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苍龙大炮,cf通行证毁灭是永久的吗?
cf通行证毁灭是永久的,英雄级武器和梦幻级武器都是永久的,毁灭大炮也是,如果要买,建议购买CF英雄级武器巴雷特毁灭+屠龙尼泊尔套装,仅需900Q币,仅原价1376Q币的65折。另外套装里面还包括CF幻影卡、暗夜女角色、AK苍龙等价值300Q币的超值礼包。
世界哪个国家武器最厉害?
世界上武器装备最厉害的国家,应该就是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了。美国现在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武器装备自然是“鹤立鸡群”了。但是俄罗斯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军事力量大国。要按武器装备和带有威慑力武器来看,俄罗斯的有些武器装备,也许会超越美国佬,所以说俄罗斯的武器装备最厉害。
(一)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洲际导弹。(萨尔马特洲际导弹)
(二)俄罗斯还有世界上最大轰炸机。
(图―160轰炸机)
(三)俄罗斯还有世界上最厉害的核潜艇。
(“北风之神”弹道导弹核潜艇)
(四)俄罗斯还有世界上最好的防空导弹系统。(S―500防空导弹系统)。
(五)俄罗斯还有世界上第一款第四代陆战坦克(阿玛塔T―14坦克)。
(六)俄罗斯有第五代重型苏―57隐形战斗机。
俄罗斯还有从“破产户”苏联,手中接收的“灭绝人性”的核武器,这些核武器,更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武器装备力量。因为以前的苏联也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之一,你说它武器装备能落后吗?现在美国最怕俄罗斯这个国家,怕的不是怕俄罗斯的人,俗话说得好,都是人,谁怕谁?美国最怕的是,俄罗斯手里,这些“一冒烟”,“一闪光”致命一击的武器。
日本为何还要建造大和级战列舰?
是啊,航母早已问世的年代,日本为何还要拼死拼活的制造“大和级”,还硬是憋出了“大和”、“武藏”、以及半拉子“信浓”呢?
这是因为,航母在二战开始并不是什么主流武器,它的地位远没有今天这么高。
二战是航母的成名之地,二战以前航母都以各国改造的实验性船只为主,20世纪20年代初,哪怕最早制造出专用航母“凤翔”的日本,以及制造出“竞技神”的英国,最开始也只是将之作为战列舰“海上航空实验平台”。
当时不少人的思维都走了岔路,他们认为航母不过是“舰队航空、侦查的支持力量”,所以没必要搞要命的甲板着舰,反而应该发展“水上飞机母舰”,让航母带着一堆水上飞机,打仗时把它们放飞,任务完毕从水上捞回来。
而且这种思维还颇有些市场,毕竟那会儿谁都不认为航母是“主战兵器”,那是个大炮巨舰主义者的时代。
他们提出的理由很充分:航母那点小飞机能做啥事儿?能像战列舰那样狂轰滥炸吗?它们能准确投弹吗?它们能突破防空炮吗?它们连自己的降落安全都把握不好吧!
早期航母确实远没有后来那么厉害,舰载机的性能很成问题,连阻拦索都是靠密集的绳网加上两头吊挂的沙包工作,飞行员也严重缺乏着舰经验,导致飞机坠毁率奇高,以至于许多人认为航母根本不靠谱。
各国不是没有看到航母的作用,但在大炮巨舰为主流的年代,航母的功效被低估了,战舰派们宁愿在大学里为个“雷击战列舰”研究上十年,也不愿意以发展的眼光看航母。
日本当年甚至都不管航母叫“空母”,而是称之为“特务舰”,可见其定义只是艘辅助船舶。
真正的变化来自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和后来《伦敦海军条约》的商订,这场被称为“海军假日时代”的装备裁军影响了许多炮舰的发展,许多已经被建造出来,或者建造了一半的重巡、战巡、战列都被迫中止和拆毁。
但航母是个新生事物,1922年时真正意义上的航母下水还没多久,《条约》并不熟悉这个东西。所以,尽管也对航母有很大的限制(避免各国以造航母的名义造战舰船身,避免大舰军备竞赛),这反倒促进了航母的发展,毕竟航母怎么也少个火炮口径限制,还能多留下点船。
按照《条约》,各国在主力舰和航母发生意外损失时,可以立即建造替换船只;主力舰和航母不得进行重建和大规模改装,但“以防御潜艇和飞机攻击进行的改装例外”。
