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飞踹印度兵立了二等功,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CF排位号 admin 2023-05-10 16:40 254 次浏览 0个评论
网站分享代码

飞踹印度兵立了二等功,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1976年,毛泽东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春节,没有客人和亲人在身边,仅有几位工作人员在陪伴着他。

毛泽东出生在湖南湘潭的一个农民家庭,湖南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四到正月十五,时间差不多持续了半个月。而这期间,团年饭、开门炮、拜年礼,以及舞龙唱戏等,可谓是样样讲究。虽然远离家乡,但过年的这些习俗和习惯,毛泽东都未曾忘记过。

飞踹印度兵立了二等功,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新中国的队伍中来,平时都很少有时间娱乐。而且就算是来之不易地闲暇时光,毛泽东都是在看书中度过。曾在中央警卫团担任20多年武装警卫员的毛尚元,曾说毛泽东的年过得很简单。

在过年的时候,毛泽东最多喜欢根周围的人聊聊天。深居简出,有团来拜会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周恩来总理代表。很少讲话,喜欢安静,并且喜欢看书。只要是有时间,他手上都会捧着一本书来看。过年对他来说,其实和平常并没有两样。

到了晚年,毛泽东相信吃五谷杂粮才会身体强壮,像玉米、红薯、马齿苋菜等,他都很喜欢吃。但是,他也有不喜欢吃的东西,那就是面食及饺子。他宁可去吃糙米,也不愿意吃饺子和馒头。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当毛泽东得知这一消息时,没有说过一句话,任由泪水流淌,默默地划过脸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未能摆脱悲伤的情绪。本来有说有笑的毛泽东,在人生最后的一段日子里,脸上很少有笑容,常常沉默。

1976年2月4日,毛泽东度过了最后一个春节。在除夕夜,那天天气很冷,天上少有星光。在这个原本家家团圆,开开心心地吃着年夜饭的日子里,毛泽东的身边并没有客人,更没有亲人,唯有几位工作人员在陪伴着他。

年夜饭,是张玉凤一勺一勺地喂他,久病缠身地他连吃饭都十分艰难。在病榻上,他侧卧着,只是简单地吃了几口武昌鱼和一点米饭,而后便摇了摇头,说自己不想吃了。饭后,张玉凤等人扶着他下榻,来到客厅坐下。

在客厅里,毛泽东头靠在沙发上,静静地坐在那里,并没有说什么。午夜时,中南海外边传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那一刻,他听的很真切,那时才真正意识到是除夕,又到了一年春节的时候了。随后,毛泽东声音沙哑地对张玉凤等人说,“放点爆竹吧,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该过过节。”

就这样,张玉凤去通知了值班室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准备好爆竹,在房外燃放了一会儿。听着鞭炮声,或许是想起了自己年轻时放鞭炮的时光,毛泽东此时的脸上,才逐渐露出一丝微笑,但是他那瘦弱的脸颊,却是让张玉凤等人更加的心疼。

第二天,毛泽东难得有心情去看了一场电影,那是《难忘的战斗》。当影片放映到解放军入城,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的一幕时,他眼睛逐渐湿润,而后问身边的工作人员,“那欢迎地学生中有你吗?”

听到这句话,身边的那个工作人员也流着泪的点了点头,那时他正是学生,参加过解放军的入城仪式。看到他点头后,毛泽东不知为何失声流泪,情绪波动很大。见此,工作人员为了他的身体健康着想,只好带着他离开了放映室。

或许是昨天的电影放映,让毛泽东想起了之前戎马沙场的波澜岁月。第二天的时候,他的心情变得很糟糕,一整天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即便是工作人员问他发生了什么,他也不回答,就这样沉默着。

到了6月时,毛泽东的病情逐渐加重。由于特殊原因,他的女儿李敏想要到中南海看望父亲时,都不被允许进入。而且,李敏出入中南海的证件,在搬出中南海到兵马司胡同居住后,便被收回了。

直到了最后时刻,华国锋派人去通知李敏时,李敏才得以见到自己的父亲毛泽东。见到自己的女儿,毛泽东问了一句,“娇娇,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听到这句话,李敏的不禁泪流满面,她握着毛泽东的手说,“我来过很多次了,可他们不让我进来看你,说你工作忙。”

听到这句话后,毛泽东很诧异。随后,他又问“你多大了”,李敏回了一句“39岁了”。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却微微地摇了摇头,说“不,你38岁了。”病入膏肓的他,依然记得自己女儿的年龄。随后,在聊了一会后,毛泽东感到很疲惫。

只见他做了一个手势,用拇指和食指相对,连成了一个圆,并轻声地说了一句。但因为李敏和工作人员都没有听清楚,便无从得知他所想要说的意思。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但是谁能够想到,在人生最后一个春节里,在阖家团圆的时候,陪伴他的却仅有几位工作人员。

三只护卫队成立于哪一年?

