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股市,看到房子还在涨?
你好:我是博乐我来回答你的问题。看到房子还在涨,现阶段还是存房比存钱好理由如下:
(1)通货膨胀时代存钱贬值不如存房保值。现阶段货币超发物价上涨,钱在手中会贬值不如买套房在手中心里踏实加之能保值并且有可能增值何乐而不为。
(2)有房才有家是中国人的传统。存钱不如买套房子才有家的感觉,有房也有面子,中国人最爱面子,钱再多人家也不知道,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有套房子就是有钱人,就是成功人士的象征。
(3)现代城市赋予房子太多的附加值。有房子才能享受现代城市带来的文明成果,子女上学就业就医等一系列方便,没房子就是城市的打工者没有权利享受。
(4)当然也要根据各家的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目前生活成问题了就要存一些钱,以应付不测,如果在有余钱的情况下就要存房不要再存钱了。
以上简单分析仅供参考,欢迎留言讨论。
你怎么看未来的房价?
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对于未来房价的走势情况没有人敢做准确的预测,因为中国的楼市和房价是不确定因素太多了,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是政策市引发的投资市。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纯属个人愚见)。
从目前来看未来我国房价只涨不跌的情况将会有所改变第一、经济和产业发展较好的城市房产仍有投资价值,房价保持稳定上涨概率很大。这里的城市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二线城市,但是并不所有的一二线城市都会出现只涨不跌的情况。因为一二线城市本身具备的产业和经济优势会在未来大城市发展战略中脱颖而出,对于周边的城市和资源的虹吸作用还将持续进去,简单的说就说还有持续的人口流入和资本流入,这样的城市房价维持稳定上涨是很简单的。
第二、绝大多数城市二手房市场或许会变得有价无市。造成这样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购买力聚集需要时间和二手房市场价格确实太高了。虽然说对于大多数城市的二手房价格都是要低于新建商品房,但是二手房的投资价值已经远远没有新建商品房那么高了。而且二手房市场是最能反映一个城市和地区真正刚性住房需求的市场,二手房市场有价无市基本上代表了很多城市刚需不足(或者购买力不足)的事实。所以,如果说你投资的商品房在市面上挂牌3个月或者半年以上没有卖出去,是正常现象。
第三、很多城市还是会利用房产的投资属性来拉动房价的上涨。这里面不仅仅包括二线城市还有很多的三四线城市,原因很简单,因为房价上涨才能吸引更多的开发商来拿地,才能卖出更好的土地价格,才能有足够的财政收入来做事情。房住不炒的这个概念注定会在很多城市的放松调控中成为一个口号。
希望未来房价整体是稳定的,或许会很难2019年房价保持整体稳定或许希望很大,因为根据统计局4月份的数据来看,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还是比较稳定的。介于此个人觉得一城一策的房产调控政策还是会持续进行下去,毕竟房地产市场整体稳定是目标。
第一、2019年维持稳定概率很大,未来几年或许会很难。相比于2018年而言,2019年无论是从地方还是央行的货币政策来说,都是相对比较宽松的。可以说房地产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的根本没有改变,房地产业作为地方主要财政收入的根本没有改变。那么也就意味着未来很多城市的房子还是会越盖越多,经济和产业好点的城市投资风还是会继续下去。因为不这样,房子根本就卖不出去!!!
第二、房产如今供过于求已经是事实,很多城市一年的商品房销售量足够未来3-5年的住宅需求。这几天分别看了几个城市的2018年的商品房销售数据,多得一年卖2000多万方,少的也有几百万方,有二线强的城市也有三四线城市,可以说无论是哪一个城市2018年房产销售量都足以未来3-5年的消化了。如果加上过去几年的商品房销售,我相信很多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积达到80平米都算是少的。关键是,我们需要这么多的房子吗?
综上,我国的楼市和房价单纯用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考虑是远远不够的,政策引导加上其他因素往往会成为房价持续上涨的理由,比如:近期火热的苏州工业园区就是这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投资房产?这个牵扯的就更多了。各位觉得呢?欢迎关心房产和经济的朋友积极留言、点赞、关注、转评哦。
为什么说股市如赌场?
赌场论是怎样炼成的1、始作俑者吴敬琏
2001年1月,吴敬琏在中央电视台发表了著名的赌场论,“中国的股市很像一个赌场,而且很不规范。赌场里面也有规矩,比如你不能看别人的牌。而我们的股市里,有些人可以看别人的牌,可以作弊,可以搞诈骗。做庄、炒作、操纵股价可说是登峰造极”。
2、推倒重来许小年
2001年8月,许小年发表了《调整中的中国股市》一文,文中提出的观点后来被市场解读为著名的“推倒重来论”。
随后,作为“独立经济学家”的谢国忠提出“绞肉机论”和“价值毁灭论”;媒体人胡舒立则在2008年股市大跌时喊出了“不应救,不能救,不必救”的“三不论”......中国股市自身确实存在问题,再加上以上各个领域的大佬的轮番轰炸,最终中国股市赌场论基本就坐实了。在中国,股民就好像真的是“赌徒”一样,自己都认为自己是在投机,都不好意思告诉别人自己再投资股市。
股市真的是赌场吗?我们通常创业的逻辑:兜里有多少钱,考虑投入多少资金的项目。这带来的问题:几乎所有人都盯着几十万到几百万区间的投资项目,同质化投资会产生一地杂草。创新根本无法发生。
股市和风险投资解决的问题是让我们的思考路径可以脱离兜里钱得束缚,使创新发生。如上图,正是有股市(右1)的存在才会使D轮资本愿意和C轮资本一起帮助创新成长,C轮资本愿意和B轮资本一起帮助创新成长,B轮资本才愿意和A轮一起帮助创新成长。A轮愿意主动寻找创新项目,使创新项目(树种)可以脱离杂草堆。直接说,创新者发现A、B、C、D轮的存在,才可以按照培育4年生果树的方向去投入,而不是必须马上见效益,必须去种草。中国股市无法为创新敞开大门是内部产生赌场效应得根源。通则不痛,关键是价值链不通。
如果这条价值链是畅通的,退出的ABCD轮投资人才会继续寻找新的树种,这才能形成创新、资本与股民三方的良性互动,才能释放整个社会的创造性。足够多的创新者脱离草的思考半径,同样的土地才能由杂草园变成百果园。显然,越多的优质果树进入股市(果园),股市整体得收益率越高,股民获利越丰厚。与其他投资比较,股市机制对创新的促进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
股票等于上市公司未来产出货币化。是从无到有的净增量。这怎么能说是赌博呢?
