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123,基金和A股哪个适合投资理财?
先解题题主问,基金和A股哪个适合投资理财。初步判断题主对投资并不是特别熟悉,而且在这个时间提出问题,大概率是因为看到7月初的股市暴涨,听到身边炒股养基的好消息,自己也想进入,但是又不知道哪个更好。基于以上理解,以基金和A股做一简要说明。A股股票,股价波动大,波动快,一天的时间10%的上涨和10%的下跌,不能说经常见到,但是每天都有数支股票涨停和跌停的。股票,受庄家推动,国际形势,政策变化,行业走向,公司业绩,市场传闻等影响,会在短时间内暴涨暴跌,暴富伴随着巨亏。股票,要看的指标、数据、趋势很多,价格随时变化,需要在开盘时间盯盘,可能几分钟的时间,股价就发生了几个点的变动。
股票,需要消耗白天时间看盘,需要投入精力分析和研究。
基金基金,是多支股票的集合。由基金公司的专职基金经理管理,股票的买卖,由基金经理负责,个人不需要管理。说直白,就是投资人把钱给职业经理人,由职业经理人理财。就象开了一家公司,请专业经理人管理公司一样。基金,每天晚上8点后会出一个金额,当天开盘任何时间的买卖,都是这个唯一的金额,不需要实时跟盘。基金,因为是多个股票的集合,所以涨跌都比单支股票要低。基金分类: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风险由高到低,可以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选择合适自己的基金。结论投资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之分。选择股票还是基金,要看题主的学习决心、看盘时间。无论哪一个,都是风险与收益并存,风险大收益大,风险小收益小。你身边真的有炒房客么?
炒房客就是不以居住为目的,而以升值为目标的购房者。这种群体是有的,而且很多。
笔者因为从事房地产行业,身边朋友炒房的人很多。
一位同笔者深交八年的挚友,在16年房价飞涨时期,投资我们公司一套洋房。朋友自己有住房,纯粹就是为升值而来,缴纳30万首付,单价9700,朋友首付是不够的划信用卡20万,自己手上有10万,缴完首付以后,并没有签订购房合同,有一次更名的权利。过了大概两个月,房价到15000,销售员联系的我,我告诉朋友有位购房者想以40万价格,买朋友的房。朋友欣然接受,两个月净收入10万,不过到17年价格达到了22000,如果朋友当时没有转手可以赚120万。
这只是我亲身见证的一次炒房,笔者公司销售人员炒房人员更是比比皆是。因为笔者公司房子有更名,并且不合适有退款机会。销售人员排卡占号,只需缴纳5万,稍等两个月房价就猛涨。并且本身从事销售工作,既能完成销售指标,又能为自己多一条生财之路。当房价飞涨,有购房者来售楼部,销售人员顺路就能推销掉自己炒的房,5万博10万,很短暂的时间就能达到。笔者见过一次最疯狂的销售员一人预订了50套房,90后的年轻人,半年的时间就转到了上千万。
笔者看着财富来的如此之快,悔恨大学毕业未能从事地产销售,失了先机,机会不能再来。但笔者也相信一句古训叫“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就是说钱不是靠努力而来,纯靠机会与幸运,那这钱也会胡乱的花掉。
今年笔者的那位挚友,在炒房得利的情况下,又投资了一个三线县城的房子,同样开发商给予了更名权,但这个开发商土地尚未取得,朋友已投资半年之久,开发商仍未拍地,据传开发商资金链已断,随时有跑路的风险。朋友愁容满面来找我,我除了宽慰也别无他法,起诉可能是年后的主要工作了。
讲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说,我们身边有很多真正的炒房客和伪炒房客。中国家庭多套住房占到了40%,这里面有多少是以居住为目的呢。有人是孩子才三岁就要买下,有人是老人50岁就买下,有人纯粹就是把钱花出去而买下,这些人算炒房客吗?
