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600326千股千评,西藏上市公司有哪些

CF排位号 admin 2023-04-27 16:00 368 次浏览 0个评论
网站分享代码

600326千股千评,西藏上市公司有哪些?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西藏共有12家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食饮品制造、旅游、制药、矿产开发、建筑建材和藏医药等行业,其中11家在A股上市,1家在H股上市。此外,西藏还有法人证券机构2家,全国性证券公司省级分公司2家、营业部14家、期货分支机构1家、公募基金管理机构1家,省级以下分支机构14家。

巨人网络305亿元并购生变?

最近,史玉柱日子不好过。已经谋划3年,耗资305亿元收购的以色列游戏公司Playtika,原计划通过重组装入其控股的上市公司巨人网络。如今随着一纸公告,重组终止,这场百亿资本游戏落下了帷幕。

600326千股千评,西藏上市公司有哪些

11月4日,巨人网络(002558.SZ)发布公告,暂时终止对以色列游戏公司Playtika的重组方案。

野马君就交易为何终止等问题联系巨人网络,对方表示“以公告内容为准”。而公告显示,Playtika或其子公司拟寻求首次海外上市,“为避免触发涉及分拆上市的相关限制性规定”,此次重组终止。

受此影响,巨人网络今日收盘17.95元/股,下跌2.76%,市值363.4亿元。

梳理巨人网络对Playtika历时3年的运作,今日结果似乎并不意外。

从2016年10月至今,这场收购已经两次撤回申请、三度修改方案,虽然专门为收购Playtik成立了新的持股公司Alpha,出资人却在不断变化,甚至在此过程中,还传出大佬反目、史玉柱遭人身威胁等桥段。

“蛇吞象”背后被套牢的财团

2015年初,美国财团凯撒集团申请破产。史玉柱趁机盯上了该财团旗下的一块资产——以色列游戏公司Playtika。

由于当时巨人网络回归A股仍悬而未决,审批也仍需经历一段时间,于是史玉柱聚集了“泰山会”一众富豪组成财团先行帮其完成收购,待证监会审批通过后再将该公司装入上市公司。

2016年7月,巨人网络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拟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巨人香港作为发起人,与泛海投资、上海瓴逸等财团共同出资在开曼群岛增资成立持股公司Alpha,并以Alpha作为主体收购凯撒旗下Playtika游戏公司。

两个月后,Alpha资金到位并与凯撒互动娱乐达成购买Playtika100%股权的协议,购买金额为44.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5亿元)。

来源:上市公司公告

由于当时包括万达、海航等众多中资公司进行海外收购纷纷受到质疑,开始大幅收缩海外收购业务。此交易方案公布后,随即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证监会也针对该笔交易发出了多次问询。

问询核心在于资金的性质。

根据相关公告,该笔并购中境外主体增资款90%的资金来自各类借款,并且,期限多为一年。如果并购推进遭遇阻碍,近300亿元的巨额借款该如何偿还,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实际上,事情也的确没有预料中顺利。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借款不得不进行了展期。但关键问题在于,时间每延长一天,各投资者需要支付的利息也就多出一分。

以“泛海系”为例,斥资约100多亿元持有Alpha32.6%的股份,其中约80亿来自银行借款,由此产生的庞大资金成本,即便是“大佬”也难以承受。

如此背景下,市场开始出现本次并购各投资人之间产生了分歧的传言,又适逢唐军事件,史玉柱本人亦在微博公开了自己遭遇人身威胁的消息。(关于“人身威胁”点这里)

今年7月,巨人网络发布公告表示对Playtika的收购方案变更为全现金收购,且收购比例下降至42.3%。

但如此一来,巨人网络需要支付不超过110.97亿元现金。公司2019年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30日,其账面现金35.4亿元。即使依赖银行贷款,也并非易事。

