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录用通知,是不是就觉得可以彻底放心了?其实还未必!录用虽然说明你的文章基本符合期刊的要求,但后面还有几关要过,仍然有可能出现被拒的情况。
修改没做到位
录用通知一般会附上修改意见,要求你在截止日期前返回修改稿。如果你没有认真按照意见修改,或者改完之后问题还很多——比如数据不完整、逻辑混乱、语言表达不清等等,期刊可能会重新审稿,甚至收回录用决定。
需要补实验或数据
在修改阶段,编辑或审稿人有时会提出补充实验、增加数据等要求。如果你因为时间、条件等原因无法完成,论文就可能没法继续推进发表。
出现学术不端问题
如果在录用之后,期刊发现论文存在抄袭、数据造假、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会立即撤稿并退稿,严重的还可能影响你今后的投稿信誉。
期刊政策有变动
期刊有时会因为发展方向、栏目调整或出版计划改变等原因,不再接收某一类稿件。如果你的论文恰好不符合新的方向,也可能会被退稿。
出版资源有限
比如期刊遇到经费紧张、出版周期压缩等情况,版面可能变得紧张。这时候,那些质量不算特别突出,或不太符合近期发表重点的稿件,就有可能被调整或推迟。
没按时完成后续流程
比如没有及时缴纳版面费(如果该期刊需要)、没有按时提交版权协议等,期刊可能会视你为主动放弃发表,从而撤销录用。
虽然看起来“变数”不少,但也不用太焦虑。只要你认真回应审稿意见,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积极配合期刊的流程,大多数论文最终都是可以顺利见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