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的足袭,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
在古代,宁古塔确实是人间地狱,要不然,每当有人要被发配时,皇帝也不会说“将其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这句让人闻之胆寒的话了。当然还有一句就是“发往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意思都是一样的,不但被流放,还要当奴隶。
当然,被流放到宁古塔的对象,不是只有女人,男人更多,只是女人来这里以后面临的境遇更危险些。
那么,被发配到宁古塔为什么就那么可怕呢?我们来看看宁古塔到底是个什么鬼。
明代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曾任甘肃巡抚的王家祯,曾经去过宁古塔,他在《研堂见闻杂录》称:“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
这里说得很清楚了,宁古塔就是中国北方一个人迹罕至的冰雪世界。这个地方本人没有去过,但去过距其西部80多千米的一个地方,曾经路过宁古塔的。一路上给我的感受就是,茫茫林海,皑皑白雪。山是白的,地是白的,树枝也是白的,一个字就是:冷!
现代人冬天去,那肯定是旅游是享受,但放在古代,就没有那么浪漫了,被发配到宁古塔,实际上相当于变相的死刑,只不过不是立即要命而已。
因为太过寒冷,不但冬季时间长,而且气温经常在零下30-40°,粮食是产不了的,要想活命,基本上是靠打猎。
当地的原住民或许没问题,但对那些从南方流放过来的人来说,寒冷就是最大的敌人,缺吃少穿,经常是分分钟要命。
因为宁古塔这里人迹罕至,自然是狼虫虎豹的天堂,这些流放之人,许多往往还没有达到宁古塔,就已经在半路上被野兽或者饥民吃掉,呜呼哀哉了。
这些可怕的事情,都记录在了王家祯的《研堂见闻杂录》里了:“诸流人虽各拟遣,而说者谓至半道为虎狼所食、猿狖所攫或饥人所啖,无得生也。”
那些经过千辛万苦、九死一生万幸走到了目的地流人,来到宁古塔以后,并不是说苦日子就到头,对大部分人来说,只能是开始,因为他们往往都是披甲人的奴隶,是要干活的。
所以说,宁古塔之所以让流放之人闻之色变,被称为“人间地狱”,主要的因素就是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首先,处东北偏远之地,距离统治中心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异常遥远,在那个主要靠马车和两条腿走路的时代,这样的距离,充满未知的凶险,对许多人来说就足以要了小命。
其次,东北极寒之地,动辄零下40度的低温,让在南方习惯了舒适气候的流人,很难适应,冻死冻伤都是大概率事件。
第三,极端寒冷的气候,非常不利于作物生长,食物严重缺乏,基本生活靠打猎,这对流放之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因为打猎本不是他们的强项,虽然说必须适应新的环境,但往往还没有学会打猎,就已经饿死或者被猎物反猎食了。
第四,那里人烟稀少,经济不发达,医疗条件几乎处于原始状态,这些流放之人来到这里,极容易生病,因为缺乏必要的治疗,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在他们的头上。
第五,这些流人来宁古塔,可不是来享受的,许多是“披甲人”的奴隶,不但要干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战争来临的时候,还需要披挂上阵,累死战死的也不在少数。
最后,这些人远离故土亲人,那种思乡思亲之情,是常人体会不到的,那种看不到希望的精神折磨,才是他们生存的最大敌人。
所以说,300年前的宁古塔,就是一个让人待不下去的“人间地狱”。在那样残酷的环境里,许多被流放的人根本坚持不下去。这里既然这么可怕,管理又不严,或者说基本上就是任人自生自灭,那么逃跑行不行呢?
跑,可以,但关键在于你得能跑出去!
一眼望不到头迷宫一样的森林、不知深浅的沼泽地、随时都会扑过来的野兽,是每一个想逃跑的人必须面对的,也是他们解决不了的死结。
有人逃跑的时候,管理者也不会派人去追,因为他们会因为前面说的原因,不得不再乖乖地自己回来。回来还有活路,那些没有回来的,基本上都是在半路死掉了。
著名的流人方拱乾在《绝域纪略》中曾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已经十分形象地说明了宁古塔的可怕。
这么一个让流放之人感到可怕的地方,怪不得皇帝要将其作为流放之地。
那么,宁古塔的名字有什么说法吗?那里真有一座古塔吗?