我讲的不以居住为目的,以升值为目标,就是炒房客。这些人都是炒房客,全年炒房的时代,房价能不高吗?结果就是越炒越高,越高越炒。
当有一天房价让我们都无力再承受,就是楼市崩塌的时候。现在大部分中产都只能望楼哀叹,再不调控,就是富翁望楼哀叹!所以房子就该回归他的属性,房住不炒!
银行的IIIIII类账户分别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首先,我们来讲几个故事:
1、张三在魔都工作,名下有一张工资卡,每月工资两万,由于比较省吃俭用,不久他的卡上就积累了十几万的存款。随着互联网支付越来越便捷,他在众多的支付软件上也绑定了这张卡,便于平时的消费。然而由于大意,在一次网页弹出的钓鱼网站上不慎操作,卡上的钱被悉数转走。
2、小A是某银行的员工,在柜面负责办理客户业务。在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了不法分子高额回报的诱惑,答应为不法分子出售银行卡。在客户前来办理银行卡的过程中,小A 可以拿到客户的身份证等信息,同时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客户办理银行内其他卡种,同时关联不法分子提供的手机号。办理完成后小A将银行卡出售获利。而不法分子拿到这些银行卡主要用于诈骗、洗钱、逃税等非法行为。同时由于卡主为银行客户,也为后续经济案件的追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B女士某日登陆手机银行时突然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了5万元,非常气愤。打电话询问后,发现原来是自己已经注销的手机号并未与支付宝解绑,同时支付宝关联的是自己的一张银行卡,卡内原本5万元的余额被转走。由于手机号经机主注销后并不会完全消失,而是过一段时间后投入市场循环使用,因此会被别有用心的人轻易将卡内余额转走。
在现实生活中,像张三、小A、B女士这样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银行卡使用不当导致的问题为电信诈骗、买卖账户、冒名开户和资金损失等埋下隐患。为有效防范这些情况,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的管理,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实施了包括账户管理、身份认证、转账管理等方面一系列支付结算管理新规。一二三类账户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规定。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具体每一类账户的不同功能。
Ⅰ类户,指的是通过传统银行柜面开立的、满足实名制所有严格要求的账户。简单而言就是你手里拿的储蓄卡。 它的功能包括存款,购买理财产品、支取现金、转账、消费以及缴费支付等。
Ⅱ类户如果在非柜面渠道开通,是不能存取现金、向非绑定账户转账有限额,这类账户单日限额为1万元。
Ⅲ类户则主要用于快捷支付比如闪付、免密支付等,仅能办理小额消费及缴费支付,不得办理其他业务,户内余额不超过1000元。
对Ⅱ类、Ⅲ类户限额,主要是有效控制客户资金风险。
目前,每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办理一个一类账户(社保、军保联名卡等有特殊政策),一二三类账户个数不超过四个。如果需要在同一家银行办理其他一类卡,原先的一类卡必须要做降级处理。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办理各种不同的账户。比如大额资金、基础账户我就选择一类账户,日常理财和消费我们可以用二类账户,对于额外的小额支付,比如电子支付的模式,我们就可以绑定三类账户,这样分类可以帮我们在一类账户、二类账户、三类账户之间建立一个安全的防火墙。
最后提醒大家,不要轻易将一类账户链接或者挂靠在其他的消费通道上,可以把二类、三类账户有限制的挂在消费通道上,这样有效保护我们的资金安全。
中国的富人到底有多少?
