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四环,250家公司卖房冲业绩背后有何难言之隐?
每逢到了年底,都是上市公司抛售名下房产,增厚业绩的关键时刻。据权威数据显示,截至12月17日,年内共有257家上市公司处置房产和用地,其中非房地产公司数量达到196家;仅四季度以来,处置房产和用地的非房地产公司就有63家,占比超三成。
实际上,如果是上市房企抛售房产也不该大惊小怪,而恰恰是房地产业之外的上市公司,成为了抛售房产的主力军。总共有9个行业公司数量超10家。医药生物、商业贸易、传媒行业居多,均在15家以上,建筑装饰行业有11家,纺织服装、农林牧渔、有色金属等传统行业都超过5家。
更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不少非房企业(至少有16家之多),在最近三年内,连年都在处置名下房产,包括茂业商业、金隅集团、国美通讯、维科技术等。而通过非经常性损益(出售房产),才使得自己的盈利有了较大的改善。此外,也有公司靠房产拆迁、房产被征收获得补偿,如英特集团、天目药业等。另外,四环生物子公司将其承包的多个地方的林木及相应的林地使用权转让给六万林场,转让价款为1.71亿元
现在很多投资者都感到奇怪,有250多家上市公司抛售名下房产,增厚业绩究竟为了啥呢?首先,一些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抛售房产,为了扭亏为盈,避免退市噩运。有些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不行了,但手里却有大量的房产或土地,为了避免退市,摘去ST帽子,他们就开始抛售名下房产,以求自保。
以最近的几家公司为例。*ST游久近日拟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8套房产,估价1.55亿元,扣除相关税费净利润增加约8000万元。而哈森股份拟转让苏州市昆山花桥镇1处房产,转让价格达1亿元。前者前三季亏损0.11亿元,后者前三季微利0.11亿元。处置房产后的收益将大幅改善业绩,而*ST游久也有望扭亏。显然,在短期主业无法盈利的情况下,拿房地产来救急,也是不错的选择。
再者,通过抛售名下房产,增厚自己的业绩,这样不仅能托住上市公司的股价,还能取得跑赢大盘的效果,这样以便于大股东减持。比如雄韬股份、宝鼎科技,业绩预告以来股价均上涨28%以上。另外,中京电子、闽发铝业、中原高速等多股自业绩预告以来均大幅跑赢大盘。这样大股东可以趁着上市公司股价大涨,得以实现高位减持的目的。
最后,众报周知,现在A股市场除了新股IPO之外,对于再融资、定向增发等都有了较严格的业绩、分红等要求,而通过再融资和定向增发的成本又远低于向银行贷款和发行企业债。所以,一些因为业绩达不到再融资或定向增发标准要求的上市公司,只能通过抛售名下房产来增厚业绩达到在股市 再融资和定向增发标准。
往年都有一些不务正业的上市公司通过抛售房产、土地来增厚业绩。但今年居然有257家上市公司要处置房产和土地,这在历史上都是比较罕见的。实际上,上市公司抛售房产增厚业绩,无外乎是想扭亏为盈,避免退市风险;托住股价,逢高派发。更关键的是,上市公司如果想后面再融资、定向增发,也必须走那条抛售房产,增加业绩的道路。可能今年因为经济形势不好,上市公司靠买房产增厚业绩的事情比往年多了起来。
为什么医药股表现却平淡?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个数据:A股市场酿酒行业上市公司一共是38家,医药制造上市公司总共有231家,这个数据比例是1:6,由此可见医药市场的竞争要远比酿酒市场来的激烈,商品市场竞争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无非就是打价格战,来个丛林法则强存弱亡,这就直接导致公司经验业绩下降。
还有一点A股市场中的231家医药制造上市公司中又有很多涉及,医疗,基因,精准,生物,免疫,中药,西药,甚至兼营房地产的都有 ,涉及范围非常广泛,有些企业为了生存甚至可以包揽所有项目。这样一来就更加无法集中精力突破重围突出公司主业,把主营业务做精做强。因此市场上的医药制造企业业绩参差不齐,让投资者在做选择是有点无所适从,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相对于制药白酒可就简单多了,一头扎进酒缸里专心兑水就是,况且在我们国内能过称得上有品牌就酿酒企业也就只有那么几个,几乎垄断了整个的国内白酒市场,因此白酒企业的业绩除个别之外普遍表现靓丽。
成本低利润高就是酿酒行业的特点,不需要太多的技术研发投入,医药却是投入大利润薄边际成本高(相对于白酒而言)。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平时面对的是天价医药费连生病生不起还说薄利?其实暴利的是医疗终端部门,药厂利润远没我们市面上看到中的那么恐怖,再说他们的投入费用也较高。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所以投资者在面对白酒的高成长和医药的不确定时相信多数人都会选择可靠的高成长而不是不确定,再有就是38家酿酒在做选择是也远比在231家中做出选择来得更加简单。这就是为什么酿酒整体涨幅要比医药高的原因。
长期服用抗精神疾病的药物会有什么副作用?
