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股市清明节放假2019,2022年股市开市时间?

CF排位号 admin 2023-06-22 17:40 225 次浏览 0个评论
网站分享代码

股市清明节放假2019,2022年股市开市时间?

2022年国家节假日安排时间表为:元旦202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春节1月31日0时(除夕)— 2月6日24时(年初六),共7天。

股市清明节放假2019,2022年股市开市时间?

清明节4月3日0时— 4月5日24时,共3天。

劳动节4月30日0时— 5月2日24时,共5天。

端午节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

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

国庆节10月1日0时— 10月7日24时,共7天。在法定节假日,股市休市,除此外,星期六和星期天股市不交易,其余均为交易时间。

元旦周一股市开盘吗?

股票元旦不开盘。

大多数股票的交易时间是:

交易时间4小时,分两个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开始,投资人就可以下单,委托价格限于前一个营业日收盘价的加减百分之十,即在当日的涨跌停板之间。9:25前委托的单子,在上午9:25时撮合,得出的价格便是所谓“开盘价”。9:25到9:30之间委托的单子,在9:30才开始处理。

如果你委托的价格无法在当个交易日成交的话,隔一个交易日则必须重新挂单。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证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为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春节、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国家法定节假日)

股市3月15号休市吗?

2022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出炉。

元旦,202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股市休市时间:1日至3日。

春节,1月31日至2月6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9日(星期六)、1月30日(星期日)上班。股市休市时间:31日日至2月6日。

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股市休市时间:3日至5日。

劳动节,4月30日至5月4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4日(星期日)、5月7日(星期六)上班。股市休市时间:30日日至5月4日。

端午节,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股市休市时间:3日至5日。

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股市休市时间:1日至7日。

3月15日星期二不是节假日不休市。

股市一般几点开盘几点收盘?

中国的股市开盘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30,下午13:00。中国股市收盘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11:30,下午15:00。双休日和国家法定节假日如春节,清明节等节日股市不开盘。

星期天股市不开盘,周一至周五的下午2点到3点可以交易股票,但是3点到7点30股市已经毕盘。

上午9:15~9:25为集合竞价时间,其中9:15—9:20下的单是可以撤单的,9:20—9:25不能撤单,9:25以成交量最大的价格为开盘价。

美国股市又暴涨?

这个问题回答涉及多个维度。

一、金融危机与之前几次金融危机的区别

首先前段时间大家热议的“金融危机”并没完全被经济学家定论,不少经济学家们更意愿阐述是一场由疫情引发的“流动性挤兑”。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对比之前的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动荡的表现:四次熔断,幅度大前所未有;时间之短,从风险资产到避险资产全盘崩溃;触发因素复杂,既有天灾又有人祸;市场对传统货币政策开始免疫。

对比两个案例——1929年大萧条和2018年10月中美贸易战。

美股的这次崩盘是像大萧条时期,导致整个全球经济进入十年的停滞,还是像2018年因为一次外生冲击而做的技术性调整?

其实两者皆有。疫情是重大的冲击变量,加之政府防疫措施。中国用上极端的“休克疗法”,付出两个多月的时间为代价,后疫情期的经济重建和修复并不比防疫来得轻松。

当前金融海啸处于危机从引爆到蔓延的过程。

美国各地的疫情爆发阶段尚未结束,当前金融海啸处于危机从引爆到蔓延的过程。有长期因素的积累,也有短期因素的影响。

长期因素积累的原因在于:

1、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属于债务型经济,债务型经济的收缩和膨胀是不对称的,去杠杆和加杠杆的两个过程不对等。自次贷危机之后的美国居民资产负债表一直处于衰退状态,非金融企业和政府不断加杠杆,美国现在正处于五十年超级债务周期的顶点;

2、美国次贷危机没有完全出清,而是通过美联储量化宽松的政策把风险甚至整个波动在全球进行动态的转移。包括欧债危机(2011年)、中国民企信用危机(2012年)、新兴国际的货币危机(2015年)、中国的股灾汇灾、2018年中美贸易战带来的重大市场波动……

