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安阳日报电子版——安阳网

CF排位号 admin 2025-09-27 12:04 1 次浏览 0个评论
网站分享代码

编者按: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人社领域与“六稳、六保”工作息息相关,今年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人社局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从稳定就业、优化营商环境、筑巢引凤等多方面积极开展“六稳、六保”工作。本报即日起推出《做好“六稳”落实“六保”》系列报道,介绍我市人社民生领域“六稳、六保”工作进展实效。

本报记者 黄亚楠 通讯员 张鹏程

“诚”载未来,“才”兴安阳。今年,市委、市政府围绕产业振兴,启动“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筑基人才强市新高地,开创人才兴安新机遇。市人社局围绕推进“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落地显效,坚持诚以待之、礼以遇之,充分发挥人才工作“枢纽地”“桥头堡”的作用,邀约天下英才聚洹兴安。

人才服务利之以诚

我市“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对企业引进人才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人才到安阳就业创业提供资金奖补、便利待遇等一揽子优惠政策,体现的是市委、市政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诚意和决心。

“我市按照引进对象不同,对急需紧缺人才、青年储备人才和其他特殊人才,提供住房保障、生活补助、创新创业补贴、家属安置等7项优惠。”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还推出9项配套实施细则,为引进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店小二式’服务。”家属安置方面,对引进到我市企业工作的普通全日制博士和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其配偶有意向来我市工作的,根据本人专长、原工作单位性质等情况,全部对口安排工作;有就业意愿而未就业期间,按照不低于本地最低工资1.5倍的标准,给予生活补贴。在职称评审方面,引进的本科毕业生可直接初聘助理职称;对硕士研究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可以初聘中级职称;同时,给予优先评聘等政策倾斜,不受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和岗位数额限制,不再把论文论著作为必要申报条件。

同时,我市在全省首推人才服务“一卡通”,建立了“人才服务一卡通”信息系统,引进人才持社会保障卡即可便捷享受交通出行、文广旅游、医疗保健等各类优惠政策待遇,真正实现了人才优惠政策应用场景“一次认证、一卡通行”。真金白银的奖补政策、贴心周到的诚意服务,形成了八方英才来安的集聚效应。

宣传推广昭之以诚

“‘洹泉涌流’政策本身含金量十足、吸引力十足,接下来的关键就是抓好宣传推广,推进计划落地显效。群众、学生怎么样了解政策信息最便利,我们就把宣传的活动延伸到哪里,让群众随时随地能了解‘洹泉涌流’人才政策。”该负责人说。

市人社局将优势资源向人才集聚计划聚焦,集聚全系统资源、协同多部门力量,合力抓好大宣传。该局精心设计宣传标语和方案,印制宣传海报、工作手册进行宣传,面向2019年、2020年5万余名安阳籍大学毕业生,通过手机短信精准推送“洹泉涌流”人才计划,广角度的推广,形成了全市域、全面覆盖;在省市媒体播发“洹泉涌流”专题报道36篇,被“学习强国”、《中国劳动保障报》、“河南新闻”等多次采用,进一步使“洹泉涌流”走向全国。

利用毕业季的黄金时机,市人社局与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在市内外各高校开展“洹泉涌流云服务·人才红利进校园”宣讲活动;联合团市委开展“看家乡留安阳‘洹泉涌流’青年人才招揽计划”,进行企业和各类人才就业创业需求调查;6月份组织两次“洹泉涌流”政策直播宣讲,3万余人参与直播互动,在安阳师范学院、安阳工学院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不仅送上了我市对待人才的“诚意”,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促进学生就业。

智慧平台待之以诚

计划的推进实施,人才的集聚效应,最终要有长效的机制、平台作支撑。市人社局围绕为引进人才提供便利服务,着力打造智慧平台,着力推进“智汇”安阳。

3月30日,市本级人才综合服务窗口在市民之家东三厅布置就位,正式投入使用,由市人社局主办,与市住建、教育、公安等部门联办,实行“一窗受理、专人服务、限时办结”。截至4月底,各县(市)区人才服务窗口相继挂牌。截至7月1日,全市已为117人办理了急需紧缺人才认定和优惠政策兑现,158人正在申请认定中,全市企业已签约795人。

目前,市人社局积极筹备河南安阳“洹泉涌流·聚才兴安”——2020招才引智专项行动,策划安阳专场,与全省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2020招才引智专项行动”专题对接,列入全省第九个大型专场活动。为做好平台技术支撑,开发了“洹泉涌流·智慧就业”平台,丰富公共就业服务内容“云上办”,开辟线上“洹泉涌流”招聘专区,打造永不落幕的人才招聘会,为用工单位和各类人才搭建“空中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