明代最后一任兵部尚书张缙彦,降清以后在顺治时期历任山东右布政使、浙江左布政使,后来因为文字狱牵连在1661年被发配宁古塔。
张缙彦在《宁古塔山水记》的《宁古台》一文中说:宁古塔的“塔”,就是“台”的意思;宁古塔流人吴兆骞之子吴桭臣在《宁古塔纪略》中说,满语里“六”发音为“宁古”,“个”为“塔”,宁古塔,就是六个的意思。
到这里也就明白了,宁古塔,就是六个的意思,那里就是个蛮荒之地,根本没有什么塔。
把宁古塔作为特定的流放地,还是清朝顺治年间的事情。之所以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这些被流放的犯人,一般都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的那种,几百年前,让他们只靠双脚,身带枷锁跋涉几千里,到关外边境苦寒之地,也是对他们一种死刑之外最严厉的惩罚。
其次,因为东北是清朝兴起的地方,被称为“龙兴之地”,清军入关建立清朝以后,这里就被封了起来,不准许外人进入,也不准开发。所以,这里就是一片原始地区,和富庶的中原江南比起来,生存条件是极其恶劣的。
让这些发配之人到宁古塔,也是为了增加这里的人口,一方面可以有助于提升苦寒之地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履行戍边的责任。
这些流放之人,许多也是“披甲人”的奴隶,奴隶就是要干活的。“披甲人”,顾名思义,就是身披战甲的人,是清朝特有一个阶层,地位介于清朝正规的军人和奴隶之间,主要来源就是作战时的降将降卒。
皇帝的打算,可谓一举两得。
被流放到宁古塔的,都是哪些人呢?
被发配到宁古塔的人中,除了那些穷凶极恶但又不至于死罪的犯人如盗贼外,一般情况下有这样几类人:
犯事的官员,这类人一旦被判流刑,往往都是一家子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都受牵连,自然是一家子被发配到宁古塔了。
这类人里面,也有不同的,一种是财产全部被罚没充公的,这样子他们一路上的情况可想而知,能熬到宁古塔已经是殊为不易了,到了宁古塔,日子也是更加艰难,能活着回去的可能性很小了,小到几乎没有可能,因为他们没有钱财为自己打点了。
还有一种是财产受影响不大的,手里有钱,心中不慌,虽然是被发配,但有条件改善待遇。
另外一类,就是个人犯事被发配过来的,说起来那可是孤苦伶仃,路上死掉的概率很大,到了宁古塔的,日子也不会好到那里,能够翻盘回去的,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最终都是老死的宁古塔苦寒之地了。
有没有可以发配结束回去的,当然有,不过是少之又少,而且大部分还都是背后有人有钱支撑才可以,不然就是回去,也有可能死在半路。
那么,这些被流放到宁古塔的人,真实生活到底如何呢?这就涉及到清朝对流放之人的管理了。
清朝在宁古塔设立有边军,后来改设为宁古塔将军,除了负责这里的防务以外,这些流放之人的管理,也在其职责范围之内。
这些流放之人中,也分为三六九等,最一般的就是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人,这些人在宁古塔的生存最为艰难,基本上靠打猎为生,死亡率非常高。
另一类为有一技之长的人,他们给生产力落后的宁古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理念,对提高宁古塔的生存条件作用非常大,自然受到特别的关照,日子过得还算可以,当然和在南方比起来,是有天壤之别的,但饿死冻死什么的担忧就没有了。
过得最好的,当属那些比较有名的文人和官宦人家。宁古塔太落后了,这里的文化人少,受教育程度很低。被发配过来的这些文化人,自然也成了香饽饽。他们的用武之地就多了,当老师、做账房先生等等,这可比打猎做手艺强太多了。
流放到宁古塔的女人,日子可能会更艰辛,死亡率会更高些。
极端恶劣的气候,对于抵抗能力相当较差、身体羸弱的女人来说,不亚于一场死亡行军,而且还要面对押运者的欺侮,许多人不堪忍受而自杀了,能够活着走到宁古塔,就是一种幸运。
而到了宁古塔,她们中的许多人,也是那个极度缺乏女人的世界里被抢夺的猎物,命运不在自己手里,是死是活,全看造化。
流放在宁古塔的名人都有哪些?他们的流放生涯过得怎么样?
