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血来潮,想搞个“漂流地文学”的实践活动。听着挺玄乎,就是想试试把文学创作和地理位置结合起来,看看能碰出啥火花。
我先是翻箱倒柜找出几本旧笔记本和几支快没水的笔。毕竟是“漂流”嘛装备得有点流浪的感觉。然后,我开始琢磨,这“漂流地”到底该咋选?
- 不能太远,不然我这把老骨头折腾不起;
- 不能太普通,不然没啥特色,写不出东西;
- 最好是那种有点历史感,又有点生活气息的地方。
琢磨半天,我选定家附近的一个老公园。那地方我小时候常去,有几棵老歪脖子树,还有个小破亭子,据说以前还有人在这唱戏,感觉挺符合我的要求。
选好地方,我就出发。到公园,我先是围着那几棵老树转几圈,又爬到亭子上坐会儿。这大热天的,真有点遭罪。不过坐在这儿,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听着远处传来的广场舞音乐,还真有点感觉。
我掏出笔记本,开始胡乱写几笔。还真不知道写看着眼前的景象,脑子里一片空白。我就硬着头皮,想到啥写先是描写几句老树,又写几句路过的行人,然后又扯到小时候在这儿玩泥巴的事……
慢慢地,居然写顺。
我开始把公园里的各种元素都写进我的故事里:
- 那几个在树下下棋的老头,
- 那个推着婴儿车散步的年轻妈妈,
- 还有那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流浪猫……
我把他们都写活,让他们在我的故事里相遇,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写着写着,我感觉自己好像真的融入这个环境,成这公园里的一部分。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我合上笔记本,长舒一口气。今天这“漂流地文学”的实践,虽然有点累,但感觉还挺有意思。至少,我写出一篇自己以前从未写过的东西。而且我还发现,换个地方写作,真的能激发一些不一样的灵感。
以后有机会,我还想试试去更多不同的地方“漂流”,看看能写出些啥更有趣的东西。说不定,哪天我就真成一个“漂流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