显示:男性略多于女性,男女比例接近六比四,呈现
年轻化的趋势,21至25岁的人群是绝对的主力军,占到50.3%,26-30
岁的人占21.3%;40岁以上的不足4%。近50%的蓝领具有高中、中
专或技校学历。蓝领收入为中等,42%的蓝领个人月均收入在1000
元到2000元。
NBA蓝领球员:在NBA中指那些工资较低500万左右,但是数
据很高效,每一场都很拼命的悍将。
中国
我国的蓝领人口规模正在迅猛增长,甚至已经大大超出了白领。
电脑、空调、手机等新型工业的涌现,蓝领就业的范围已经从“生产
线”,延伸到了售后服务。现代蓝领具有统一的生产技能和职业规范,
存在于各个产业当中,比如高级技术工人、服务规范化的出租司机与
物流运输工人、具有高标准卫生条件约束下的厨艺人员、具备现代农
技知识进行机械化作业的农民等。
蓝领高技术人才紧缺
目前我国劳动市场高级技术工人严重不足.需求量比现有高级技
术人才高出大约12个百分点.广州对职业中学的学生进行的一项调
查显示:33%的职中学生没有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或没有职业理想。
在职业取向问题上,有70%以上的学生向往高尚、体面、有钱的职
业。职中学生中首选金融界管理者、企事业领导者、现代科技工作者
等职业的各占一定比例,仅有1.4%的学生首选职业技术工人。数据
表明,职中学生崇尚对高薪职业的追求,不太愿意从事“蓝领”阶层的
职业技术工作。
新型
新蓝领,指工作、生活在二线(或以上)城市的、为城市日常运转
贡献力量的基层工作者,包括销售、房产经纪人、保安、美容美发师、
快递员等职业人群,也涵盖了部分基层白领工作者。
“新蓝领”人群不包括传统的工厂工人、建筑工人等。
技工院校毕业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蓝领”,而是“新蓝领”——技
校、高职的专业设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直接对接市场需
求,毕业生进入企业就能独当一面,在企业眼中当然是人才。“新蓝
领”受青睐,又告诉我们,人们对人才的认识正在正本清源。
众多小蓝领要成为金蓝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首先,可以通
过参加职业培训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来提升个人的职业能力,积累职
业竞争力,如调酒烹饪、保险代理、计算机、财会、服装设计等等。
其次,充实自身的学历。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留在外企做蓝领大有人
在。掌握生产管理技术的高学历蓝领在技术培训和管理方面还有很多
发展机会,获得升职的机会要比普通行政管理人员多很多。从普通技
术人员到到拥有与管理人员地位相当的“技能型专家”,职业发展空间
巨大。蓝领不再是被社会看轻的人群,新蓝领的职业未来一片大好。
白领与蓝领的薪资区别
白领-白领族,是一个从西方传来的生活型态定义, 白领经常拿来
代表领较多薪水的专业人士白领(White-collar worker)是指有着教育
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从事脑力劳动的阶层,是西方社会对企业中不需
做大量体力劳动的工作人员的通称,又称白领阶层,与蓝领对应。
蓝领是一个西方传来的生活型态定义,这个概念是在美国五十年
代提出的,即美国进入信息化时提出的。“蓝领职工”一词出现较晚,
始见于40 年代,被称为白领的相对一族,指的是一切以体力劳动为
主的工资收入者,如一般工矿工人、农业工人、建筑工人、码头工人
等。
在一个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中,最缺的不是身无长技的所谓“白领”,
而是身体力行、技艺高超的产业工人。蓝领的职场走红,可以说是我
们的经济走回正路的一种外在表现。除了建筑工人薪水表,另一条消
息也让小白领们受刺激不小。这条消息称,一汽大众长春工厂一线工
人的年终奖可能升至40 个月的工资。“如果按照2012 年初一汽大众
公布的一线员工基本工资 3000 元/月计算,届时每个员工可领到 12
万元的年终奖。”虽然此消息很快就被公司辟谣,但公司承认曾给员
工发放双倍月薪或三倍月薪作为奖励。而在2011 年,一汽大众因向
员工发放了相当于27 个月的基本工资作为福利,成为各大公司年终
议论的焦点。
其实,在欧美发达国家,体力劳动者工资高是“国际惯例”。在美
剧《绝望的主妇》中,水管工迈克就是令不少女性心仪的钻石王老五。
而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结构的转变,经验丰富的蓝
领工人工资也逐年水涨船高。据粗略估算,我国技术工人的工资从
2011 年至今平均涨幅至少达30%.
罗迈国际商务咨询(RMG SELECTION)一名高级顾问认为,促使
我国蓝领阶级工资快速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市场供需关
系不平衡,二是现有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
在供需方面,我国的蓝领工人分布最多的行业是制造业,包括传
统的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家电制造等,而接下来就是高科技行业和
消费品行业,主要以高科技制造企业、食品制造企业、服装制造企业
为主。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逐渐从南方向北方转移,从沿海向
内地转移,山西、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区域的大型项目急需
大批劳动力,因此企业提供的薪酬待遇也非常有竞争力。仅就汽车制
造行业而言,沈阳一带的制造厂一线工人的平均工资超过了北京上海
的汽车修理工,而整车厂的烤漆工、喷涂工等工种,由于车间环境恶
劣、劳动力供给不足,拿的薪水会更高。
有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的蓝领工人以80 后、90 后居多。这些人
跟老一辈打工者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学习能力强、接触领悟能力强、
关注新鲜事物,同时也对基本工作环境和薪资要求高,工作稳定性差。
以前很多企业没有针对一线工人的薪酬调整方案,甚至几年都不调
整,但是现在为满足新生代劳动力的需求,大多数企业至少每年调整
一次薪酬,而每半年、每季度调整的企业也比以往有了大比例的增加。
在劳动力培养方面,我国也有较大缺口。我国的教育经费偏重于
城市,城市里偏重于高校,而高校的专业设置落后于市场需求,致使
很多财务、经济、管理等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此外由于观念原
因,许多家长和学生只有在升入重点高中无望的情况下才会接受职业
教育,认为“只有成绩差的人才去读职业学校”,导致市场上高级技术
人才缺失。同样由于观念原因,不少高校毕业生眼高手低,不愿去生
产一线做基础工作,总认为风吹雨淋的蓝领不如坐办公室的白领体
面。
“其实,蓝领和白领的职业上升空间一样广阔。只要有悟性肯努力,
技术工人一样可以做到很高的管理岗位。”这位顾问说,他认识一位
某合资品牌汽车的喷涂工,利用业余时间考取技术上岗证书、自修英
语,经过近六七年的努力,已经做到了整个生产线的生产经理,年薪
可达近50 万。
由此看来,劳动力价格由市场和劳动力的价值共同决定,需求旺、
产出价值大的时候价格自然高,而与学历的高低无关。
蓝领是什么意思 白领与蓝领的薪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