那些被发配到宁古塔的,除了一般的罪人,还有许多是当时的名人和朝廷的王公大臣,他们过的自然是另外一种日子,毕竟以前都是同朝为官的同僚,宁古塔将军对他们还是很尊重的,也是宁古塔头面人物的座上宾,心里虽然苦,但日子自然无忧。
被流放到宁古塔的第一个汉臣,是康熙太子的师傅陈嘉猷,顺治十一年被判流刑宁古塔,与妻子带三子一女及三个仆人一起风尘仆仆地到了宁古塔。
其他后来陆陆续续被流刑到宁古塔的,有郑成功之父郑芝龙,金圣叹的家人,吕留良的加入,方拱乾、方孝标一家,杨越杨宾父子,著名诗人吴兆骞,佛学家函可,张缙彦等等。
因涉及郑成功“通海案”的影响一家人被发配宁古塔的杨越,在康熙三年(1664年),还编入水军,参加在黑龙江抵抗沙俄入侵的战斗。后来,在宁古塔一带,把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了当地人,还开辟了进行物品交换的集市,促进了宁古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
因受江南科场案株连,于顺治十四年,即1659年被流放宁古塔明崇祯元年进士方拱乾,后来因为捐钱认修京师前门城楼工程而被赎罪才被准予解除流刑返回。归后,“既老且贫,无家可归”,无家可归的他只好到处流浪,以卖字为生,令人唏嘘。
方拱乾属于被流放到宁古塔的名人中的另类,绝对具备乐观主义精神,“无一日辍吟咏”,不但每天写诗,还著有关于宁古塔的书籍,如描写黑龙江活人殉葬陋俗的《鬼妾叹》和有助于研究古代宁古塔基本情况的《绝域纪略》。
吴兆骞像同样因为顺治十四年的科场案被流放的大诗人吴兆骞,不但家产被没收,父母兄弟妻子也都被流放宁古塔23年。
后来还是因为顾贞观和纳兰容若的倾力相救,才得以从宁古塔脱身。在宁古塔期间,吴兆骞曾经给陈嘉猷的儿子当过家教,后来还被宁古塔将军巴海聘为书记兼家庭教师。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巴海虽然是武将世家,却热爱读书,深知文化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因此特别优待那些流放而来的文人,准许他们开馆讲学谋生。
所以在巴海治下,发配到宁古塔的文人,日子过得比一般人要好很多。
在宁古塔期间,吴兆骞与张缙彦、钱德惟等结七子诗会,影响很大。
看来,有学问的人,到哪里都挡不住施展才华的机会啊。
比较悲催的是,吴兆骞因为长期在宁古塔,已经适应了东北的苦寒气候,回到江南以后反而不适应这里的湿热,不久就因病去世了。不知道他经历千辛万苦,在那么多人的帮助下才得以返回故土,究竟是喜还是悲。
清朝初期,宁古塔是主要的流放地,随着多年开发,这里的条件逐渐好了起来,已经变得越来越适宜人类居住生活,清朝就又开辟了新的流放地,那就是新疆。
到晚清时期,清朝的统治已经江河日下,犯罪之人被发往宁古塔的也越来越少,慢慢就不再流放了。
那些已经被流放在宁古塔的流人,有的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回不回来也无所谓了。再加上几百年的开发,东北的白山黑水之地,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宜居性也越来越适宜,既然能够生活下去,还有谁愿意再为未知去冒险呢。
还有一部以吕留良案为背景的电影,名字就叫《宁古塔》,吕留良,就是那个传说中刺杀了雍正皇帝的女侠吕四娘的父亲。吕留良因谋逆罪遭全家抄斩,其学生和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数千人被雍正皇帝发配宁古塔,以披甲人为奴。
这些人活着走到宁古塔的只有一半,许多女眷在路上就已经被兵卒折磨而死,境况非常凄惨。
现在的宁古塔,曾经让人望而生畏的白山黑水,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它的未来会更加的美好。
古代有同性恋吗?
