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直播带岗
从“盲投简历”到“直观连麦”
早上9点,22岁应届毕业生张宇准时登录某招聘平台的“企业直播带岗”专区。屏幕内,某电商公司HR手持手机,带领观众“云逛”办公区——开放式工位、休闲茶歇区逐一呈现。“以前投简历只看文字描述,总怕‘货不对板’,现在能直观看到公司环境,心里踏实多了。”张宇一边在评论区提问“岗位是否接受应届生”,一边快速记录HR提及的薪资福利。
直播求职的“即时互动性”,是吸引年轻人的核心优势。林晓告诉记者,求职期间她曾连续一周蹲守不同企业的直播带岗专场。“有次看到一家新媒体公司招内容编辑,我直接连麦提问‘如何平衡内容创意与用户需求’,HR当场夸我问题有深度,当天下午就收到了面试邀约。”她坦言,传统求职中简历常“石沉大海”,而直播求职能让个人优势直接触达HR,相当于多了一条“自我推荐”的快速通道。
95后往届生李然则通过“行业导师直播答疑”找准了职业方向。“之前做了两年销售,想转行新媒体却不知如何准备。”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刷到某传媒公司总监的“转行求职指导直播”,在评论区留言后,导师不仅在线分析了她的简历短板,还推荐了入门课程。“按建议优化简历后,我投出的3份简历都收到了回复,现在已入职新媒体公司做内容策划。”
破局传统痛点
直播求职“圈粉”年轻人
“传统求职像开‘盲盒’,直播带岗则是‘开盒预览’。”张宇用一个生动比喻总结体验。对年轻人而言,直播求职的吸引力,源于它精准解决了传统求职的痛点。
“刚毕业时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岗位,投简历全靠‘广撒网’。”张宇告诉记者,后来他在直播求职中找到了职业定位。一次,他观看某互联网大厂“产品岗直播答疑”,发现产品经理需具备“用户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而自己在校期间做的校园App项目正好匹配。“我在评论区分享项目经历后,HR主动私信邀请面试,最终成功拿到offer。”张宇说,行业导师的直播讲解,让他清晰知道“优势在哪”“该往哪个方向努力”,避免了盲目求职。
“之前实习,面试时说负责‘新媒体内容创作’,到岗后却天天做数据录入,干了一个月就辞职了。”有过“踩坑”经历的95后求职者赵磊,如今把直播带岗当作“避坑工具”。在某教育公司直播带岗中,他反复确认“课程研发岗是否需参与销售任务”,HR明确回复“纯研发方向,无销售指标”后,才提交简历。“直播能让企业把‘隐性要求’摆到明面上,减少‘入职后不符’的情况,节省双方时间。”
“投10份简历,平均要等3~5天才能收到回复,面试还要跑好几趟。”林晓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通过直播求职,从首次连麦到拿到offer仅用5天,“第一天连麦初筛,第二天线上笔试,第三天终面,效率比传统求职快至少一倍。”对跨城市求职者而言,直播求职更能节省成本。
警惕“流量陷阱”
勿轻信“天上掉馅饼”
尽管直播求职优势明显,但不少年轻人在参与过程中也面临新挑战。“有次看到一家公司直播带岗,HR把薪资说得很高,还承诺‘入职即转正’,结果投完简历后发现岗位要求和直播内容完全不符。”林晓回忆,后来她在网上查到该公司曾因“虚假招聘”被投诉,“幸好没去面试,不然又白费工夫”。
“过度包装”是直播带岗的常见问题。部分企业为吸引求职者,在直播中夸大薪资福利、隐瞒岗位压力,导致年轻人入职后产生心理落差。此外,一些“求职指导直播”打着“保offer”“高薪就业”旗号,收取高额培训费却未提供实质帮助。“之前看到有导师说‘交3000元就能内推大厂岗位’,我差点报名,后来网上查询发现是骗局。”林晓提醒,年轻人参与直播求职需保持理性,勿轻信“天上掉馅饼”的承诺。
针对这些问题,年轻人也总结出“避坑指南”:林晓会在看直播前,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公司资质;张宇会截图保存直播中的岗位信息和薪资承诺,作为后续沟通依据;还有的年轻人会主动在社交平台搜索“企业评价”,了解其他求职者的真实体验。
协同发力,让直播求职成为就业“助力器”
为让直播求职更好地服务年轻人,企业、平台、政府等多方正积极行动。企业层面,不少大厂成立专门的“直播招聘团队”,确保岗位信息、公司环境如实呈现。某互联网公司HR总监表示:“我们直播前会对岗位信息进行三重审核,直播中还会邀请在职员工分享真实工作体验,让求职者看到最真实的公司情况。”
招聘平台也在加强监管。某平台推出“企业直播信用评分”机制,根据求职者反馈对企业评分,评分过低的企业将被限制直播权限;同时上线“求职防骗指南”专区,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教年轻人识别虚假招聘信息。
BOSS直聘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方在入驻BOSS直聘并发布职位前,需要经过严格的企业认证、招聘者实名认证、人企关系认证等环节。职位内容会经过自动化与人工双重审核,违规违法类的职位将会被拦截。同时,平台内部会有基于大数据与AI的风险检测系统,实时巡查,对有风险的招聘方账号进行处置。
事实上,记者发现,政府部门也在推动“直播带岗”常态化。以上海为例,市人社部门持续联合重点企业、工业园区开展“直播带岗专场”,针对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等群体推出“应届生专场”“技能人才专场”等定制化服务。在普陀区日前举行的大型招聘会的直播间内,主持人化身“带岗主播”,为广大在线观众送上了多家区域重点企业的优质好岗。企业代表则围绕岗位任职要求、薪资福利、发展路径等重点关注内容细致讲解,在线为求职者“划重点、提亮点、解疑点”,激发求职意愿,鼓励在线应聘。在直播间找工作的年轻人,正用自己的方式在就业市场寻找舞台,而在多方协同下,直播带岗也将成为他们逐梦路上的“助力器”。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日前发布的《2024年直播带岗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通过抖音政务号发布政策宣传、招聘活动相关短视频17.84万个,开展直播带岗7.36万场,直播观看人数累计达4.05亿。
同时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各大招聘平台“直播带岗”场次同比增长超300%,其中18~28岁年轻用户占比过七成。年轻人对直播求职接受度持续提升,不仅因其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更在于它让求职过程更透明、高效——企业真实环境、岗位工作内容、薪资福利直观呈现,有效减少了传统求职中的“信息差”。
小贴士
针对大量年轻人来到直播间求职这一现象,业内人士建议:在直播间里找工作,有几个关键点必须牢记。
“首先,要核实招聘方和岗位的真实性,可通过企业查询网站查公司资质、岗位信息,也可以在多个招聘网站上交叉验证。其次,要注意个人信息保护,简历投递最好通过可靠的平台,不要向陌生人发送身份证号、住址或完整简历,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再者,谨防涉及金钱的环节,正规招聘不会要求提前缴纳培训费、服装费或保证金,更不会要求通过个人二维码、微信群转账。一旦遇到此类情况,要立即提高警惕并举报。”该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