一、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是天安门广场上每天从事升降国旗工作和升旗台警卫工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1] 国旗护卫队以护卫国旗为使命,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己任。

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前身为武警天安门国旗班,从1982年12月28日接替中国人民解放军卫戍区部队,正式担负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和国旗哨位守卫任务。199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天安门国旗班“国旗卫士”荣誉称号。1991年5月1日,国旗班扩编为武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

二、国宾护卫队

国宾护卫队(别称:摩托车护卫队)是多数国家给予到访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等政要的一种最高礼遇和一项严格安全保卫措施,是国际上很多国家通行做法,执行这项任务的护卫队被人们称为行进中的“护卫使者”,流动的“仪仗队”。

1954年6月,继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组建之后,中国政府下令在迎送外国元首仪式中增设国宾车队摩托车护卫。1954年10月19日,印度总理兼外长尼赫鲁成为摩托护卫队护卫的第一名国宾。1984年7月12日,隶属于武警北京总队的国宾车队摩托护卫队正式成立,被誉为“中华第一骑”。截至2003年,国宾护卫队共安全迎送外国领导人523位,执行护卫任务1680次,并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曾被总部授予“基层建设标兵中队”荣誉称号。

三、三军仪仗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隶属于北京卫戍部队,现任大队长韩捷上校。主要担负迎送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及纪念、庆典等重大国事活动的仪仗司礼任务。

能不能接着留在部队继续服役?

题主你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依据我国现行的《兵役法》,义务兵服役两年期满后需退伍回到原征集地。但有一部分义务兵因为表现比较好,且热爱部队,乐于奉献,两年期满后会被选改为一期士官,或者考学提干。所以说,题主所说的义务兵满两年后必须退役是不正确的,当然,能不能继续留在部队服役完全取决于你个人。【耳边又响驼铃声】

第一,义务兵服役满两年后可以选择考学。这是大部分义务兵入伍时给自己订的目标,但服役一段时间后,有些人会觉得自己不适合部队生活,也有些人认为自己能力不够,考不上学。总之,会有很大一部分义务兵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弃考学。当然,并不是所有参加考学的义务兵都能考的上,即使是士官学校,也只是极少一部分人能考上。可一旦考上了,毕业以后就是军官,前程似锦。【空军工程大学】

第二,选择转士官。服役期满两年后,个人可提出转改为一期士官的申请,部队会通过选拔考核和测评等程序对人员进行筛选。平时表现较好,工作踏实的,或者有立功等奖励的义务兵会被优先选取为一期士官。

第三,入伍之前有本科学历的可选择大学生士兵提干。部队现在正需要高学历人才,重点本科毕业以后到部队的,都会优先保留。当然,提干也是要看个人能力和机遇。虽然名额很少,但值得一拼。【转改士官,继续奉献】

总结:并不是所有的义务兵服役期满后都会退伍,因为部队建设的中坚力量就是士官。而士官的主要来源就是义务兵,尤其是基层指挥类士官,他们是形成战斗力的主体。所以题主如果有意愿继续在部队发展,那就要提前做好打算。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注:文中图片均采集于网络。

我国有哪些人获得过共和国勋章?

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轻松获得共和国勋章的,屹今为止,共和国勋章是我国最高荣誉勋章。国家设立国家功勋簿,记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及其功绩。

共和国勋章是什么?

共和国勋章指的是:那些对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士,有着卓越的功勋人士,道德崇高的人士,群众公认的学习榜样人士。特此国家为这类人士所颁发的荣耀勋章称之为“共和国勋章”。

目前我国有哪些人获得共和国勋章?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袁隆平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袁隆平院士的最新成果“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目前在海南三亚海棠湾基地已经实现平均每亩产1004.83公斤。

袁隆平院士让中国人吃饱了饭,这是大部分中国人对他人生成就与贡献的感性认知。

“救死扶伤”钟南山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并首次证实了隐匿型哮喘的存在。他所领导的研究所对慢性不明原因咳嗽诊断成功率达85%,重症监护室抢救成功率达91%。

