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成段的短句写作好处
1.
句子单独成段的作用
为适应题旨情境的需要而使独句成段,具有积极的修辞作用。
这种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突现强调文章分段书写
是为了条理清楚,便于表述和阅读。独句成段之后,字句简短、节奏
明快,特别是在视觉上显得突出醒目。
因此运用独句成段方式来点明文章题旨、表达观点态度,以充分
引起注意,收到突现强调的修辞效果。二、调整节奏自然段具有构成
文章节奏的功能。
一般来说,长段节奏比较舒缓,短段节奏比较急促,而独句成段
更是简捷、明快、有力。通过独句成段可以调整文章的节奏,以适应
题旨情境的需要。
首先,运用独句成段的节奏特点来抒发激情。三、显示文脉文脉
就是文章组织材料、表达思想的线索条理。
为了把握文章线索、了解各个层次的内在联系,更好地理解文章,
借助独句成段方式来显示文脉。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彩线串珠如
峻青的《秋色赋》,全文近十处独句成段,反复赞美迷人的秋色。
既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又显示了文章的线索,犹如“彩线串珠”,
读来条理清晰、文路贯通。茅盾的《白杨礼赞》也是如此,全文以白
杨树的“不平凡”为贯穿始终的主线,使若干文字近似的句子多次独
句成段,显示了文章的主题线索,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前后照应例如朱自清的《绿》,开头是独句成段:我第二次到
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结尾也是独句成段,而且文字
完全相同。
这样首尾呼应,不仅使文章有头有尾、清楚利落,而且加深了读
者的印象,引起读者的共鸣。
、过渡标志文章在思想内容、结构层次
有较大变化时,常常出现过渡性的自然段,其中不少是独句成段。
有的表示开头与正文之间的过渡,有的是由叙述一事过渡到另一
事,有的是描写空间的转换,有的则是由倒叙转入顺叙,等等。从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