3、美国金融市场自身的脆弱性,上市公司加杠杆回购股票形成货币投放带来股价上涨,继而ETF等被动投资交易和股市财富效应改善的基本面进一步加剧上涨,形成了一个可以自我强化的内循环体系;

4、美国经济总量繁荣的背后悄然发生的结构变化。近一百年利率的走势跟两极分化的走势完全负相关,利率越来越低,两极分化越来越高;

5、对量化宽松政策长期打抗生素已经免疫,必须打更狠的药。

短期因素影响的原因在于:

1、疫情带来巨大冲击的不确定性;2、石油价格的崩盘;3、被动投资的爆仓;4、风险平价基金的赎回引发的挤兑;5、技术面的脆弱性,美股历史上从未有过近11年的长牛,需要调整;6、今年美国大选,选票政治的不确定性。

三、金融风暴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冲击路径。

美国发生金融海啸就似地震的中心作为一个冲击波向外面蔓延,沿着产业链、需求链、货币链。

各国所表现形态不同,发达国家常通过资本市场来抵御波动,而新兴国家的金融市场无法作为系统性风险的缓释,危机一发生就是终极的危机——国家终极的危机是货币危机。

大的金融危机如同大的海啸,并非在某个时刻集中爆发后就不再发生,而是一个冲击波。在一次金融大震荡中,首先是政策面见底,其次心理面,进而资金面即流动性。

然而这一次金融风暴,只要疫情没有见顶,所有的变量都难言到达底部。美国的金融风暴,经历的是一场分母端流动性挤兑。很快就会有第二波来自分子的冲击——即疫情引发的经济断层式衰退。

美国经济一向以服务业为主,疫情的冲击将是致命性的,经济数据的表现或将引发新一波心理恐慌。

货币不等于流动性

在流动性黑洞中,除非修复信用和信心,否则所有外在带来的流动性都有可能因为恐慌而过度谨慎,进而导致窖藏,现代信用货币是会蒸发的。因为资产和负债正在‘正负湮灭’,所有的资产价格都将萎缩。

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影响

中美是两个十分迥异的系统,站在近十年中美两国主导的债务大循环体系,面对重大冲击,表现也各异。

美国是大金融,经济依靠消费,消费依靠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依靠股市。

中国依靠大财政,银行财政化,投向主要是大基建、房地产、国企。中国金融体系的基本盘是房地产,房价稳住,就不会有大的危机。

中国或不会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而是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需要密切关注会否发生大的通胀、房地产价格的剧烈波动。

中国希望转型升级成功,从重工业变成创新驱动型的新兴工业,在金融层面的影射一定是把商业银行进化成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的投资偏好就是抵押文化,投资银行更多的是企业家精神。

中国能否顺势完成从大财政向大金融的转换,由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信用市场为主的体系转变为以资本市场和投行为主的体系,需要从体制上、基础设施上进行改变的重大战略举措。通过新基建的措施把资本市场做起来,这可能是在这次危机之后中国完成经济转型非常重要的契机。

四、如何由过去的熊市思维和牛市思维的投资理念,转为风险管理和择机抄底。

我们已由过去的经济上行期转到了下行期。上行期的特征就是机会大于风险,下行期的特征更多的是结构性的机会。

从全球来看,各个国家可能都是陷入这么一个转化,由全球化变成去全球化,由加杠杆变成去杠杆,由市场化变成去市场化。

在整个金融风暴中,面对的不是结构性的问题,而是总量的问题,即整个全球的重新定价,系统性的重定价要下移,整个水位要下移。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投资策略或将由过去的熊市思维和牛市思维,转为风险管理和择机抄底。

不管如何,对于美股的暴跌或暴涨,都不应该抱有太悲观或者太乐观的心态,而应做好冷静和客观的形式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