2003年抗击“非典”中,钟南山不顾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区指导医疗救治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合作,主持制定我国“非典”等急性传染病诊治指南,为战胜“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贡献。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

从非典到新冠,钟南山始终坚持在抗战一线,成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推动者,在他看来“自己只不过就是一个医生”。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作为一个年轻的大国,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否则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 ——于敏

于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他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诸多问题,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对中国核武器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重要贡献。

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等称号。

“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

航天报国就是我的初心。祖国需要我,我就去做。 ——孙家栋

孙家栋,中国中科院院士。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总设计师,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卓越贡献。

他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曾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评“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把你的志愿和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你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这就是爱国。 ——黄旭华

黄旭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隐姓埋名几十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在某次深潜试验中,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作为总设计师亲自随产品深潜到极限。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黄旭华在完成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深潜试验和水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后,把接力棒传给了第二代核潜艇研制人员,此后致力于为核潜艇的研制献计献策,促进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作为核潜艇技术领域的带头人,黄旭华率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重点型号研制,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作为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除此以外还有他们,都是共和国功臣,荣获共和国勋章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 男女同工同酬提出人 —申纪兰

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等战役战斗20多次,是为建立、保卫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的战斗英雄”—李延年

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张富清

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被认为是20世纪热带医学的显著突破。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首位华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 ——“屠呦呦”

总的来说:

作为国家最高荣誉的共和国勋章,想要获取并不是一件寻常简单的事,必须有着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士,有着卓越的功勋人士,道德崇高的人士,群众公认的学习榜样人士。

而获取勋章的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从不放弃,从不言败,谱写着不同的精神和独特的优秀。

他们同样是血肉之躯,同样有牵挂的家人,但是在国家和人民的需要面前,他们时刻准备着“舍小家为大家”。

经过一些人的努力给打活了?

引言

军事战争,是最能产生奇迹的。而毛主席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队伍,又是战争奇迹的最大斩获者。

从四渡赤水,到延安保卫战;从三大战役,到抗美援朝,无一不是战争史上的奇迹。

就拿延安保卫战而言,这是一场已经陷入到“死局”的战争。胡宗南集合20余万兵马要围攻延安,而此时的延安,野战部队不足三万,地方部队不足两万,至于武器装备那更是远远落后于国民党。

可最终,在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彭老总等人的努力之下。必死之局成为了活局,胡宗南妄图摧毁我党中央的想法落空了。

延安保卫战,对我党、我军而言,是政治上的胜利、军事上的胜利、以及情报上的胜利,可以说是全面的胜利。

分析

自古以来的历代战争,不缺乏以少胜多,败中取胜的大反转战例。

从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到战国时期田单以火牛阵复国;从魏晋时期的淝水之战,到两宋之交吴阶的和尚原之战;从朱文正拼死守洪都,到于谦组织的北京保卫战。

这些战例无一不是“向死而生”,从死局中打出一片生路来。

“向死而生”听上去悲壮,然而真正做起来又岂是那么简单。战争是军国大事,兵力的多寡,武器的优劣虽非最终的决定因素,但这些都足以让弱的一方进入“死局”。

若想破局,非要有大胆识、大魄力、大智慧才行。而延安保卫战就充分体现了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大胆识、大魄力、大智慧。

简述“延安保卫战”

延安保卫战,是1947年,国民党军企图摧毁我党中央党、政、军中枢,而发动的一场破坏和平的战争。

此时,我党中央周围的部队,不足3万人。只有一个正规军纵队,和两个旅。至于说到武器装备,还是在小米加步枪的阶段,远不能与国民党的武器相比。

而胡宗南为了摧毁我党中央中枢,所调动的部队高达34个旅,25万人。同时还有空军支援和远超我军的炮兵以及机械化部队。

如果要是硬碰硬的话,3万对阵25万,那是毫无胜算的。所以,我党中央选择了暂时离开延安。用毛主席的话来说“得人失地人地皆得,得地失人人地皆失”。

这场战争,不是一朝一夕,一城一地的战争,而是全国范围的战争。如今以战略的眼光放弃延安,是为了取得最终的胜利。

所以,党中央当机立断放弃延安,保存有生力量。但有一截,当时的党中央已经在延安待了多年,中央机构在延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档案、资料。