吴敬琏认为:“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市场,所以监管还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BUT,这是什么年代了?为什么金融市场就不能对称呢?这个假设是不是有问题?问题在于价值链不通(信息不对称),不通的原因在于:经济学家的假设是信息高度不对称。但实际则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打通,让信息对称。股市应该适应创新,而不是创新应该适应股市。
经济学家执着于他曾经学习的经典,而不看身边发生的技术。很容易误导大众与社会,因为大众认为他们在那个领域是专业的。实际,可能这种专业更像八股文。
创新企业“烧钱”是创造价值假设某上市公司从北京人手中融资100亿,在北京通州按照荷兰人的方式打造立体式果蔬生产基地。这100亿对该公司而言是烧掉了,但对北京地区而言,这100亿又通过工资和供货款回流到北京人手中。增量价值:一座价值几百亿的生产绿色果蔬的玻璃城。
同理,液晶面板龙头京东方烧的几千亿是不是也通过工资和供货商货款依然回流到中国人口袋。增加价值:几十座现代化液晶面板工厂和领驭世界的技术。
特斯拉烧的钱,是不是依然通过工资和供货商货款回流至美国人账号。增量价值:超级工厂和特斯拉行销世界.......
反观个人创业,动辄投入十几万到几十万,其烧掉的钱除了交房租,基本不会创造任何增量价值。这种钱才是真正烧掉了。市场的基本逻辑:效率提升,社会财富承载量才能提升。靠个体烧钱根本不可能推动社会效率提升,所以,社会效率提升的希望在股市,但错误认知则会让我们的股市对真正的创新项目关闭大门,这是中国人抱着世界工厂讨饭吃的根源所在。
压缩流程看股市,真正的印钞机假设每个中国车主(总量1亿)可以直接以出行服务为抵押投资一个共享出行平台1000元服务储值,则该平台可以获得1000亿通用出行服务储值(大致等于滴滴融资额),这1000亿通用服务储值出售给打车人,几乎全部是净利润。利润将投资人手中的股票筹码定义到10000亿(大致等于滴滴未来市值)。这新增的10000亿股票从无到有,全部为净增量利润,等于通过股市机制印出来的钞票,这种钞票和美元类似,虽然不能直接花、且与人民币比价有波动,但却可以随时套现,我们以出口赚取的美元和中国通过股票增发出来的股票并无本质差别。显然,以上假设流程在现实中是不允许的。但这个压缩流程却让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为什么纳斯达克允许没有盈利的创新型企业上市,为什么美国人不说股市是赌场。因为很明显,谁的大门对创新型企业敞开,谁就实际获得了印钞权。中国人靠辛苦出口赚取的外汇储备,和美国人靠股市增发的股票本质没有差别。但投入则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如果这类假设被中国股市机制化,那么,中国车主可以将未来10年的出行服务货币化,继续投资现在的无人驾驶和电动汽车,使这些产业获得充足资金,使车主群体能够享受科技带来的福利。同理,其他领域。
为什么每个股吧里都有几个长期看空又呆在股吧里的人?
看空存在什么名利?乱说,在中国的资本市场,看多才是成名之道。
李大霄的钱多好赚,每天都猜底,一直猜,猜10年,虽然点位还是3000点到3000点,但是牛市一来,投资人立马鱼记忆附体。如今股市又有点起色,估计他又要走红了。而看空的人,无论对错,最近你还记得谁?左小蕾,谢国忠还有谢百三?在国外,唱空的会被称之为“末日博士”,也有“債王”,国外舆论对于预测成功的人是有褒奖的。比如在美国,“債王”看空股市很正常,因为債王的债券需要股市不景气来抬高。“末日博士”绝对不是贬义词。电影《大空头》里面,那些站在次贷危机空头方向的人,个个都描绘的像英雄。
看空和看多,欧美遵循的是:“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有因果论,有人看空,并且预测对了危机,那就是需要得到市场更多的关注。在中国,散户主导的情景下,是不喜欢空头的。因为他们想要的大多数是舒心,亏钱的希望别人来同情,套牢了希望忽悠更多接盘人来给自己解套。
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不同的结局。在我国多个体系都是很温和的运行。比如专利保护方面,我国也保护了,但是专利诉讼案件500万人民币以上的只占2.4%,但美国500万美元以上的专利诉讼占到一半以上。我国很多企业,即使亏损也有补贴和救助,本来大而不能倒,如今不大也不能倒。我国的证券市场,最终还是很人性化的不允许股民诉讼获利,或者获利但是很少。我国的消费者保护不允许职业打假人。我国的举报者奖励尚不到位。
关键还是文化差异。看空就是提示风险,告诉你风险是多要命的事?其实并不是要命的,但是你要了解中国文化的中庸内涵。大多数公开场合,会说好话的人混得更加生动,所以,等到你拉的下脸叫一位60岁以上的女士美女的时候,你可以被称之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