同性恋,这个词在当今的社会极为隐晦,毕竟国人对于这类情感还是不太能接受,在欧洲一些国家还好一点。可是在古代就相反了,同性恋在中国古代那可是相当普遍的,而且人们还不排斥,反而很认同。但是古代的西方就不一样了,同性恋在古代西方是被视作异端的,是要被判死刑的。两者的对比,可谓让人唏嘘。那今天小喵就和大家来看一下古代的那些同性恋。
同性恋,在中国古代那可是很流行的,不仅有男的还有女的,而且叫法都可文艺了。
断袖,分桃,龙阳等等,第一眼看到这些词汇,你能将它们和同性恋联系起来吗?古代的同性恋最开始是流行于上层社会的,尤其是君王将相,而这么多朝代里面,最盛行的就是汉朝,汉朝自高祖刘邦开始几乎每一个皇帝都养有男伴,可谓奇特。接下来,那我们就先说一个汉朝的同性恋故事吧。
为了男伴甘愿断袖的汉哀帝,甚至想要禅位给男伴断袖之癖,作为同性恋的代名词之一,仿佛有着浪漫气息,它却是两个男人间的爱情描述。董贤,原是汉哀帝身边跑腿的一个舍人,却因为长相俊美而被哀帝喜欢,整日相伴左右,据《汉书·董贤传》记载:“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籍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这要是个现代偶像剧里,肯定是甜苏的桥段,可惜呀,这是发生在两个男人之间,为了不打扰臣子睡觉,自断袖子,这居然就是一国之君,可谓是荒唐了。
断袖之癖
好吃的东西要分享,两个相好的男人就是要分吃一个桃现代社会里,如果有个同性别的人把自己啃了一半的桃子分给你吃,你吃不?要是小喵我,直接甩他脸上,可是历史上就有这么个男人,不仅吃别人吃过的桃子,还吃的很开心,这个人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卫灵公。卫灵公手下的弥子瑕,长相俊美,两个人就互相看对眼了,很是亲密。据《韩非子·说难》记载:“异月,与灵公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以其余鲜灵公。灵公曰:‘爱我,忘其味以啖寡人’。”弥子瑕吃了桃子觉得好吃就随手给了卫灵公,卫灵公不仅不生气,还很开心,真的是让人无语。
分桃之情
一次钓鱼引起的全国禁谈美女,却是为了个男人战国时期,魏王携自己的男伴龙阳君出去钓鱼,龙阳君钓到很多鱼,可是到最后却哭了。魏王就奇怪了问他为什么哭,龙阳君就说了:“这天下的美女就像水里的鱼,很多,陛下现在喜欢我,哪天就会厌恶我而选择其他女子了。”魏王一听连忙解释,第二天下诏全国不许谈论美女。估计那时候的美女都很郁闷,毕竟输给了一个男人,哎。
龙阳之兴
别以为古代的同性恋只是在男生里发生,女生也有,甚至儿童也没有逃脱,可谓唏嘘。除了男生有同性恋的习惯,在古代,女子也有同性恋,一般是发生在特殊女性群体里面,比如宫女。
大家都知道皇帝后宫三千,可是没有那个皇帝能够每一个女子都宠幸的到,而且那些宫女一旦入宫基本要到了年纪才能放出宫,而这过程中有羞羞的需求怎么办?那自然是找宫女或者太监,找宫女的癖好叫磨镜,这个不是能告诉你天下谁漂亮的那个魔镜,而是形容两个女子亲近时候动作类似,好像放了一面镜子的意思。至于找太监的,那叫对食。
女同
除了这些,古代上层还有娈童癖,而且这些基本都是男童。此种风气最先开始于帝王将相,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向士族阶层蔓延,到了宋朝时期,更是有男娼妓出现了,可见古人真的会玩。
结语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有着隐晦的文化,同性恋近年来随着世人思想逐渐开放,已经有部分人开始慢慢接受。但是让人想不到的却是,在封建礼法森严的古代,居然能普遍接受同性恋的存在,并以此为乐,可谓是有趣。
足字旁的字有?