各国挖空心思壮大自己,又为了那些刚造出来的新船不被白白扔掉,便采取了用航母这种新产物“钻空子”的做法,将它们改装成了航母。比如日本的“赤城”、“加贺”等等,都是炮舰改装的航母。
到这里,需要结合一点历史背景讲述了。20世纪的历史进入30年代后,日本的历史发生了新一轮的改变,军国主义的时代到来。
1931年918事变,日本关东军以下犯上的形式悍然发动侵华战争,软弱的国民政府在“不抵抗”政策下丢弃了东北,事后竟也不敢反击,只谋求“国联”干预,这巨大的成功令日本军国主义空前膨胀。
膨胀到什么程度呢?主张“蚕食”中国的孙中山故交,日本首相犬养毅,因为政策被认为“过于软弱”,在1932年竟让一帮少壮派海军官兵杀入府邸,将其毙于刀枪之下,事后凶手居然还被万民上书,要求“轻罚”。
这件事被认为是日本举国军国主义化的开始,从这个时候,日本从爬在中国身上吸血的蚂蟥,变成了要疯狂盘绕吞吃中国的毒蛇,军备发展当然成为日本一等一的大事(36年又发生了二二六事件)。
1932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的步伐,他们派出了大批军队,以海军舰船打头阵,悍然进犯上海,史称“一二八事变”,也称“一二八淞沪抗战”。
日本在这次战役中刷出了不少航母使用经验,在战役之前,改装的准飞机母舰“能登吕”号就已经用飞机对中国沿海进行过侦查。
此后,“凤翔”、“加贺”两艘航母与“能登吕”先后奔赴上海,堂而皇之的停泊在吴淞下游一带。
这是日军航母的首次作战,也是世界航母最早的几场大战,日军深刻感受到航母带来的革新——飞机太多了,一下子就能带来近百架战机的队伍,而当时的国民政府搜肠刮肚也只有60多架战机。
有航母参战的战场显然与战列舰是大不一样的,“一二八”事变发生后,日军稍遇阻击便能得到航空兵的帮忙。
仅在次日,日本海军的舰载机就连续出动高达25架次,完全是以狂轰滥炸给地面开路,所到之处,国军防线给撕得一塌糊涂,上海市内火海四蹿,火车站、汽车站、仓库、军火库、装甲车、大炮纷纷被摧毁。
日本航母的舰载机当时嚣张到什么程度呢?1月31日英、美驻上海领事调停,日机轰炸国际电台。
2月1日双方意向停战,日机轰炸中国军队。
2月2日,国民政府对日本抗议,日军2月3日报复性轰炸吴淞要塞。
2月4日,国民政府对日本进行外交照会,日本继续轰炸。
这段时间内,日本轰炸的战机几乎全是从航母上起飞的,他们经历了海上侦查、对陆支援,以及4月5日开始的与中国空军的空战,甚至还击杀了看不过眼插手参战的波音试飞员罗伯特·肖特,积攒了满满的航母作战经验。
也正是通过淞沪抗战,日本航母派开始占得了一席之地,当时世界上还没有谁能像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的鬼子那样,对航母拥有最直观的、清晰的使用经验。
日本人发现,乖乖!航母实在是个了不得的东西,合着大家都是捏着寿司当馊饭团子啊,那么,当然要快快的发展,决战兵器的干活!
一方面是烧得爆热的全民军国主义情绪,一方面是开始穷兵黩武的日本军队,日本自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他们在1934年退出了《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议事机制,《伦敦海军条约》在1936年也随即终止。
日本海军的野心还不止于此,他们不光航母要造,战列舰也要造,任何一条壮大的方法他们都不会放过,否则如何与陆军马鹿们争食吃呢?
穷兵黩武的日本军国主义海军,自1934年一退出《条约》,立马就开始设计“大和级”战列舰,毕竟当时的日本航母派还没有真正的崛起,他们仍然认为需要一种单舰实力极为强大的“超级战列舰”来对抗美英海军的数量优势。
1936年,日本终于想明白了,因为吞噬中国和不断的对东南亚的渗透,他们迟早会与美英列强在海上发生矛盾,因此他们在国防对策上明确表达了:“海上截击,岛链阻击,迅猛消灭美国舰队,围歼美国援兵,夺取美军关键基地,决战小笠原群岛”的战略方针。
后来山本五十六贯彻的也基本就是这个大战略,只不过败在麦克阿瑟的蛙跳和尼米兹的舰海反扑上了。
航母?战列舰?日本当时自己也吵吵嚷嚷说不出个所以然,一派人认为依靠航空兵完全可以发动“奇兵”,打对方个措手不及。一派则认为日本没有过硬的大炮巨舰怎么“截击”呢?敌人只要组成大舰队压过来靠飞机能打仗吗?