如果仅仅是几个人离开延安,那很快。可要是想要是整个党中央以及大量的档案、设备离开延安,那就需要时间去准备。

此时的时间就是一切,为了给党中央的撤退留够时间,彭老总组织当时的陕甘宁野战军以运动战阻击敌人,让党中央安全的离开延安。等到胡宗南占领延安的时候,那里已经成为了一座空城。

可接下来的问题,更为的重要。党中央虽然离开了延安,但依旧在陕北,依然在胡宗南的兵力范围之内,只能说是暂时的安全,而并没有绝对的安全。

想要真的安全,只能暂时的离开陕北,可这也需要时间。因为很快胡宗南的部队就会追击上来。所以,如何阻击胡宗南的部队,如何消灭国民党部队是接下来最重要的问题。

针对此,毛主席给出了指示,依旧是以运动战与敌人交战,同时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集中五个旅的兵力对胡宗南的小股部队进行歼灭战。同时,毛主席叮嘱前线的士兵,让他们放手去打,只有他们打的越好,党中央才越安全。

在毛主席军事指导思想,彭老总的战术安排,以及我陕甘宁野战军将士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军连续取得了多个胜利。

青化砭战役,我军以六倍于敌的兵力,展开猛烈攻击,经一个多小时的战斗,全歼敌军近3000人,活捉其旅长。

羊马河战役,我军又是发挥运动战优势,调动敌人兵力,最终在我军预先设定的包围圈中,以优势兵力歼灭敌135旅4700余人。

蟠龙战役,我军继续调动胡宗南所部,让其忽视对蟠龙的防守,给我军赢得攻克蟠龙镇的机会。此战,我军全歼守军6700余人,缴获面粉1.2万余袋、服装4万余套及大批武器、弹药。从此,西北战局逐渐进入到战略反攻阶段。

我军为何能够取得胜利

我军能够取得胜利,是政治、军事、情报三方面共同协作的结果。

从政治上说,我党中央能够团结群众,在转移的时候,有群众帮助。在这些老区群众的协助下,让我党中央能够快速的完成撤退前的准备工作。

并且我陕甘宁野战军能够团结一心。这一点,与国民党不同。国民党围攻我延安的部队除了胡宗南的部队外,还有马步芳等人的部队。

他们在政治上勾心斗角,而且在占领延安后,都急于表功。胡宗南在占领延安后,虽然发现我党中央已经离开延安,但他为了蒋介石所谓的“政治宣传”,把很大的功夫都用在宣传“占领延安”这个所谓的军事胜利上了。

而从军事角度看,毛主席的“得人失地人地皆得,得地失人人地皆失”,是绝对大魄力、大智慧的战略主张。

毛主席以及党中央领导充分的认识到,从军事角度而言,我军此时军事力量薄弱,如果对延安严防死守,那么只能造成大量的牺牲,最后延安还是守不住。

只有离开延安,给胡宗南一座空城,保存有生力量,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取得最终的胜利。这种敢于放弃中央所在地的大胆魄,非常人敢为。

同时,我军在与胡宗南部交战过程中,知道自己力量不足,而发挥运动战优势。以部分兵力,调动敌军的兵力,让敌军疲于奔命。

与此同时,寻找战机,对那些可以歼灭的小股部队进行歼灭战。这样一来,敌军就陷入了他们所不擅长的运动战中。而且,当他们发现,自己的部队常常被“歼灭”的时候,在气势上会受很大打击。

另外一点,就要提到我军的情报战了。

在胡宗南的身边,潜伏着我军情报战线上的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胡宗南的机要秘书熊向晖。

熊向晖因为在胡宗南身边,所以他很早的就获悉了胡宗南要进攻延安的消息。因此,他早早的就把这些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我党中央那里。给党中央的撤退创造了时间。

而在党中央的周边,我军还有一支优秀的情报部队。他们在破译敌军军事行动,传达党中央对前线作战部队指示的工作上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语

胡宗南企图集结25万大军,围攻我党中央所在地延安,摧毁我党中央。

如果从兵力配置上看,此时的党中央所处的是一个“死”局。如果在延安死守,那么以当时陕甘宁的3万军队,很难抵挡住胡宗南的25万大军。

所以,我党中央选择暂时离开延安,避敌锋芒。这样一来,胡宗南能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

在之后的军事作战中,我陕甘宁野战军又充分发挥运动战优势,多次歼灭敌军“旅”级作战单位。稳定了西北的局面,为后来的战略反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一战的胜利,是我党中央大胆识、大魄力、大智慧的体现。也是我党中央与边区群众,陕甘宁野战军将士,以及我党情报机构共同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