踏的释义:〈动〉
1.(形声。从足,沓(tà)声。本义:足着地;踩)
2.同本义
3.又如:踏步不前;踏雪(在雪地上行走);把火踏灭;踏踏(马蹄声,也作蹋蹋);踏破菜园(吃素的人,破了荤戒);踏蹑(织布时踩踏织机的踏板)
5.边走边唱;打拍
5.又如:踏场(按照乐调节拍舞蹈);踏臂(连臂而歌,踏地打节拍);踏蹄(歌舞时以足踏地为节)
6.查,勘察。又如:踏逐(寻求,觅取);踏验(实地勘察);踏灯(元宵节上灯市看灯);踏缉(察访搜捕);踏察(勘察,探测)
7.迈步。如:踏罡步斗(道家作法时以特定方位的步子移动);踏踵(漫步);踏屣(犹行步);踏实(行步稳健;落实)
8.吞咽
9.跟随。如:踏肩(一个紧接一个);踏故习常(因袭守旧,安于现状)
10.游赏。如:踏花(踏青,游春);踏赏(踏青赏景)
11.踢。如:踏蹴(踢);踏鞠(古代的一种踢球运动)
12.蹬
你从小到大玩的游戏时间最长的是哪个游戏?
我从小到大玩的最长的游戏就是LOL英雄联盟了。
第一次玩的时候是S2版本,我当时差不多才刚上初中,当时第一次接触MOBA游戏,看着同学在和简单人机斗智斗勇甚至还被人机推平了基地,感觉很新奇,自己也注册了一个账号来玩。当时整个游戏的界面还相对简陋,大致是这个样子的
虽然游戏画面没有现在这么精美,但是当时处于LOL的早期阶段,大家都不会玩,全新手的情况下反而有了更大的乐趣。在升到满级(当时30级是满级)的过程中,下路常常可能是德邦+盖伦的组合,每一局游戏也基本会打个30分钟+,不像今天可能15分钟几个队友就发出/FF。当时S2 S3 包括S4,我基本都只是在玩玩匹配,偶尔排位一下,也没有特别关心比赛,只是知道有LPL 有S赛 看过其中一些精彩镜头,也大概了解了韩国战队的强大。
从S5开始,我开始关注比赛了。我当时最喜欢的战队是LGD。当时的LPL在大批韩援的加盟下,整个联赛的精彩程度和影响力相对于S3 S4有了不小的提高,联赛的竞争力也在加强,包括拿下了S5MSI冠军。虽然最后S赛折戟沉沙,但也阻碍不了LOL比赛观赛热度的飙升
这是称霸S5LPL的两只战队
其实LOL比赛不仅仅只是吸引观众,让观众看个乐子。更多的也起到了推广游戏的作用,我在S5看比赛之后,对于每个版本有了更深的了解。当看到选手拿出英雄并且秀了的时候,我也会去游戏中自己去玩一下。
再后来的S6 S7,由于学业上的压力,游戏的时间比较少了。当时也是lck最辉煌的统治期。
到后面的S8版本,当时虽然有吃鸡的冲击,但是LOL还是笑到了最后。LOL也不断顺应大势,鼓励前期战斗,缩短了游戏时间。也是在S8,我们LPL终于捧起了第一个S赛冠军
慢慢的s9、s10,再到现在的S11 ,游戏时长不断地在缩短,在比赛中我们LPL也从领先者变成了追赶者。我的游戏水平也从一开始白银黄金,到现在圆梦去了峡谷之巅。
从S2到现在S11,LOL陪伴了我差不多8年时间。这个游戏对我而言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希望LPL能再次夺冠,希望LOL能越来越好
请问拳皇中的坂崎由莉到底模仿了哪些街霸招式?