1937年,77事变爆发后,日本开始了全面侵略中国,这也加快了其国内的武器制造,“大和级”的方案很快就在同年11月4日得到批复,准予建造。
这会儿日本已经谈不上什么资源、金钱、能效比了,况且战列舰是当时的超级武器谁都没有异议,航母已经有那么多了,再造个两三艘超级战舰不算什么吧。
为了“大和级”,日本算是熬尽了心血,他们从德国花费巨资购买了一系列相关工业机械,从水压机到平炉一个没少,连吴港的工厂船坞都重新挖深一米,
1941年12月7日,南云忠一率领航母编队偷袭珍珠港,炸烂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已经下水并调试好主炮的“大和”专门进行了炮击测试,宣布试航期结束,巨大的声响震撼了吴港的所有人。
大和最终在12月16日被吴镇守府海军接收,进入了联合舰队服役。
但尴尬的是,一切都如航母派所说的那样印证了,被视为“廉价解决方案”的航母牛得不行,耗尽菁华的战列舰却怂的没门儿。
日本的航母部队大发神威,先是在珍珠港干掉了大半美太平洋舰队,后又在东南亚打得英、美、荷等国海陆军屁滚尿流,英国连续组织了两次成规模的“Z舰队”救场,却连续两次被日本航母打得覆灭,一直到中途岛战役前,日本航母们都压着美英狂抽。
这其中压根就没有各大战列舰们啥事儿,它们不是漂着打瞌睡,就是毫无用处的四处晃荡,尤其是“大和”,这艘本被赋予“主战扛把子”地位的超级战舰,很长时间都没有仗打。
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本来就是个航母派,当年就挺反对建造大和这种“废铁砣”,虽然他的旗舰从长门改成了大和估计心里也美得很,但他最终还是没拿大和当干粮,航母们各种血战冲杀,大和在后面像度假一样茫然,美其名曰“军国重器,不得擅用擅毁”。
说清楚了就是:“您是大爷,咱不敢屈尊,让您老去耕田,要是挖了脚闪了腰我可负不起责任,不如您找个僻静地儿,喝喝茶,看看报纸就成!”
整个中途岛战役,大和基本就划了个水,从柱岛出发,又返归柱岛,那些知名航母加贺、赤城什么的全沉了,它连个战场都没入,隔着300海里呢。
再后面打所罗门群岛,“男人的大和”还是在划水,从柱岛出发,到特鲁克群岛,然后趴港里不动了,越明年,复返柱岛,接着又跑回了吴港搞保养,首保后基本都在干运兵、送货的活计,还在1943年12月20和25日连挨美军潜艇两雷,差点被击沉。
1944年打菲律宾战役,“大和”带着兄弟“武藏”参战,结果武藏被击沉,大和一路都在惊恐的挨各种炸。
1945年打冲绳岛战役,日本海军可能觉得再这么下去留着大和也没啥用了,倒不如莽一把,所以在联合舰队的极力反对下,仍然派大和执行“天一号特攻作战”。
几天后,大和号让美军的航母舰载机发现,一口气被砸中24发航弹,10发鱼雷,弹药库殉爆,死的可比德国那个“俾斯麦”惨烈多了。
这时候日本的航母呢?其实能咬牙凑出“大和”出航的那点燃油,就已经是日本海军的极限了,“葛城”等航母都压着空荡荡的肚子,飘在港中挨炸呢。
而大和三号舰,那艘实在憋不出战列,最后被改装成航母的“信浓”,既没有成熟的飞行员,又没有性能良好的舰载机,船身还粗制滥造,空挂了个“世界最大航母”的记录,出港20小时就给潜艇轻松击沉了。
大和号的建造与日本建造其它兵器并无本质区别,都是帝国主义丧心病狂的表现,其中理智的部分恐怕是最少的。
中途岛之战详细经过?
