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火线无限榴弹,泰拉瑞亚花后枪有哪些?
泰拉瑞亚枪械排行榜
NO.1:太空海豚机枪
它是一把困难模式,月亮领主后的枪。它可以被认为是巨兽鲨在游戏末期的升级版,射击速度稍快,且有2/3 (66.67%) 不消耗弹药的几率,以及明显更高的伤害输出。它的能力也类似于链式机枪,但它更精确,造成的伤害更大,尽管射击速度稍慢。
NO.2:星旋机枪
星旋机枪是一把狂热信徒后的枪。它同时发射出爆炸物与子弹,发射范围是锥形的。它发射的爆炸物(蓝色榴弹)不会伤到使用者,所以这是一把用于与怪物在较为靠近时战斗的好武器,因为它有高DPS与高击退。另外,爆炸物有追踪效果,这让它变得较为精准。
NO.3:星星炮/超级星星炮
这是一个困难模式之前的远程武器,能够以直线发射坠落之星。发射的射弹不受重力影响,可以穿透无限数量的敌怪,会在发射1分钟后或命中实心块后消散成发光粒子。
NO.4:外星霰弹枪
这是一把石巨人后的远程枪类武器。它消耗一枚弹药发射4-5个泡泡,泡泡不会造成伤害。在一段时间后,泡泡炸开发射一颗子弹。
NO.5:链式机枪
这是一个困难模式世纪之花后的枪,而且拥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不消耗弹药。但是,像鳄鱼机关枪一样,他的命中率很低,会在一条线上发生很大的偏移。他可能在霜月期间由圣诞坦克 (8.33-12.5%的几率)掉落。
NO.6:凤凰爆破枪
直到困难模式前中期也很有用,超越了很多困难模式早期的武器,通过合理地快速手动点击,在伤害上可以让迷你鲨黯然失色。
总而言之,推荐公认最好用的枪械还是海豚的太空枪,节省子弹的同时伤害也很高,就是要打赢月总才能概率掉落挺难刷的。
拥有雷神之锤的美国队长实力超过钢铁侠了吗?
如果是常规美队的话,其实钢铁侠全力输出下是可以怼翻美队的,但如果是雷神之锤美队,钢铁侠其实就非常够呛了。
作为漫威影版宇宙中复仇者的绝对核心设定,可以说不论是钢铁侠还是美队,在能力以及角色魅力上都是具备其他复仇者所无法代替和媲美的实力,同样,基本上在电影中,涉及到这两位的剧情,一般也都是看点很足的剧情点。
典型的——
《美队3》中美队和钢铁侠的互怼!
其实当时在看着这部电影的时候,笔者估计很多观众可能都有一个共同的潜意识“美队这货真不是东西!”。
emmmm,老实讲当时笔者当时看到美队在明明知晓了自己兄弟冬兵干掉了钢铁侠父母的真相下,却依旧维护冬兵的剧情,也是气的够呛。当然,这里咱们需要知晓的是:电影中冬兵之所以干掉钢铁侠父母,其实也是因为当时受困于九头蛇,刺杀钢铁侠父母也仅仅只是冬兵的一个任务而已,理智上来说不能全部怪冬兵。
当时这件事其实一开始明明只要说开了就好,最起码也不会造成美队和钢铁侠的分裂,但是独独美队为了“保护”冬兵选择隐瞒了这件事。这才导致后来的钢铁侠在突然知道这件事情的真相时,一脸委屈和愤怒的原因,归根结底可能钢铁侠自己父母被当时九头蛇控制下的冬兵干掉的愤怒,或许都没有被美队“背叛”和“欺骗”来的程度强烈!