在格斗游戏盛行的年代,CAPCOM和SNK这对老冤家经常都在暗中较劲,相互嘲讽。《龙虎之拳》中出现的坂崎由莉本来是非常独特的角色,但是到了拳皇之后就开始大量模仿街头霸王系列中的人物动作。《拳皇94》中卢卡尔甚至还将街霸中的古烈和豪鬼做成了雕像,意思好像是在说街霸最厉害的人物在卢卡尔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
CAPCOM这边自然也会回敬,于是打造了火引丹这么一个人物,外型酷似罗伯特、动作接近坂崎良,但是各种招式却又半生不熟的,比较逗逼。其实《街头霸王》和《龙虎之拳》是有渊源的。可以这么理解,这两款游戏是同一个开发团队打造的。因此坂崎良的动作和红人肯非常相似,就是这个原因。
在《拳皇14》的故事背景中有所交代,坂崎尤莉的悟性非常之高,无论什么招式只要她看一眼就能模仿得七七八八,但是这丫头心性不定又贪玩,导致招式太散,没有什么招式可以练得炉火纯青。在漫画中,坂崎由莉甚至可以模仿唐福禄的击破,让唐福禄都大吃一惊。
因此,坂崎尤莉会其他人的招式也就说得过去了,说不定是某一次看到了街霸那边的比赛,然后自己就领悟到了吧!这一点倒是和春日野樱非常相似,因此两人之间也有不少相似的招式。
坂崎尤莉:飞燕烈孔春日野樱:乱樱其实这一招和豪鬼的灭杀豪升龙、以及肯和杀意隆的的升龙裂破,效果都是一样的。
不过春日野樱和坂崎尤莉打出来的效果看上去更加接近一些。
坂崎尤莉和春日野樱的回旋踢,可以用一模一样来形容吗?
不过坂崎尤莉略输一筹,大家都懂的
坂崎尤莉:电神霸王翔吼拳隆:电刃波动拳波动在打出之后可以蓄力,蓄力越久相对应的效果会更好。
坂崎尤莉:灭鬼斩空牙隆:真升龙拳这一招堪称是隆伤害最高的超必杀,在很多游戏中都是作为终极必杀使用的。
无论是《街头霸王3》《街头霸王4》还是外传的《街头霸王EX》中,这一招都是最强的必杀,常常用于翻盘使用,不过需要近战。
而坂崎尤莉将这一招完全领悟了,打出来的伤害也是非常高的。
旋风腿这是街头霸王系列开创的技能,不过在之后被其他很多游戏借鉴了,当然也包括拳皇。
库拉、坂崎由莉都可以使用,不过看上去没有那么美观。
坂崎尤莉:雷煌拳豪鬼:斩空波动拳能在空中打出波的都是大爷,因为牵制对手的范围相对扩大了不少。
这是豪鬼的拿手绝技,在街头霸王系列中独一无二的招式,直到现在红人和白人也不能在空中打出波动拳。
而坂崎尤莉很轻松的就学会了这一招,不过并非所有版本中都可以使用
瞬狱杀这应该是豪鬼最引以为豪的招式,无论在哪个版本中都是终极必杀的存在。
不过却被《拳皇2001》中的坂崎尤莉给领悟到了。就是不知道在黑屏期间坂崎尤莉到底干了什么。
当然了,还有很多小编没有提到的,欢迎大家补充,小编会在之后继续整理。
喜欢街机时代的文章请点击关注,粉丝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查看最新内容。
小编的文章都是经过长时间整理和创作,纯手工打字,绝无水贴。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