一般认为,精神疾病与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有关。
下图展示各类神经递质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抗精神疾病的药物一般通过影响中枢的神经递质从而治疗精神疾病。
本文主要讲讲抗癫痫、抗惊厥药和抗精神失常药及其副作用:
抗癫病癫痫是一种常见神经中枢系统疾病, 是一类反复发作的神经中枢系统机能紊乱;发病原因并不清楚,可能与脑内占位性病变,寄生虫感染,脑结核,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脑内微量元素异常等有关 。药物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扑米酮、地西泮、丙戊酸钠等。
苯妥英钠抗癫痫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不良反应有过敏及胃肠道刺激;会导致牙龈增生,多见于青少年,停药可恢复;会导致行为改变:困倦、幻觉、意识紊乱等;抑制小脑和前庭:随血药浓度增高,可出现眩晕、共济失调、头痛和眼球震颤;干扰维生素B12代谢,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静滴过快可致心律失常、心脏抑制和血压下降;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和胰岛素的分泌。
卡马西平用于精神运动性发作、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 长期应用可引起精神恍惚、昏迷和呼吸抑制 ;也可出现困倦、眩晕、共济失调和视力模糊 ;对胃有刺激性,可引起恶心、呕吐 ;某些患者可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卡马西平有引发严重肝脏毒性的潜在可能, 因此用药期间应勤查肝功能。
苯巴比妥和扑米酮苯巴比妥:除失神小发作以外的各型癫痫,含癫痫持续状态。
扑米酮:对部分性发作和大发作的疗效优于苯巴比妥;对复杂部分发作的疗效不及卡巴西平和苯妥英钠。
常见镇静、嗜睡、眩晕和共济失调等,偶可发生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
丙戊酸钠对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有效。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较轻:偶见肝损害(万分之一),个别可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地西泮地西泮是控制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常见副作用是中枢抑制明显,甚至发生共济失调。久用可产生耐受性,骤然停药时发生症状反跳和戒断症状,原有发作加剧 。
拉莫三嗪通过抑制脑内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而产生抗癫痫作用。对其他药物不能控制的局限性发作、大发作、非典型失神性发作以及儿童肌阵挛性发作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抗惊厥药全身骨骼肌不自主的强烈收缩 。常见于小儿高热、破伤风、癫痫大发作、 子痫和中枢兴奋药中毒等。常用抗惊厥药有巴比妥类、水合氯醛、地西泮和硫酸镁等。
抗精神病药病因未明,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病程迁延,常可发展为精神活动衰退等特征。常用药物有氯丙嗪、氟奋乃静、三氟拉嗪、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等。
氯丙嗪又名冬眠灵。可迅速控制兴奋躁动,持续用药可 使幻觉、妄想、躁狂及精神运动性兴奋逐渐 消失,恢复理智, 情绪安定, 生活自理 。
能控制症状,但不能根治精神病 。起效慢(数天-数周); 需要长期用药维持疗效,并减少复发。
氯丙嗪不良反应较多:
1. 常引起嗜睡、无力,视力模糊、鼻塞、口干、便秘等,长期应用可致乳房肿大、闭经、生长减慢等。
2.可引起过敏反应,常见皮疹、光敏性皮炎;少数出现肝损坏或急性粒细胞缺乏。
3.长期大量应用时最常见的副作用,表现有: ①帕金森综合征:动作迟缓、肌震颤、肌张力增高、 面具脸、流涎;
②急性肌张力障碍:面、颈、唇、舌肌痉挛 ; 一般于用药初期或初次用药时出现 ,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斜颈、伸舌语言障碍 ;
③静坐不能:烦躁、徘徊;
④迟发性运动障碍:长期大量用药所致,表现为舞蹈样 徐动症、口-舌-颊三联征等,停药 后可长期存在 。
氯氮平主要会引起流涎、便秘、发热、粒细胞缺乏。
阿立哌唑常见不良反应如头痛、焦虑、失眠。
本文涉及药物较多,未详细介绍,不尽之处,请谅解。其他抗精神疾病药物,如要了解,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