万丈红尘杯中酒
千秋帝业一壶茶
金戈铁马天下事
千年历史任人评
大家好,我是文史墨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多少资产才算是富人?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遍中华大地的时候,许多人从广大自由的市场中获得了财富,直到90年代初,“万元户”成了那个时代有钱人的称谓。时光进入21世纪初,百万富翁进入人们的视野,原来一个人可以那么有钱,坐拥百万。但是到了今天,即便是二三线城市,一套房子的总价随随便便就得100万+,百万富翁?几乎有房子的都是百万富翁,衡量有钱人的标准自然也就有了新的变化。
那么有多少资产才算是富人呢?这个很难在全国范围内画一条标准线出来。例如在一个普通县城,一个月拿着4、5000元的工资,生活就可以很滋润了,但是在北上广深,可能也就租个床铺、再填饱肚子,甚至连去中档的KTV消费一次都不够。在二三线城市,如果月薪过万那就已经算是高收入人群了,但是去了一线城市,人家都是算年薪的。
所以,富不富算是个相对的标准。
数量众多的隐形富豪虽然富不富具有相对性,并且和主观感受有关,但是马云、刘强东、马化腾、李嘉诚、郭台铭等等这种拥有几千亿身价的那绝对是富豪中的富豪。然而这些人是众所周知的,很多富豪不为人知,低调而奢华的过着自己的生活,我们称之为隐形富豪。比如一位小有名气的律师,接手的经济案子比较多,当事人根本就不是一掷千金,而是视百万如粪土,从这个侧面虽然不能得到精确的富人数据,但是也可窥见富人群体的规模。还有我们所熟知的平民富人,南方一线城市的包租公、包租婆,如果有人问你有多少房子时,能伸出一个巴掌——5套就不算少了,有多少人为了一套房子要辛苦一生。然而如果问这些包租公、包租婆时,他(她)的一个巴掌可能代表的是栋,而不是套,每月光收房租就逾百万,资产更是轻松上亿。
贫富有差距,分布不均匀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城镇家庭的户均资产平均值是317.9万元,但中位数是163万元。略懂统计学的就知道,平均数是算术平均,受到所有数的影响,尤其是极大极小值;中位数相对稳定,不受极值影响。从均值和中位数的差距中,我们可以略见,富人和穷人之间资产的差距有多大。前段时间,有权威数据指出,在我国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的人达6亿,而我们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0000美元。
盘算盘算,自己的收入有没有为我们的人均GDP拉了后腿呢,如果没有,那就再接再厉,继续奋斗;如果拉了后腿,我们就奋起直追,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富人梦。不过要注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哦!
2019楼市还能稳得住吗?
周期的转换,物极必反的原理!要知道2014年大牛市让A股开始下跌回调,释放风险,足足已经更有3年8个多月的时间了,而房地产却涨了20多年,那么势必会有一个轮换和修整!
股市的风险高了,杠杆大了,那就得靠着下跌来降低风险隐患;但是房地产的风险高了,杠杆大了,却不能通过大跌来降低隐患,因为房地产的属性太特殊,大跌会引发金融海啸!所以房地产只能通过时间的力量来挤压泡沫,降低杠杆风险!
根据2018年11月里数据来看,中国房地产的市值是65万亿美元,按照目前汇率换算的话,约为450万亿人民币!那么从图中我们可以读到三个信息。
第一,中国房产总市值65万亿美元,已超过美国+欧盟+日本总和,后者只有60万亿美元;
第二,中国股票市值6万亿美元,只有美国+欧盟+日本总和的十分之一左右;
第三,中国房产总市值是股票市值的十倍多,远超美国、欧盟的1倍。
所以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中国的大部分资产都来自于房地产,中国家庭大部分的财富都是捆绑于房地产的,甚至中国的股票是被严重低估的!那么未来势必要有一个良性转变,不能让这种不正常的规律继续行走下去!
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了2018年外资大举抄底A股,规模达到了3000多亿元,而在2019年这个规模更是被大家预估到了10000亿!并且在2019年的1-2月之间,北向南的外资抄底资金就已经出现了1000多亿,打破了历史纪录!
而楼市方面则是进步一加大对于“住房不炒”的管理和整治,但是对于刚需房产的购置却走着绿色通道,甚至有所扶持!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管理层未来的方向非常明确,稳房价,通过时间的力量挤压泡沫,降低杠杆,不能通过大涨大跌再次激发房价的风险和隐患!而对于股市则是采取绝对的重视和扶持,助力早日走出熊市阴霾,争取达成“慢牛”梦想!至于能否这样走,我们边走边看呗!所以我觉得2019年的楼市能稳住,会震荡,但不会大涨和大跌!
⭐点赞关注⭐,更多市场观点和逻辑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