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股市报道,注册制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CF排位号 admin 2023-06-26 17:40 224 次浏览 0个评论
网站分享代码

股市报道,注册制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证券发行注册制是指证券发行申请人依法将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公开, 制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机构审查, 主管机构只负责审查发行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的一种制度。 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在注册制下证券发行审核机构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 不进行实质判断。审核制就是由中介机构及证监会组织发审委,来审核并实质判断该企业是否能够上市。简单的说,就是以前该企业能否上市,由领导说了算,研究的时间会比较长。现在注册制上市领导只是看一下文件有没有漏洞,至于该企业是否好和坏,由市场购买者自己去决定。

审核制一般上市公司上市时间周期比较长,而注册制因为仅仅是备案为主,不需要去研究讨论,所以从审报到上市的时间比较短。理论上来说,注册制就会因为发行速度快而使得发行数量增多,就会在融资数量上扰动市场。注册制的形成一般是在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金融市场更加成熟、制度更加完善、监管主体更加严格有效、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更加自律、投资者素质更高的市场,这也是未来金融发展的方向。

股市报道,注册制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目前A股在局部实行了注册制,也是在走一步看一步的阶段。一些基础的配套制度,场外长期的增量资金都要经过市场的考验。如果各项制度都很完善的话,股票发行交给市场当然是更好的事情,但我们的市场是否具备这个条件,还需要时间去检验。

2019年会是股市投资者更好的年份吗?

2019年可能是投资的较好的年份,目前的强势反弹就会减少投资者的一些亏损。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今年有可能结束熊市,投资者可以逢低建仓或者加仓。

大盘从日K线上看,均线发散向上形成多头排列,并且量能有所放大,近段时间连续走强。其MACD已经三次底背离,并且现在在0轴下方的低位已经金叉向上。2008年大熊市时,日K线的MACD在低位三次底背离后就有了2009年一波强势反弹。

大盘周线的MACD也已经底背离后,在历史上三次最低点的低位形成金叉向上后,都有基本上探明底部,结束熊市。

大盘月线的MACD也开始在低位弯曲向上,有形成金叉的趋势,月线一旦形成金叉就不会轻易改变。2013年6月的最低点1849点和2019年1月的最低点2440点都没有触及240月均线1811点与2378点,即240月均线是大盘的有力支撑线。

从年线来看,2013,2014年均在20年均线过得支撑,2019年1月虽然破了20年均线,但是目前又站上了20年均线,也暂时得到支撑。因此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均似有走牛的趋势。

再根据波浪理论来看大盘的浪形,从2015年6月走熊以来,大盘已经走出了ABC三大调整浪,5178点到2638点为A浪,2638到3587为B浪,3587到2440点为C浪,2440是否是最低点即C浪是否走完,还有待大盘的走势来确认。从目前大盘的强势逼空走势来看,也有可能让2440点成为最低点。

所以,2019年很可能是投资者较好的投资时机。

不过,根据黄金分割率的推算,大盘的最低点还没有出现。这轮熊市的最低点有三种可能,根据黄金分割率推测第一个可能性大底就是5178÷2.191=2363点。根据黄金分割率测算这轮熊市的第二个可能性是5178÷2.382=2174点,由于2001年的顶部是2245点,所以有可能在2245点形成大底,总之2200点左右是这轮熊市的可能性大底部。第三个可能性大底是5178÷2.618=1978点,这就是铁底了。

因此,现在大盘的趋势也可能仅仅是一个反弹,根据黄金分割率推算可能反弹到2993左右会结束,然后继续探底,到下半年就可能会探明底部,要么是2363点左右,要么是2200点左右。从这个角度讲,2019年也很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

为什么每天看股市涨跌都是报道上证指数而不是用深成指?

1、因为上证指数中的股票,总市值是16万亿,深成指的总市值是6万多亿。当然是上证指数叫做大盘了,权重股多。上证权重蓝筹密集度非常高,银行钢铁等,深市主要以中小盘为主,即深A、中小板、创业板。权重股为地产板块,很多人做股票只做上海股,可能给习惯有关。

2、大盘一般指上证综合指数。由于股票基金主要投资股票,因此与股市关系密切,需经常关注上证综合指数。

美媒报道有1800万新投资者涌入中国股市?

