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dnf2013礼包,你知道哪些听上去很假不着边际?

CF排位号 admin 2023-06-13 21:40 226 次浏览 0个评论
网站分享代码

dnf2013礼包,你知道哪些听上去很假不着边际?

曾经有报道说张国荣哥哥当年并没有死,如今活的好好的,当年大家看到的只是一个替身。因为所有人都没有看到张国荣的容颜。而且这个人,信誓旦旦的说愿意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任。!

dnf2013礼包,你知道哪些听上去很假不着边际?

后来又有网友提供了张国荣在日本出家的照片,光头,相似度达到90%。很多网友表示不可置信,这件事情,当年香港著导演宋祖德曾经爆料过:当时死的并不是张国荣,他只是厌倦了娱乐圈,所以找了个替身,实现了皈依佛门的愿望。

他称:这个替身当时是一个想要自杀的赌徒,所以张国荣给了他一笔钱,才有了张国荣离世。但其实是张国荣替身离世,张国荣在另一个地方选择皈依佛门出家了。

大家都知道,哥哥张国荣在去世之前有很严重的忧郁症,好友林青霞,毛舜筠都证明,张国荣去世前反应很奇怪,所有的事情都料理的好好的,但其实抑郁症患者并没有好的自控能力的。不会想的那么细和周到。

而也有网友说,哥哥这件事情是受恋情的影响,因为当年特别喜欢毛舜筠,求婚失败,后来的几段恋情都无疾而终。

而后来因为拍摄《霸王别姬》入戏太深,所以后来选择了自己其实并不见得喜欢的路。

虽然喜欢粉丝依然支持他,但是张国荣估计对自己也是略有失望的吧。

所以在好友梅姑去世之后,他也想以另一种方式离开这个熟悉的圈子,去过另清净的生活。

张国荣哥哥去世那天是愚人节,当时大家听到这个消息,本来就觉得应该是一个玩笑,但是事情却貌似真实的,但哥哥去世之后,遗体被盖着,谁也没有见过真人,而且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被盖着的人头发浓密,但后期哥哥头发是比较稀疏的。

但是从露出的头发来看是很茂密的。所以委托最信任的好友兼经纪人陈淑芬。来接她,后来有一篇报道陈淑芬称当看到遗体他就明白了哥哥的决定,所以按照他的意愿安排了后续。

但也有网友说宋祖德是出了名的大嘴,对他的话可信度也存有怀疑,或许哥哥是真的在另一个地方清净的生活着,又或许这只是一个大家美好的愿望。

公摊面积国家标准2013?

为:6层以下低层商品房的公摊系数一般为12%左右,11层左右的小高层商品房的公摊系数为20%左右,18层以上高层商品房公摊系数为25%左右,超过25层的商品房上约为30%。 公摊面积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

不应计入的公用建筑面积有: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

房屋公摊面积,即公用建筑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二战时期有哪些惨无人道的实验案例?

“人和狗一样都有谱系,有人在实验室中培养出良种犬,我也能在里面培养出良种人。”

约瑟夫.门格勒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医生,酷爱人体实验,曾试图将一对双胞胎缝在一起制造连体人。据统计,死在门格勒手中的囚徒足有40万人,遂其有个绰号叫“死亡天使”。只是不知这个顶着“医生”头衔却做行恶事的人,为何会被称为“天使”?

1944年,伊娃与家人在罗马尼亚的一处犹太人街区被捕,而后被送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当伊娃一家人下了运输车被赶着走向集中营时,突然一个纳粹军官如发现新大陆般,兴奋地向另一位军官喊道:“双胞胎,那儿有一对双胞胎。”

伊娃不知道双胞胎在奥斯维辛到底意味着什么,只是与双胞胎姐姐一起被拖到队伍的另一端,任凭伊娃的母亲如何哭喊都于事无补。伊娃姐妹从此再也未见过家人,那一年她们只有10岁。

紧接着伊娃姐妹见到了许多对双胞胎,她们一起被迫剪掉头发,同时在手臂上标注好记号,然后被赶到一间简陋的大房子中一起居住。每天早晨,伊娃姐妹与其他双胞胎一样,都在5点钟起床,6点钟点名吃完早餐后,就开始接受各种人体实验。

令伊娃姐妹记忆犹新的是,每周一、三、五这三天,她们会在长达8个小时的时间内,被迫站在一个房间中央,接受一位医生仔细比对她们身体的每一部分,并记录下详细数据。据说那位医生是想更多地了解双胞胎之间的不同之处。