如今,并购终止,财团的投资继续被套牢,史玉柱应该承压不小。

“一个好汉三个帮”式投资

史玉柱曾说过,“无论投资还是创业,核心因素都是人”。探寻其过往的投资轨迹,常常能看到卢志强、柳传志、段永基、冯仑等商业大拿的身影。

卢志强是史玉柱的老大哥。两人相识多年,曾多次默契地进入同一标的,一起赚钱。去年巨人网络以自有资金1亿元认购民生信托设立的一只信托计划,民生信托的实控人正是卢志强。

此外两人都是泰山会的成员。泰山会成员曾在史玉柱因投资珠海巨人大厦资金链断裂时,将其从泥淖中拉了出来。

史玉柱的资本版图,主要通过其控股的巨人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巨人投资”)、巨人投资的子公司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健特”)及关联公司Union Sky Holding Group Limited(下称“Union Sky”)打造。

“如果我将来成为资本家,我公司的投资方向会是天使投资、金融投资,辅以财务性投资。”2010年,史玉柱如是说道。

资料显示,在巨人网络尚未借壳上市时,史玉柱曾涉足的A股公司涵盖从房地产、土木工程,到金属、电子及能源等多个行业。

野马君不完全统计,史玉柱近些年来曾先后涉足新华联(000620.SZ)、西藏天路(600326.SH)、生益科技(600183.SH)、珠海中富(000659.SZ)等近20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大部分为短期内进出的投资方式。

进一步梳理史玉柱的投资版图后,可以发现,其投资领域正在逐渐缩小,更加聚焦于娱乐、金融两个板块。

金融布局始自银行,第一只投资标的是华夏银行(600015.SH),第二家银行标的则是民生银行(600016.SH)。

有意思的是,史玉柱接手华夏银行与民生银行的初衷均被认为是为朋友解困,而从客观结果来看,伸出的这两次援手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在银行股尝到甜头后,史玉柱开始在证券、保险、互联网金融等其它金融类公司接连落子。

券商方面,海通证券H股(6837.HK)、瑞东集团(0376.HK,现名“云锋金融”)等内地和香港的老牌券商都出现过他的身影。

与此同时,史玉柱不止一次表达出自己对保险业的看好:“金融业最有前途的是保险,目前中国人均保费支出仅为发达国家的零头。”

2015年8月,巨人投资出资20亿元,与新华联不动产、亿利资源、重庆三峡果业等公司合计出资100亿元设立亚太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两年后,2017年8月,巨人网络参与到云锋金融131亿港元收购美国万通保险亚洲有限公司100%股权的交易中。

至此,史玉柱的资本布局已日臻成熟。

而如今,Playtika装入巨人网络的计划搁浅,百亿资本游戏遇阻,可以说是其东山再起之后,遭遇的最重大的挫折之一。

当然,路并未尽,正如公司公告所表述的,如果Playtika的确能够顺利完成海外上市,未尝不是另一个不错的结局。

你觉得史玉柱及其一众财团朋友,能及时从Playtika解套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庄家为何还要卖出股票?

庄家是散户在市场博弈中想象出来的坐庄的大资金,他们的买卖决定了股价的走势。我们经常会问,为什么股价已经很便宜了,庄家还要砸盘呢?

散户遭遇

如果单从博弈来说的话,那肯定是要收割那些立场不坚定的散户,以及上了杠杆的玩家,逼他们交出筹码。然后庄家再以低价悄悄地把带血的筹码买回来,平摊成本,只要该股票有题材,后期再拉升一波不成问题。但是事实上庄家的角色是不存在的,机构、游资受的监管很严,这种操纵股价的行为无异于扰乱金融秩序,徐翔不就是这么进去的嘛?另外现在A股的资金量很大,低于200亿市值的公司都可以称之为小盘股,即使这样,也需要很多家机构联合坐庄才能操控股价。

所以我们的问题就变成了,明明自己的股票已经很便宜了,为什么还会被大资金抛售呢?