被虚假繁荣的指数骗进来的吧?

自从2015年股灾以来,A股整整熊了5年多,今年元旦过后A股加速上涨,几大板指纷纷创出近期新高,并成功突破压力位,大家是不是觉得牛市来了,所以突击入市?

其实,现在的指数和五年前甚至两年前的指数根本不是一个概念,现在的指数完全是被几个权重控制了,只要它们大涨,其它个股哪怕跌成狗,指数也会一片大好。

就像上星期五,创业板指大涨超2%,而实际上三分之二的股票都在跌,跌幅超2个点的更是占了多数,买小盘科技股的投资者不仅仅没有盈利,而且越亏越多,买在2800却亏在3200的人比比皆是,其中也包括我。

我不否认,A股短期走的是很“牛”但仅仅是指数“牛”,没有跟上主力脚步的百分百亏损。2020年没买酱香型科技的,没买和新冠疫情有关的生物医药的,也只是看着指数暴涨而无语凝噎罢了。

我劝大家,进入股市可以,但新手还是少投资,更不要借钱投资,在没有形成自己的操作系统前,以投资股价没怎么涨、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大型央企股为上,毕竟投资它们亏损的比例会相对温和。

在股市中怎样才能避免踩雷?

题主的问题和对问题的注释其实指向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投资股票的时候,如何避雷;第二个问题就是,上市公司经营如何避免踩雷。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要知道有些雷我是避不开的,就像黑天鹅一样。但是从行业新闻和报表中的部分雷区,我们是可以预见的。第二个问题呢,个人认为上市公司经营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踩到过度负债和商誉过高两个炸弹。

难以避免的黑天鹅事件

最近上市公司频频爆出各种事件,比如财务造假、涉及刑事案件等等,但除了财务造假能够通过财报去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以外,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实控人涉及刑事案件的黑天鹅,其实是很难预见的。

比如新城控股实控人涉嫌猥亵儿童的事件,事件发生后,新城控股出现了连续3个跌停,截止7月12日,跌幅超过了33%。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黑马股,新城控股此前的表现可谓抢眼。虽然同样经历了2018年的回调,但是新城控股在2019年的反弹中还创出了历史新高,在事件爆发前,公司的股价涨幅高达65.36%,远远超越沪深300指数的涨幅。这同样也吸引了多只产品进驻,但是截止事件发生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就有四只产品名列其中,包括在资管界声名赫赫的东方资管。若连这样的投资机构都无法避免踩雷,我们普通投资者就更加没有这样的能力了。

再比如博信股份实控人涉嫌违法被逮捕的事件也是一样的,在上市公司未发布公告时,外界根本无法知晓该公司实控人可能涉及的事件。而该公司的实控人名下有三家上市公司,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承兴国际控股、A股上市公司博信股份和新加坡主板上市公司Camsing Healthcare。

但其实罗静被刑拘是6月20日的事情,但是直至15日后,上市公司才予以披露,这当中肯定涉及信息披露的违规行为,但同时也代表了股民的无奈,截止事件发生时,博信股份依然有两家私募基金位列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还有就是医药行业的政策黑天鹅,其实包括像康美药业和康得新以及部分医药上市公司所面临的财务造假问题,都与行业政策息息相关,但这个不是我们能够遇见和避免的。

以上的案例都充分说明,对于部分黑天鹅事件是投资者在股票投资中难以避开的雷区,这个风险只能通过分散持股和控制单只股票的持仓上限进行控制,别无他法。这也是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控制黑天鹅股票风险最好的方式。

避开上市公司的经营雷区

从目前上市公司爆发的问题看,个人认为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一个是因为过度举债对外扩张,导致公司的经营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企业积重难返,资金链断裂。二个就是由于激进的并购,使得上市公司的商誉高企,而被并购标的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上市公司遭受商誉减值以及净利润锐减双重夹击。

1、过度举债

这个问题是很多上市公司出现资金链断裂以及债务违约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在前几年信贷环境相对宽松且金融去杠杆没有深化的时候,上市公司作为各家银行争夺的对象更是座上宾,有事没事就找上市公司谈心,问上市公司要不要钱。对于上市公司搞的项目,无论好坏,银行都支持,反正上市公司股票也在,土地也有,怎么样也不会亏,这使得很多上市公司盲目的增加负债,并对外投资。