而每周二、四、六这三天,伊娃姐妹要进行血液检查。她们会被紧紧绑住手臂,然后从左臂抽取大量血液。因为长时间抽血,以致伊娃失血太多而多次昏厥过去。而那位医生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研究一下人类失去多大剂量的血液后还能继续生存。

每周唯有周日那天,伊娃姐妹会得到一块肥皂,可以进入淋浴间洗澡。那是伊娃姐妹在奥斯维辛少有的短暂快乐时光,但她们却不知道那块肥皂,竟是用人体的脂肪制成的。而那位给伊娃姐妹做实验的德国医生就是门格勒。

1911年,门格勒出生于德国冈兹堡,父亲原是国家人民党的元老,后来成为纳粹主义的忠实拥趸。门格勒是家族中的长子,因为弟弟颇具商业天赋,所以他需要学习另外一门学科,于是就选择了医学。

1938年,门格勒已在慕尼黑大学连续获得两个博士学位,而在此期间,门格勒曾在莱比锡大学附属医院的儿科实习4个月时间。也许就是这段实习经历,让门格勒养成了对儿童的“偏爱”,以及经常面带微笑的习惯。

当时希特勒的目标除了众所周知的军事行动外,就是实现德国的种族优化。希特勒为实现自己的这个最大目标,不仅将人类种族大致划为7个等级,而且还实施了专门繁衍纯种雅利安人的“生命之泉”计划,甚至还实施了各种人种改良的人体实验。

而门格勒的第一篇博士论文《对于四种种族人类的前下颚部分的种族形态学研究》,就是关于人类学的课题。所以门格勒就成为德国党卫军急于笼络的优秀人才,以助力希特勒证明雅利安人是最优秀人种的理念。

门格勒参军之初还怀揣报国之心,参加了1941年的苏德战争,因身负重伤成为无法参加战斗的人员,自此远离了战场。也许这对于门格勒来说是一种远离死亡的幸运,可对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几十万囚徒来说却是一个天大的悲剧。因为门格勒虽是医生,但其对救死扶伤并不感兴趣,却将所有精力都用在那些变态残忍的人体实验上。

1943年,门格勒因为奥斯维辛的吉普赛人营的医生退役,遂顶缺替补进入奥斯维辛,很快就凭借短时间内消灭了整个吉卜赛人营的功绩,而被晋升为奥斯维辛主治医官之一。

其实在奥斯维辛决定一个囚犯生死时,往往只需要让其出列,然后将其赶到毒气室的几秒钟时间就足够了。但是门格勒却喜欢穿着整齐地带着白手套,脚踩擦得锃亮的皮鞋,一边听着音乐,一边面带微笑温和地与自己的“猎物”交谈。

等到门格勒详细了解了“猎物”的情况后,才开始决定“猎物”的命运。凡是那些带有伤疤或小斑点,或是身高不在门格勒划定身高区间的囚犯,一律被送入毒气室。

门格勒这种看似思想“洁癖”的行为,也许就是为了挑选出“不适合劳动的人”直接消灭掉,而剩下的那些“适合劳动的人”就进行人体实验。1944年7月22日,曾有150名囚犯被送进奥斯维辛,只有21个男人与12个女人被挑出劳动外,其余人等都被直接赶进毒气室。

门格勒等人为测试飞行员穿怎样的飞行服才能耐寒,于是就让被实验的人穿着飞行员服装浸泡在冰冷的水池中,以便对他们的身体变化进行反复测量。甚至有时被实验者还要脱光衣物,然后在零下6℃的室外持续呆上几个小时。如此恶劣的低温实验环境,许多人都被直接冻死,即便有幸存下来的人,也多已处于低温休克状态。

还有一种高海拔研究实验为了测试飞行员在高空承受压强的能力,竟将囚犯赶进真空负压室,然后通过不断升高压力,直至囚犯的肺部炸裂,或是看着囚犯们以头撞墙,以便记录人类承压力数据。

如此种种都让我们想到了日本的731部队,但这还不是门格勒最令人发指的行为。有人曾说门格勒之所以获得“死亡天使”的绰号,是因其对集中营的孩子们毫无怜悯之心,残害了太多的天使。而他为了让孩子们变得温顺听话地躺上手术台,居然送给孩子们蛋糕与糖果,并让孩子们喊他“好叔叔”。

门格勒在虚假伪装之下,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种改良目标,让一个接一个的孩子躺上手术台,然后在没有丝毫麻醉的情况下切除孩子们的器官以供研究,或是为孩子注射各种病毒或细菌做实验。