但本质上钢铁侠也是个理智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在电影《美队3》中,最后钢铁侠和美队互怼的时候,并没用用全力的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
要知道本身钢铁侠的攻击方式不仅仅只是一套战甲,在《美队3》时期的钢铁侠其实已经早早展现出了钢铁战甲军团的实力,甚至当时钢铁侠如果真正想要干掉美队,完全可以选择反浩克战甲。
面对这款可以和浩克互怼不怂的装甲,即便是美队估计都没有底气敢说“我可以这样打一整天”的话。所以,说到底影版中钢铁侠最后还是放水了。
当然了,同样的我们从电影的设定来说:
美队其实在硬怼钢铁侠的时候,也是没有用全力的,毕竟依照美队手拉黑鹰直升机的力量设定,最后用盾牌砸钢铁侠战甲胸口的那一下,全力爆发,美队要是选择托尼的脑袋,估计钢铁侠能被斩首~
但总的来的,面对常规美队,钢铁侠的胜算还是很大的。
但是对于之后《复联4》时期的雷神之锤美队就不一样了!要知道,本身美队的实力就已经很强悍了,再经过雷神之锤附送的“雷神之力”,其实在战斗力上已经不是钢铁侠常规战甲可以比拟的了。
毕竟,在“终局之战”中,美队在拥有雷神之锤的加持下,战斗力可以直接硬刚暴君双刃灭霸的层次,而相比之下,另一边此前马克-85的钢铁侠,怼上灭霸只能是被单方面的暴揍。
因此,借助灭霸这个衡量标准线,其实咱们就已经可以看出来雷神之锤美队和钢铁侠之间的战斗力差距了。
所以——
常规:钢铁侠>美队;
非常规:钢铁侠<雷神之锤美队;
更多精彩漫威电影情报、漫威美剧推荐、漫威吐槽,请关注漫威电影情报局本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陆炮为什么干不过舰炮?
众所周知,军事装备的发展与科技的创新发展是分不开的,在后者的直接推动下,各国持续加强自身国防整体实力提升,为此推出了一系列武器装备。
为赢得军事角逐的胜利,许多国家都在专研能克制或压倒对方的方式或手段,这因此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比如为了集中对付有“陆战之王”的坦克,各种反坦克导弹被予以研发;为了躲避雷达探测,隐身战机纷纷出现......作为一种传统武器系统,炮弹在过往各类战争或冲突中得到了大规模使用,成为常规进攻手段。随着时代发展,炮弹在战场环境的影响下不断衍生,出现了诸如迫机炮、火箭炮等诸多款型,用来满足不同战术任务需求,丰富了现代战争的进攻手段。如果按照所在军种进行分类的话,炮这种装备还可以分为陆军使用的炮和海军使用的炮等类型,其中前者可简称陆炮,比如火箭炮、岸防炮等;而后者则叫做舰炮,其组成包括基座、炮塔、炮体、冷却系统以及供弹系统等,近防炮就是典型的舰炮。既然谈到了上述两大类炮,那么许多人可能会因此产生疑问:它们之间谁更厉害呢?如果正面较量的话,谁更有把握胜出呢?下面就为大家做简要对比分析,在深入分析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两者的特征,虽然使用场景不同,但无论是陆炮还是舰炮,说到底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炮,均要通过炮管这种方式来发射弹药的,具有相近的操作原理,这是它们的共同点。至于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区分。一是炮管冷却方式不同。陆炮往往是自然冷却,间隔时间长,而舰炮依靠水温冷却,间隔时间较短。所以陆炮在组织进攻后,炮管温度在短期内非常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冷却。二是弹药装填方式不同。陆炮主要由人工负责,具有效率低的弊端,而舰炮一般依靠自动供弹系统来持续完成弹药填充任务,显得更为高效。在有了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会发现从火力打击上看,一般来说陆炮不是舰炮的对手。之所以做此判断,这是由它们性能特征所决定的。基于上面的区别,陆炮不仅在机动性方面不如舰炮,而且在炮弹射速和攻击效率上也明显落后。如果在近海区域正面对决的话,陆炮很难占优势,而舰炮可以给对方不断造成有力的杀伤,这就如同拿着冲锋枪的一方去正面进攻拿着半自动步枪的对手,胜算可谓一目了然。在历史上这种战例有很多,比如自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等西方列强之所以能一次次从我国海岸登陆,就是凭借舰炮上述特点而轻松搞定拥有固定炮位的陆炮,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那么陆炮和舰炮之间的火力攻击差距有多大呢?