截止2018年末,上市公司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60.66%,高于了50%的安全线,其中资产负债率高于50%的行业有17个,占整体比例的62.96%。其中,又以主板和中小板的资产负债率最高。但主板由于包含了金融和房地产企业,因此负债率数据并不真实,反倒是中小板的负债率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当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50%以后,企业的财务成本是很高的,特别是一些传统制造业,在盈利能力本来就不强的情况下,过高的财务成本将会进一步挤压上市公司的利润,使得公司的经营陷入泥潭。如果这种时候,还碰上了经济收缩下的营收下滑呢?那上市公司的资金链就更加紧张了。而现在这个背景下,银行也会很关注上市公司的负债和经营情况的,想要拿到新的贷款并不容易,这个时候,上市公司原来的债务问题可能就会面临违约,这也是2018年以来,债券违约率不断上升,违约金额不断攀升的根本原因。

因此在投资A股的时候,想要避免踩到债务违约的雷,首先必须要关注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一般的企业负债率不能超过60%,稳健一些的最好不要超过50%,当然房地产和银行业除外,因为这些是典型的资金驱动型的行业,行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其次,将拟投资的股票的资产负债率与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动态对比,进一步了解该行业的整体风险。因为静态的数据往往看不出发展的情况,动态的比较能够让投资者更为清晰的鸟瞰整个行业。对于明显超越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的企业,投资者也需要额外小心,进一步了解公司的经营政策及财务状况。

2、商誉减值

经历了2018年的商誉爆雷,广大投资者开始渐渐了解到商誉减值的威力。根据《天下财经》报道,2018年共有871家上市公司计提了1658.6亿的商誉减值,这一数字是2017年的4.5倍,2016年的14.5倍

导致这一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A股过去4年的商誉大幅增加,特别是2015年以后,每年A股新增的商誉都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年均增速接近50%,截止2018年三季度,A股的商誉高达1.44万亿,是2014年底的4.3倍。第二,2015年和2016年A股的股价经历了一波快速上涨,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并购的意愿较强,通过并购继续推高股价,而股价的高企也使得上市公司不计成本,从而产生更高的商誉。第三,2018年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去杠杆的进一步深化,A股相当多公司的经营出现了问题,而高估值对应的业绩承诺纷纷落空,这使得上市公司的商誉出现大幅减值。

2018年商誉减值最为严重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是轻资产行业,比如文化、传媒、游戏等行业。其中文化传媒行业更是重灾区,这个行业去年亏损严重的企业大部分的商誉占市值的比例都超过50%,而在去年这样的行情之下,这些公司纷纷暴雷,而且这个雷一颗比一颗大。

比如高估A股亏损榜榜首的天神娱乐,2018年的净利润就为-71亿,其中商誉减值高达40.5亿,一次将上市公司历年来的净利润消耗殆尽。整个传媒行业2018年一共亏损了270亿,同比下滑166%,位列行业末尾。

因为传媒行业普遍都是轻资产的行业,收购的标的也是如此,而收购的价格减掉并购标的可辨认净资产以后就是商誉,所以净资产越低的标的,商誉就越高。只要标的公司的经营一旦不如预期,商誉就要出现巨额的减值。业绩承诺期内相对还好一些,有对赌条款可以对上市公司进行补偿,但是对赌期一过,这个风险就全部由上市公司承担了,因此为什么说商誉是一把达利摩克斯之剑,因为这把剑只要标的经营出现问题就一定会落下的。

所以投资者在投资相关股票的时候,要避免商誉减值的雷区,那就要关注上市公司的商誉占比,特别是轻资产的行业,就更为重要,因为这种商誉迟早会出现减值,特别是2015-2017年用高价格并购的企业,就更加要小心了。

综上所述,投资者在股市投资的时候只能避开那种显而易见的雷区,对于黑天鹅事件,其实投资者是不能主动避免的,只能通过分散投资和单一股票仓位限制进行控制;对于高负债率和高商誉的企业,其实我们是可以预见的。其中高负债率就能够说明企业很多的问题,包括挪用资金、经营不善等,最终都会体现在高负债上去;而高商誉则是这几年比较突出的现象,需要投资者重点关注。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