伊娃记得门格勒经常给其右臂注射一种未知药物,每次注射都是一连5针。有一次注射完后,伊娃突发高烧,四肢浮肿,甚至身上都出现了巨大的红色斑块。门格勒带着一群医生来看伊娃,给伊娃量了量体温,遂断定伊娃可能活不过两周时间。

于是伊娃被遗弃在病房内再也无人问津,幸得伊娃凭借顽强意志力,强撑着爬到房间另一角的水管处喝水,才得以活下来。两周后,伊娃退烧了,各种病症也逐渐消失,于是她又被送回门格勒实验室。可当伊娃看到姐姐玛丽亚时,惊讶地发现玛丽亚已变得目光呆滞,木讷寡言。

门格勒最擅长的研究领域就是双胞胎,所以门格勒在奥斯维辛除了伊娃姐妹外,还做了许多有关双胞胎的实验。这些无辜的孩子不是被门格勒杀害,就是被门格勒肢解,甚至还被当作“人造连体双胞胎,实验品。

有一次,门格勒没有亲自执刀,而是站在旁边指挥其他纳粹医生,将两名吉普赛儿童的身体皮肤割开,然后将两个孩子的身体像缝拼布一样缝在一起,试图让他们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自动组合成连体人。结果两个孩子因伤口严重感染,在非人的痛苦中慢慢死去。

还有比这个实验更让人无法接受的就是门格勒的“眼球实验”。门格勒为了实现通过药物注射控制虹膜颜色,以达到人为改变眼球颜色的目的,竟在孩子们躺在手术台上毫不知情,甚至未打麻药的情况下,直接向孩子的眼球中注射燃料或化学药剂。

门格勒的“眼球实验”从来没有成功过,而那些孩子们在撕心裂肺的痛楚中大多永久失明。战后,据一位集中营纳粹医生回忆,1943年9月,当他来到奥斯维辛吉普赛人营时,看到门格勒实验室的木桌上摆满了各种颜色的眼球。这些眼球都被标注着特定标签,并被按序编号。眼球的颜色有紫罗兰色、绿色、淡蓝色以及淡黄色等多种颜色。

尽管门格勒如此残忍,但因其善于伪装的小伎俩,使其在那些懵懂无知的孩子们眼中,不像其他纳粹士兵那样粗鲁,竟被当成和蔼可亲的“好叔叔”。

可就是这位“好叔叔”从各地集中营寻找来1500多对双胞胎儿童,而这3000多个孩子大多数都死在了门格勒实验中,只有不足200人活了下来。其中伊娃姐妹幸运地熬到了1945年,等到了苏联军队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那一天。

还有一位幸存者在奥斯维辛,永远失去了双胞胎弟弟奥列斯基。据那位幸存者回忆,当时门格勒为奥列斯基一连做了4次手术,其中一项有关脊椎的手术致使奥列斯基下肢瘫痪,再也无法站立。后来门格勒又切除了奥列斯基的生殖器官,等到第4次手术后,奥列斯基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相比而言,伊娃姐妹能一起活下来是何等幸运。

伊娃姐妹得救了,可门格勒却凭借假身份证逃离了德国。1946年,23位纳粹医生在德国纽伦堡市的国际军事法庭上,以参与T-4行动并在战俘或集中营囚犯上做医学实验的罪名,接受了审判。只有门格勒成为唯一一个缺席审判的纳粹医生。

后来经过证据倒推,门格勒成功躲过了美、苏两国的搜捕,先回到老家冈兹堡,后又靠假护照偷渡到了南美洲。1985年,苏、美、德三国加大了通缉门格勒的力度,并通过一系列线索的挖掘推断,门格勒先后去过阿根廷、巴拉圭,最终有可能在巴西小镇坎迪杜定居过。

坎迪杜之所以被高度怀疑,是因为镇上80余户人家中竟有38对双胞胎,不仅是这里的双胞胎出生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0倍以上,甚至这些双胞胎几乎都是雅利安人种。当然巴西原本就有不少德国人定居,而坎迪杜也多以德裔为主,也许这也是坎迪杜的双胞胎多为雅利安人种的原因之一。

后来根据坎迪杜居民回忆,上世纪60年代,坎迪杜突然来了一名兽医,声称不仅能让母牛多多产崽,而且还能治疗妇科疾病。于是就有人因坎迪杜多双胞胎现象,认定那位兽医就是门格勒,而晚年的门格勒也真的实现了“人为制造雅利安人种”的梦想。