我们拿苏联AK130型双管舰炮为例,该炮拥有100发/分钟的射速,当处于全力攻击状态时,其拥有等同于重炮营的强大火力。当然这还不是最厉害的火力级别,现代海军战舰配置的各式近防炮才是最恐怖的存在。比如我国装备的1130近防炮,其拥有1.1万发/分钟的最快射速,威力非常惊人。而与之对比,陆炮就差得远了,目前各国陆炮的初始射速普遍在8发/分钟上下。在实际作战时,陆炮基于自然降温的考虑,不得不降低射击频率来操作。如果长时间保持上述速率的话,很可能发生炸膛等现象。除了具有强大的火力覆盖和超高射速外,舰炮先进的供弹系统也是陆炮所没法比的。舰炮普遍安装了由扬弹机和装填机等组成的自动供弹系统,实现了弹药快速传递输送。陆炮则劣势明显,当发射完一枚炮弹后要由多人装填新的炮弹,这样无形中影响了攻击效率,在实际作战时让自身陷入困境。那么陆炮就一定不是舰炮的对手了吗?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如果结合战场环境和对抗力量来作具体分析的话,我们会发现陆炮也是有优势的。比如在处于内河环境下,陆炮就能让舰炮“吃不了兜着走”,当然在这方面是有经典案例的。在1949年解放军展开渡江战役之前,一艘名为“紫石英”号的英国护卫舰不顾我军警告而突然闯入长江,试图仗着所谓内河航运特权来进行挑衅。对此,前线解放军在请示中央军委后立即动用炮兵力量进行军事打击,导致双方爆发冲突。期间我方炮兵通过实施猛烈攻击,炸死舰上17名英军士兵并导致包括正副舰长在内的20多人重伤,最终迫使“紫石英”号搁浅。紧接着,英军伴侣号驱逐舰等战舰也参与了与解放军的军事冲突,但被我炮兵105榴弹炮等组成的强大火力逼退逃离。虽然在此次冲突中我方付出了损伤250多人的代价,但却占据了优势并取得胜利。之所以能在火力上压制对手,主要原因在于长江这一特定环境限制了英军战舰的机动性,让其无法发挥出灵活作战的特点,而我军则依靠大规模火炮部署形成了整体优势。而从世界战争史上看,也不乏陆炮成功对抗舰炮的战例。比如20世纪初发生的日俄战争,日本军方专门研制并部署了攻击俄国太平洋舰队的32厘米口径的岸防炮,给对方造成巨大损失。如今,随着大量精确制导导弹的服役,陆炮在面对舰炮时有了更多胜算,尤以岸防炮最为突出。这些岸防炮拥有十分坚固的整体工事,采用了特别的设计部署,且实现打击精度方面的有效提升,这些都是舰炮在较量中不得不充分考虑的因素。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此时对手会派出空军力量去解除来自岸上的威胁。能否既不加大口径也不增大药室?
你说的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发射药研究的根本。发射药研究的最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研究控制发射药能量释放的一般规律,更加充分、高效的利用发射药能量,从而在火炮身管承载能力的范围内,有效提高火炮初速和射程,进而增强火炮威力。所以,你问的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且必须的,否则也就大概不必再研究什么发射药的组份配方、制作工艺咯。
▲德国Pzh 2000自行榴弹炮的“弹”和“药”
当然,我们知道现代身管火炮的一种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身管长度和口径、提高火炮的装药量,然后以更大的膛压来发射更大的弹丸,从而提高炮口动能。比如说,坦克炮的膛压已经从二战时代的三四百兆帕提高到现如今的七八百兆帕;再比如说,同是155mm口径火炮,为了提高威力,身管长度越来越长,其倍径从39倍、45倍直到目前较为主流的的52倍。这样不断加长身管并增大火炮药室容积,从而增大装药量,使的炮口初速从45倍/155炮的897m/s增大到52倍/155炮的945m/s,如果继续按照这个路子搞下去(其他方面没有进步的话),要想把炮口初速提高到990-1000m/s,那么火炮身管的倍径差不多得提高到58倍。
▲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研制的130mm坦克炮
所以,上述各种增大膛压、加长身管、加大口径的“物理”方法是可以提高火炮威力,然而由此带来的身管烧蚀,火炮和弹药体积、重量增大,反后坐力结构要求提高等负面作用,终将限制火炮进一步的“大型化”。然而题主所说的问题,其实是一个长期以来不被外人所关注(毕竟火炮外形特征的变化更引人注目一些),但科研人员一直在努力的一个关键方向。也许很多人觉得火炮武器发展到今天已经“穷途末路”了,但实际上发射药的潜力才刚刚被掘开“冰山一角”,即使是目前来说,绝大多数身管武器的能量利用才区区20-35%而已,所以挖掘发射药潜力才是更加核心的问题。
▲自行榴弹炮发射