中途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中途岛战役于1942年6月4日展开,美国海军在此战役中成功击退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日军在海战中大败,使美军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因此该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日本在珊瑚海海战之后的仅仅一个月就已经把中途岛拟定为下一个攻击目标。这不仅能报美国空军空袭东京的一箭之仇(当时日本高级将领中有认为空袭东京的飞机是从中途岛起飞的),还能敞开夏威夷群岛的大门。防止美军从夏威夷方面出动并攻击日本。日本海军想借此机会将美国太平洋舰队残余的军舰引到中途岛一举歼灭。为达到该目的,日本海军几乎倾巢而出,投入大半兵力,舰队规模甚至超越后来史上最大海战莱特湾海战时的联合舰队,是日本海军在二战中最大的战略进攻。
若日本海军达到所定下的目标,那美国西岸就会直接遭到日本海军的威胁。由于美国其余的海军军舰已部署到北大西洋,美国在短期内就没有能力有效地在太平洋对日本海军做出反击。日本深知美国的军事潜力。美国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一旦完全纳入战争轨道,日本就很少有获胜的希望。所以日本希望在这种情形出现之前就逼迫美国坐到谈判桌前,迅速结束与美国的战争。
一些军事学者也认为,如果日本海军威胁或者真的攻击美国西岸的话,便会迫使美国把急需送往欧洲前线的军事配备转移到美国西岸,这不但会造成欧洲战区出现军需短缺的现象,甚至可能使欧洲战区再次失守,而让纳粹德国得到最后的胜利。
战役经过:
6月4日拂晓由中途岛派出的“卡塔林娜”式侦察机发回发现日军航空母舰的情报,在此之前,南云已经派出了108架舰载机在友永文市海军大尉的率领下出发攻击中途岛,并派出侦察机侦察机寻找美国舰队,但有两架侦察机因机械原因推迟半小时出发,另一架侦察机因引擎故障提前返航,这为日本舰队埋下祸根。
驻扎在中途岛的美军战斗机也全部升空,迎击来犯的日本战机。美军的轰炸机,包括了B-17型轰炸机也向日本舰队发动还击。
7时15分南云下令赤城号和加贺号将在甲板上已经装好鱼雷的准备用来攻击美国航母的第二波飞机送下机库,卸下鱼雷换装对地攻击的高爆炸弹。
7时30分南云接到推迟半小时起飞的一架侦察机发来的电报,称距中途岛约240海里的海面发现10艘美国军舰。南云命该侦察机继续查明敌人舰队是否拥有航空母舰,同时命令暂停对鱼雷机的换弹。就在南云等待侦察机的侦察结果时,空中再次响起了警报。40余架从中途岛起飞的美军B-17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扑向南云的舰队,结果被击败。
8时15分南云终于接到了侦察机传来的补充报告:美军舰队里确实有航母的存在。南云下令各舰停止装炸弹,飞机再次送回机库重新改装鱼雷,日本航空母舰的甲板上一片混乱,为了争取时间,卸下的炸弹,都堆放在甲板上。
8时30分,空袭中途岛的第一攻击波机群返航飞抵日本舰队的上空。还有那些保护航空母舰的战斗机也需要降落加油。南云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第二航空母舰战队司令山口海军少将向南云建议“立即命令攻击部队起飞”。第二批突击飞机换装鱼雷还没有完成,如果马上发动进攻,也没有战斗机护航。而且舰上的跑道被起飞的飞机占用,那么油箱空空的第一攻击波机群会掉进海里。南云决定把攻击时间推迟,首先收回空袭中途岛和拦截美军轰炸机的飞机,然后重新组织部队以进攻美军特混舰队。
9时25分,一队由大黄蜂号起飞的15架“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组成的编队发现了南云舰队。不幸的是,他们的燃油即将耗尽,而且没有战斗机护航。在自杀式攻击中,被零式战斗机和高射炮火全部击落,30名飞行员除1人生还外全部遇难。