门格勒的逃亡经历迄今没有定论,但无论怎样,门格勒逍遥法外,躲过法律惩罚,都是不争的事实。其实早在1979年,门格勒就在巴西一处度假圣地游泳时,因突发心脏病猝死,享年68岁。

曾有人感觉门格勒的死亡方式颇有些被特工暗杀的意味,以色列的摩萨德也确实一直在满世界,追杀这个沾满犹太人鲜血的刽子手,但除了利用DNA检测确认死者是门格勒外,其他有关门格勒是否死于特工追杀的传闻,并没有实锤证据佐证。

2005年,一座门格勒的雕塑在其故乡冈兹堡的一家小学校园中落成。当然这座雕塑不是为了纪念门格勒,而是为了缅怀在其手中枉送生命的数十万冤魂。

雕塑上的铭文写道:“没有人可以将他自己与其民族的历史切割。一个人不该也不能让历史睡去,否则历史会再次重演,并且成为现实的一部分。”铭文的四周则雕塑着许多哭泣和受到惊吓的眼睛。

其实门格勒的罪恶只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冰山一角。据说按照奥斯维辛当时的规定,所有囚犯都可供德国所有纳粹医生共享使用。

简单说就是奥斯维辛之外的医生,只需要支付几个马克,就能随意对一名健康的囚徒进行医学实验,甚至还有些制药厂也可以通过付费方式,委托奥斯维辛的纳粹医生在集中营中进行人体药物实验。

也许有人感觉奥斯维辛集中营距离我们太远,德国纳粹施加在犹太人身上的灾难,我们无法感同身受。其实日本731部队的罪恶相较奥斯维辛集中营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我们要了解并铭记二战历史,才能更好的避免历史重演。

熊猫银币30克14年发行量?

2014年熊猫金银币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第18号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3年9月30日发行2014版熊猫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10枚,其中金币7枚,银币3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其中1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为普制币,含纯银1盎司,直径40毫米,面额1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8000000枚。

而且这套金银币是OZ(盎司)改克最后一年。这套金银币是有以国际贵金属单位OZ标注最后一年,比如1OZ(约为31.04克)。15年改克为计量,但是没有标注重量,16年改为g

你有过哪些尴尬的事可以说说吗?

刚参加工作那年,接到通知去市局开会。那时候爱美啊,也爱面子,去市里开会那就是大事情,要费点心思捯饬一番,不能让别人抢了风头。

晚上回到家,翻箱倒柜,找出那条米色的羊毛针织连衣裙。

这条裙子是出差去青岛的时候买的,花了一个月的工资,当时还肉疼了好几天。

可是穿上真的好美,丑小鸭秒变白天鹅。

买回来只穿过一次。

因为颜色浅,不耐脏;料子娇贵,需要干洗。

干洗费太贵,洗一次足以买件普通衣服了。所以,非重要场合一般不穿。

没想到,这条裙子陷我于万分尴尬之中

开会这天,穿上裙子,特地散开了马尾,成了披肩发。左照右照,十分满意。

到了市局,与会者云集,乌压压一片黑、灰、蓝色,因为男的多,女的少,几个女同志如红花或者云朵一样点缀其间,十分醒目。

大家都不好意思坐前排,签到后纷纷跑到后边去坐,倒把第一排空出来了。

我签上到,刚要往里走,市局人秘科的孙科长说:秋月,坐第一排吧。

看我犹豫,他说:第一排空着,拍出的照片很难看。你带头坐过去,大家自然也就跟着坐了。

我在前排中间坐下,一会儿,两边就坐满了。

会开到半截,我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儿。

貌似来例假了。

坐在第一排,而且是最中间。实在不方便出去,众目睽睽不说,也会影响领导发言。

我只好忍着,如坐针毡。

好不容易盼到会议结束,大家纷纷往外走。我端坐在座位上不动。

看到人走得差不多了,我试着站起来,回头看到椅子上洇湿了一点。忙伸手往身后一摸,有一点点湿,再看手,有一点点殷红。

我的脑子嗡地一下就大了。

怎么办?这条裙子太浅,还是紧身的。这样走出去,还不让人笑掉大牙?