通过改进发射药来提高火炮威力一般而言,如果想要通过在发射药上做文章,从而提高火炮的内弹道性能,那么无非就是“使发射药的能量更高和提高发射药能量转化为弹丸动能的效率”,这要求我们“改进装药结构以便能够增加发射药的装填密度;改进发射药的配方以便提高其比能量;将强能量控制释放技术以便更快的达到理想压力、并维持更长时间的最大压力”,这就是我们在发射药研究中,尽可能要做的工作。
▲欧美常用的发射药编织药包
举个例子,在容积、具体组份配方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采用柱状发射药,那么比同等条件下的颗粒状装药能使火炮获得更好的内弹道性能(当然不是那么绝对,还得具体看工艺水平)。因为柱状发射药通过轴向排列,可以自然形成较为通畅的气流通道,防止局部压力过大,反应特性更为平稳。如果工艺更近一步,使用7孔柱状药可以提高装填密度约10%,使用更加先进的6棱19孔柱状药则可大致提高装填密度约25%。装填密度的提高,自然意味着发射药能量的增大,火炮的威力也自然相应的提高。
▲单孔柱状发射药示意图
关于发射药对提高火炮性能的一些例子发射药的有关知识细说起来,其实非常繁芜且晦涩,所以我们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事例和比较来说一下:
1、多孔颗粒状发射药技术
在颗粒状发射药上的开一些小孔,在发射药燃烧时孔径会逐渐变大,燃烧面积增加。而燃面增加的比率与开孔数目有一定关系。以常见的100mm火炮弹药为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颗粒状发射药上的孔数越多,火炮的初速越大,随之动能越大(当然比例不是无限增加),这一点可以用过国内的一些试验看出来(但是增量是逐渐减小的):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多孔颗粒状发射药技术,可以在同等条件下提高火炮的炮口初速,但是增量随着孔数的大幅增加而趋于平缓;同时颗粒状发射药上孔数越多,则加工工艺约复杂,到一定程度后效费比越低。这也是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多孔药只做到19孔的原因(工艺技术和效费比双重因素)。
▲120mm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颗粒状发射药示意
▲颗粒状装药的放大图,右边可见19孔(多孔技术)
最后,其他还有“开槽柱状药技术、低温碎裂技术、发射药钝感包覆技术、发射药配方选择(单基、双基、三基发射药以及具体成份配方)”等等与发射药性能有关的许多内容,这里就不再多说了,一来所知有限,二来有些东西写了也发不出来。总之,我们需要知道就是,提高发射药技术是提高火炮威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把一颗子弹打进坦克的炮口里面会发生什么情况?
首先,对于回答二战德国著名坦克T60的同学们,偶真的汗颜了。。。拜托,从别处复制粘贴过来的答案能不能先进行下简单的考据?德国什么时候有这么个命名规则的坦克型号?(T60!T60!元首喊你回家吃饭!)
言归正传,坦克炮口在战场上目标太小了,子弹打进坦克炮的概率实在微乎其微,但如果真的人品爆发一发子弹进了炮膛而炮膛里正好有一发装填好的炮弹,会发生什么?
坦克炮弹如果按照物理上的原则划分可分为动能弹和化学能弹,前者指的是穿甲弹那种弹头里没有炸药,纯粹靠动能撕开坦克装甲的弹种,包括早期的钝头穿甲弹和现在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早期钝头穿甲弹,纯硬怼~
我兔89式自行反坦克炮使用的120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此类炮弹弹头依然无装药~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出膛后弹托分离的场景,没错,这就是用坦克炮发射的大飞镖!
而化学能弹,就是指榴弹、破甲弹这些弹头装引信和炸药的炮弹,在实战状态下引信和装药受到外部巨大冲击力是有可能被引爆的。
所以,如果子弹打进炮管撞上炮弹,无非会出现以下情况:子弹碰到动能弹,炮弹不会爆炸但子弹很可能留在炮管里,这时坦克如果开炮,要么炮弹挤着子弹出膛把炮管内壁划个稀烂,要么就是炮弹受到挤压,在发射药的巨大推力下,炮管内产生巨大的压力导致炸膛!
如果子弹碰到的是化学能弹,除了划烂炮管和挤压炸膛以外,撞到引信直接引爆炮弹炸膛甚至损毁坦克也是可能的。
总之,无论这颗撞大运的子弹碰到的是何种情况,大概率下坦克炮是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