9时30分,从企业号、约克城号起飞的28架美军战机陆续尾随而来,向苍龙号和飞龙号展开攻击。然而在攻击南云舰队的时候遭到重创,损失了20架鱼雷轰炸机,美机所投鱼雷竟无一命中。
10时20分,由于美军的攻击,飞机甲板开始执行给护航的零式战斗机加油加弹作业,无法准备反击波。正当日军战斗机在低空忙着驱赶美军鱼雷机时,南云舰队的上空出现了33架从企业号起飞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他们在即将放弃搜索的时候发现了为防止美军“鹦鹉螺号”潜艇上浮而留在原地的“岚”号驱逐舰,并延其航向找到了日军航母。此时,日舰正在掉头转到迎风的方向,处于极易受攻击的境地,只停放着几架零式战斗机。
10时24分,第一架换班的防空日本战斗机飞离飞行甲板时,企业号的33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分成2个中队分别攻击赤城号航空母舰和加贺号航空母舰,接踵而来的17架从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则专门攻击苍龙号航空母舰。日军的3艘航空母舰刹那间变成了三团火球,堆放在甲板上的的飞机以及燃料和弹药引起大爆炸,火光直冲云霄,短短的5分钟,日本三艘航空母舰被彻底炸毁了。
10时40分,接替指挥空中作战的日第2航空战队司令官山口多闻少将发动反击,18架由“九九”式俯冲轰炸机和6架零式战斗机组成的攻击编队从飞龙号航空母舰起飞。飞向目标途中,发现了一批正在返航的美军轰炸机,便悄悄的尾随。就因如此,日机成功的找到了约克城号,并立即发动攻击。3颗炸弹命中约克城号,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在美军船员的极力抢修下,恢复了航行功能。
13时40分,10架日军“九七”式鱼雷攻击机和6架“零”式战斗机又从飞龙号飞来,对受伤的约克城号发起了第二次攻击。约克城号这次就没那么幸运,被两枚鱼雷击中,左舷附近掀开两个大洞,并把舰舵给轧住了。
16时45分,美军企业号航空母舰的俯冲轰炸机成功地攻击了日军剩下的飞龙号。飞龙号当即命中4弹,船上一片火海。
19时13分,苍龙号与加贺号先后沉没。
6月5日2时55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否决了其首席参谋黑岛大佐提出的集中全部舰只在白天轰炸并登陆中途岛的挽回败局的方案,下令:“取消中途岛的占领行动。”并表示“所有责任由我一个人来担当,我回去向天皇陛下请罪。” 他把自己关进会客室,一连三天拒绝会见部下。
3时50分,南云收到山本“击沉‘赤城号’”的命令。
5时00分,抢救失败的赤城号航空母舰被日军舞风号、萩风号、野分号和岚号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击沉。
5时10分,无法挽救的飞龙号航空母舰被日军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击沉。第二航空战队司令山口多闻和舰长加来止男选择与舰共沉,部分被大火困于船舱底部的船员自鱼雷击穿的洞口逃生获救。
6月6日3时45分,日军两艘重巡洋舰最上号和三隈号在浓雾中转向时互撞,最上号重创,三隈号及另两艘驱逐舰留下护航。
8时05分,中途岛起飞的12架陆战队轰炸机追击三隈号及最上号。三隈号遭到击沉,而重伤的最上号则最后逃过美军轰炸,返回特鲁克岛基地。美军接着试图追击早在数小时前沉没的飞龙号,不过只找到了谷风号驱逐舰。但是,双方并无任何战果。
6月7日13时00分,日军伊-168号潜艇发现了约克城号,随即发射4条鱼雷,2条命中约克城号,1条命中护航的哈曼号驱逐舰,哈曼号驱逐舰随即沉没,约克城号一直飘浮到第二天中午才沉入海底。
被攻击同时,美军其它6艘驱逐舰曾试图反击伊-168号,但伊-168号最终安全撤离。
中途岛之战宣告结束。
二战时期日本长门号战列舰是一艘怎样的战舰?