我在座位上,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会议室空空荡荡,几乎没人了。

孙科长收拾完材料,正准备走,看我坐那儿,就招呼我:秋月,走啊。

我的脸一下子涨红了。

站起来,把笔记本放在身后挡着,跟着他走了出去。

到了门口,他说:你先走,我锁门。

我小心翼翼地迈步向前,走出门口。他在后面,嘴里"哎呀"一声。

估计他一眼发现了破绽。

一时之间,我们俩都有点尴尬。

他脱下自己的夹克上衣,说:给你这个挡一挡吧。

孙科长大概25、6岁吧,个子很高,差不多1米85,身材瘦削,长身玉立,文质彬彬的。

我接过他的外套,穿在身上,正好盖住了屁股。

一起去餐厅吃饭,引来无数异样的目光。

孙科长也没说什么,淡定自若,安排大家就餐。

匆匆吃了几口,我就提前离席走了。

把夹克送到干洗店洗干净,隔日去了市局给孙科长送过去,连同两盒包装精美的茶叶。

到了人秘科,敲门,没人应声,推开门一看,没人,孙科长的办公桌上一杯茶水还袅袅冒着热气。

我心中暗喜,把装有衣服和茶叶的手提袋放在他桌子旁边,逃也似地出了办公室。

后来,这事慢慢淡了,心思若有若无,飘飘渺渺,看到他不再那么尴尬。

再后来,听说他离婚了。他的老婆是市实验中学的老师,一个儿子判给了老婆。离婚原因是婆媳矛盾。

几年后,他调到了市人社局,渐行渐远,没了消息。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发生在我身上的尴尬事,还有一次,一直让我耿耿于怀。

我天性愚钝,不谙世故。两耳不闻窗外事,闻达功名如浮云。

有一天,局领导打电话我,让我去他办公室一趟。

我有点莫名其妙,部门老大意味深长地一笑,说:快去吧。

到了局长办公室,心还扑扑直跳。刚落座,局长不急不缓地说:经过考察,你被提拔为副主任。

我很意外,连忙说:感谢领导的信任,我一定好好工作,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局长又问我说:你知道这个职位多少人抢着干吗?这几天我的门槛都快被挤破了。

我摇了摇头。

局长说:我的意见是谁合适谁干,谁有能力谁干,人不行托人托关系都没用。

我深感领导厚爱,诚惶诚恐,告辞出来。

回到办公室,部门老大说:秋月,这次要请客啊!

我知道,这次升职也是部门老大极力推荐的结果。

我连忙答应。

翌日,正好周末,在本地最好的酒店安排了一桌。

局领导除了一个有事未到场,全都参加。加上部门6个人,十几个人浩浩荡荡围了一大桌。

因为是非工作场合,大家都很放得开,场面热烈,酒喝得不少。

我自诩还是有点酒量的,但也搁不住大家都把我当作主攻目标,左一杯,右一杯,谢了这个,再谢那个,云里雾里,就喝多了。

喝到最后,白酒倒进嘴里,就跟喝水一样,都不觉得辣了。

大家喝得酒酣耳热,尽兴而归。

我趁着脑子还清醒,去结了账。

深吸一口气,定定神,上了面包车,一个一个去送人。

到了局长的家门口,我勉力支撑着下了车,没走两步,两腿发软,如踩棉花,"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上。

局长走在前面,听到声响,转身一看,我已脸朝下倒在地上。

他急忙伸出手来要拉我。

我酒吓醒了一半,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自己一骨碌爬起来,说:没事没事,不小心拌了一下。

一张嘴发现说话也不利落了。

这次的丑简直出大了,一世英名烙上了一个抹不去的印记。

为此,我戒酒三个月,以雪此次扑街之耻。

此去经年,当时觉得尴尬得活不了的事情,其实随着岁月流逝也渐渐释怀了。现在想起来,不过就是人生中的小插曲而已。

这两次的尴尬经历,让我经历了挫折教育,长了经验教训:

一、做事要细心,方方面面考虑周全

比如例假这件事,未雨绸缪,包中常备卫生用品,从那以后再没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而且还给好几个女同胞救过急,避免了她们发生类似的尴尬事。

二、喝酒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尤其是女性,在酒桌上很容易成为大家劝酒的目标。

此时此刻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要逞能。

自己多大的酒量自己心里最清楚,不要高估了自己的定力。

酒量小,不是毛病,没人在意。一旦逞英雄喝多了出丑,会沦为大家的笑谈。

经此一役,我在酒场上有了定海神针,喝到一定程度,任何人都休想让我多喝一滴。

写在最后:

人生一世,谁还没经历过几件尴尬的事呢!发生了就发生了,保持淡定,成功化解。只要自己不觉得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