这要从股票的定价原理来说起,股票的价格是公司远期现金流的折现。我们假设一家公司能永续经营,每年净利润1亿,市场会怎么给他出价呢?如果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是10%,那么这家公司就值10亿,如果预期收益率是20%,那么就是5亿市值。大家都知道,股票投资属于风险投资,它的预期收益率是要参照无风险投资的收益的。如果定期存款、债券投资的收益率上升,那么资金就会从股市中流出,进而进入无风险市场。这也就是为什么美联储一说要加息,美股投资者都会胆战心惊的原因了。一旦大资金流出,市场上管你什么股票,全都泥沙俱下,估值杀到底。

除去宏观层面的影响,还会有其他原因导致低股价吗?大部分人关心的是,为什么别人家的股票涨而我的不涨,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嘛。这就需要从基本面来分析了。你所谓的股价便宜,是相较于公司的过往业绩来说的。例如上面的例子中,公司净利润1亿、市值5亿的情况下(市盈率5),5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如果今后的业绩一直是这样,那当然是超级便宜了。市场上哪有这种好事,要知道股价是全体投资者用真金白银的交易推选出来的价格,便宜的股价往往反映了大多数投资者对公司的悲观预期。也就是说今后公司很有可能是走下坡路了。如果来年赚不到1个亿了,每年利润缩水20%,你还认为股价便宜吗?

投资陷阱

我自己也买过所谓的便宜股,结果陷入了价值陷阱之中。2015年是汽车行业的巅峰期,长安汽车的净利润非常高,我与2016年以10元左右的股价买入过长安B股,当时的市盈率是个位数。如果长安汽车一直保持营收不变的话,股价上涨肯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随后行业风向发生了变化,汽车行业的高景气周期过了,2017年的利润大幅下滑,2018年公司利润居然亏损了。你可能想不到吧,两年前还100多亿的净利润,居然变成了一年亏损10几亿,结果股价最多跌倒2块多,教训惨痛吧?所以紧盯着过往业绩来投资无异于刻舟求剑,股价永远反映的是公司未来的价值。尤其是周期性行业,股价在其最景气的时候往往估值压得很低,大家都在为衰退做准备。自从长安B的教训之后,周期性行业我都不投了,什么航空、汽车、猪肉之类的一概远离,很难踩对节奏。

投资是要做足功课的,普通人很难看得远,但是对企业未来三到五年的经营状况要有个大致的认识,这会让你知道股价当前处于一个什么位置。我们所获得的收益,一定是来源于自己认知的变现,没有人能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上面从宏观面和基本面谈了股价不涨的原因,还有一个层面也很重要,那就是流动性。熟悉港股市场的人都知道,有很多内地的上市公司,既在A股上市也在港股上市。同一家公司,同股同权,但是往往港股的价格要便宜很多,AH溢价指数长期徘徊在110~150之间。原因就是港股市场的流动性要小,尤其是一些中小股,你可能挂单几天都卖不出去。低流通性当然会压低价格,同样的对比也发生在B股,例如我刚说的长安汽车,现在A股价格14.5元,而B股价格只有4.2港币,差距达到了惊人的四倍。你不能光看着它便宜就去买,我们进入股市不是要赚分红的钱,而是要赚估值提升的钱。

还有一类是做趋势投资的,散户的追涨杀跌可能影响不了股价,但是做量化投资的机构就不一样了。根据量化因子会有一个卖出策略,一旦触发了卖出条件就会卖出。由于资金体量大,又不受人的情绪控制,杀跌起来可不管你便宜不便宜。

总体而言,低估值反映的是市场对企业后续经营能力的悲观预期,如果业绩下滑,当下的低估来年就变成了高估。反过来,有的股票都炒上天了,为什么还能涨。那是因为高成长的企业可以通过业绩上涨来消化估值。今年贵,明年业绩涨个50%估值就不那么贵了。所以股价既非反映的是企业的客观状态,也不是对企业未来状况的准确估计,而是市场对其未来的笼统的看法。

未来景气行业的企业,提供了最宽阔的买入时机和最长的安心持有周期。不用非要等到市场极度悲观的大熊市或者非要等到市场将其股价杀到估值区的最低点,而是要避免在市场过分热闹的极高泡沫区间买入,就依然可以得到良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