二战时期的日本长门号(ながと)战列舰,既开启了旧日本帝国海军的辉煌时代,也最终见证了旧日本帝国海军的彻底覆灭。
刚刚造出的“长门号”战列舰
一、想象中决战太平洋的“一号舰”长门号是日本第一艘摆脱英国影响,自行设计的战列舰。
20世纪20年代前后,日本逐渐把美国视为未来最大敌人,出于争夺太平洋的考虑,日本从1915年开始,以英国“无畏”级、“无敌”级为模仿对象,先后通过引进、仿制,连续推出“金刚”、“扶桑”、“伊势”级战列舰。
1920年,旧日本帝国海军在军费已经占到国家总预算1/4的情况下,提出未来要建设所谓的“八八舰队”,即到1927年时,拥有八艘战列舰、八艘战列巡洋舰,而且舰龄要不满八年。
“长门级”战列舰的首舰“长门号”,正是日本人勒紧裤腰带推出的“八八舰队”一号舰。
这款战舰搭载了当时世界各国海军中口径最大的410毫米火炮(二联装4座),满载排水量超过4万吨。
1925年的“长门号”战列舰。
不仅如此,“长门号”还有着高达26节的航速,是当时航行速度最快的战列舰。
按照日本海军命名原则,“长门号”的名称来自旧日本的长门国。
二、偷袭珍珠港的命令从“长门号”发出1920年11月25日,“长门号”完工交付,第二年,“长门级”的第二艘战舰“陆奥号”交付。
不过,根据1922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日本海军主力战舰吨位被限制在315,000吨以内,同时,主炮不允许超过406毫米。
如此一来,“长门级”的两艘战舰“长门号”、“陆奥号”,自然成为日本海军舰队中的最强者。
它们与主炮口径406毫米的美国“科罗拉多级”战列舰(3艘),以及英国的“纳尔逊级”战列舰(2艘)一起,被称为最强大的7艘战舰(Big Seven)。
其中,“长门号”以吨位和航速排在七大战舰之首,自然而然成为日本老百姓顶礼膜拜的对象,并成为联合舰队旗舰二十多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作为旗舰的“长门号”也是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的坐舰。
1941年12月2日,正是从“长门号”战列舰上,发出了著名的“登新高山1208号”密电。
六天后,日本海军机动舰队对珍珠港发动突袭,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
三、无所作为的度过了“太平洋战争”为了战争而生的“长门号”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的表现,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碌碌无为。
尽管在偷袭珍珠港的行动中,航母舰载机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日本帝国海军决策者头脑中依然有着根深蒂固的大炮巨舰思维。
开战初期,出于主力舰队决战的幻想,长门号、陆奥号与新造的大和号和武藏号一起被雪藏,停泊于广岛。
1942年2月,排水量达到7万吨的“大和号”,取代“长门号”成为日本海军舰队的新旗舰。
6月,中途岛海战爆发,“长门号”与“大和号”、“陆奥号”一起,被编为主力舰队,准备用于第二波打击,即歼灭美军太平洋舰队剩余的6艘战列舰。
不过,中途岛海战最终的主角是航母舰队决战,当得到“苍龙”、“加贺”、“赤城”、“飞龙”四艘航母沉没的消息后,远在300海里以外的山本五十六仓促撤退。
一炮未发的“长门号”就此结束了第一次战斗。
此后,“长门号”再次露面,已经是1944年6月的菲律宾海海战,此时的日本帝国海军已经日益走向穷途末路。
在这场被称为历史上最大规模航母决战的海战中,被编入“乙部队”的“长门号”不仅无所作为,还被美军飞机击伤。
在4个月后爆发的“莱特湾海战”中,“长门号”再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战斗。
在战斗中,“长门号”前后三次遭到美军航母舰载机袭击,总共被8枚炸弹击中,导致90名船员被炸死,211名被炸伤。
“长门号”总共发射99发主炮弹及653发副炮弹,不过,毫无战果。
此战过后,曾经为视为海军希望的“长门号”灰溜溜跑回日本本土,一直到战争结束。
四、最终被美国以原子弹“炮决”巴顿曾经说过,希望自己“在最后一次战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
龟缩在横须贺的“长门号”不仅无所作为的度过了太平洋海战,也没有像“大和”、“武藏号”那样执行自杀式任务。
最终,战争结束时,“长门号”无意中成为日本海军序列中唯一可以航行的幸存战列舰。
不过,等待它的,将是更加屈辱的命运。
1945年10月,作为战败赔偿,“长门号”被移交美国海军。
由于战前的巨大名气,日本民众曾经自发组织起来,呼吁美国人将“长门号”留在日本。
可以想象,美国人自然不会理会这样的请求。
被美国接收的“长门号”
第二年6月,美国人在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礁石组织了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目的在于检测原子弹对海军舰队的破坏力。
这次实验被名为“十字路口行动”,失去利用价值的“长门号”,和美国“内华达号”战列舰、“阿肯色号”战列舰“及“独立号”航母一起,被静静地停泊在爆炸地点,等待最后的命运。
谁也没想到的是,“长门号”居然先后扛过了两次原子弹爆炸。
“长门号”位于蘑菇云左侧底部。
其中,在7月1日的第一次空中爆炸后,距离引爆点1.5公里的“长门号”居然完好无损。
在7月24日的第二次水下爆炸后,距离引爆点约900至1000米的“长门号”也只是右舷约5度倾斜而已。
直到7月28的深夜,不甘心的“长门号”在挣扎了4天后,才因为舱内进水,最终沉入水下。
旧日本帝国海军就此彻底成为历史。
谢谢阅读,欢迎点赞并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