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开咖啡店”这五个字,像咒语一样把办公室里的我们钉在工位上,又痒又不敢动。
上周,浙江那对小情侣的店终于挂出新招牌——连锁茶饮,租金还涨了15%。
俩人,一个回公司打卡,一个还在餐饮圈里打转,店没了,爱情也没了。
我盯着热搜,脑子里只剩一句:到底谁还在相信“辞个职就能逃离内卷”?
先说点扎心的数。
那条街,一天路过的人不到二十个,隔壁奶茶店却能排小队。
你以为租金便宜等于省钱?
现实是,没人来的地方,省下的房租连咖啡豆都抵不掉。
俩人把全部积蓄30万砸进去,半年就蒸发,连水花都没听见。
分手那天,男生在朋友圈发了一句“咖啡太苦了”,女生回了个“嗯”。
苦的不是咖啡,是把浪漫当商业计划书。
再说点更凉的。
去年新开的咖啡店,十家里能活到今年的不到两成半。
线上订单已经占到三分之二,你还在等客人推门铃响,人家手机早就点好下一单。
不会拍视频、不会搞团购、不会拉社群,等于把店开在荒岛。
加盟总部只会催你进货,死活不管;等你倒闭,他们再换下一个人继续收加盟费。
市场监管现在要求品牌公开倒闭率,可没人告诉你——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掏空的家庭存款。
供应链也有坑。
加盟给你报价一公斤豆180,直采平台只要100,品质还更好。
不会算账的人,把“情怀”当成本,把“故事”当溢价,结果每卖一杯亏一杯。
云南的豆农联盟早推出新手套餐,技术培训加原料直供,可帖子被“文艺打卡”淹没,没人看。
商业保险甚至出了“创业冷静期险”,六个月倒闭给你赔点棺材本,这算良心还是讽刺?
等于官方劝你:想死可以,先买份保险再跳。
我为啥这么激动?
因为我差点就成了下一个。
去年辞职信都写好了,幸好先去咖啡店打了三个月工。
早上五点搬豆袋,晚上十一点洗杯子,周末人流多,但翻台率全靠9.9秒杀。
老板是过来人,直接甩我三句话:
一,流量不会因为你文艺就自动来;
二,房租不会因为你辛苦就减免;
三,爱情更不可能因为一起熬夜拉花就永恒。
我听完连夜把辞职信撕了,老老实实滚回公司敲键盘。
现在想靠一杯咖啡逆天改命,得先回答三个问题:
你能不能把线上订单做到月销9999+?
你能不能拿到比加盟便宜四成的豆子?
你能不能每天拍三条短视频还不重样?
如果都摇头,那30万还不如存定期,起码三年后还在。
真忍不住,先去人社局把“互联网营销师”证考了,再去保险公司买份冷静险,最后把情侣合伙协议换成劳动合同,省得分手那天连账本都撕不清。
浪漫是滤镜,倒闭是卸妆。
开店不是逃离工位,是换了个更狠的老板——名字叫“现金流”。
能把它哄开心的人,才配端起那杯咖啡;哄不好的,只能端起简历。
所以,下回再看到“辞职去开花店/书店/咖啡店”,别急着点赞,先问一句:
你视频拍好了吗?
豆子的进货价谈下来了吗?
如果都没有,那杯自由,只会苦到让你彻夜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