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重开指令,lol三分钟快速投降指令?
/remake 是这个指令。其实我觉得GG也算指令大家都懂 。
三分钟投降重开规则
● 若任何一位玩家在开局3分钟之内掉线或挂机超过90秒,并且没有出现首杀,则队伍中其他玩家会在聊天消息窗口中收到重开的提示。
● 人员不足的队伍有30秒的时间在聊天框内输入重开发起投票。
● 投票至少需要剩余四名成员中的两人(比赛队伍成员的50%)同意后方可结束比赛。
● 所有玩家重新进行游戏,之前一场游戏作废,金币/点券/胜点不作增减,对队伍整体的胜负记录不产生影响。
● 掉线玩家(或玩家们)承担胜点损失,或者被视作输掉一场晋级赛,并且会被暂离检测器记录在案。
为啥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
自古以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不管是亚洲还是欧洲,只要是改革或者是变法,它们的推动者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因为这样的行为触动的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制度以及既得利益者的核心利益,试想一下有哪个统治者会允许别人来抢夺自己的胜利果实?纵观中外历史,关于改革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但也有成功的,比如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这个国家就是在明治维新之后国力迅速增长,逐渐成为亚洲地区的强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称霸东亚以及整个亚洲。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也不乏有改革者、维新者、变法者,但大多数都以失败而告终。当然,我们不能把失败的原因简单的归咎于推动者,因为每个国家的国家体制和具体国情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那么同样是改革,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会成功,而中国的戊戌变法会失败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封建统治基层的态度至关重要
当欧洲爆发工业革命,很多国家已经进入工业化时代并开始大规模向外扩张的时候,亚洲大部分国家还处在落后的封建王朝阶段,思想保守、闭关锁国导致从上到下的腐朽思想主导着人们。尤其是中国清王朝的统治者还自我陶醉在天朝上国、万邦来朝的美好幻境之中。殊不知外面的世界已经今非昔比!
当八国联军凭借着坚船利炮打进了中国并所欲为的时候,清朝统治者才如梦初醒,慌乱之下没有任何办法。不得已依靠改革派、维新派甚至变法派。但说实话无论是哪一派从清王朝统治者的内心深处来说,他们都是极其不情愿的,要说改革可以改,维新也可以,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也没有问题,但这只是表面机械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没有从根本上对国家制度体系形成改变,只要不改变国家根本制度体系,靠单纯的学习先进技术是无法实现国家的强盛的。这一点我们从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可以得出结论!
所以,戊戌变法仅仅是在光绪皇帝的支持和授意下发动的,而清王朝真正的掌权者慈禧打心眼里是不同意的,因为这些变法措施已经有一些条款触动到了清王朝统治的根本制度和底线,是慈禧太后无法接受的。所以,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其实最后是被慈禧太后消灭的,戊戌六君子最后被菜市口问斩时,用的都是钝刀,可见慈禧对他们的痛恨程度有多么的强烈!
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就不一样了,日本这个国家最高的统治者是天皇,天皇就,就是一切权力的最高拥有者,天皇的命令是不可以违抗的,明治维新正是得到了天皇的许可才开始实施的,而且态度非常坚决,为了维新天皇节衣缩食,甚至连自己的老师都杀掉了,有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和推动,维新活动不成功也难。
二、国民意识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要改革要变法,除了改革者的推动、统治者的支持还需要国民的理解和协助,这些条件缺一不可,举一个例子:在戊戌变法时期,有一位广东籍的商人通过在外打拼积累了一些财富,回国后在自己的家乡开办了一个工厂,并招聘了一批女工,但是却引来了种种非议,有人说他有伤风化,还有同行恶意中伤陷害他。当地的官府还时不时的来敲诈勒索,慢慢的他不堪重负只能关门大吉继续远走他乡。由此可见当时变法所面临的环境是有多么的差。
我是文史墨客,不当之处,请多指教,期待与您的交流!
天冷显示器显示出现横纹?
电脑屏幕出现条纹原因一:显卡故障所致
如果你的电脑屏幕出现条纹现象,很欧可能你因为你长时间使用电脑,导致电脑额显卡过热或者发现故障导致的,如果你发现你的电脑屏幕出现条纹,需要第一时间关闭你的电脑,让电脑的显卡缓冲一下,将电脑显卡周边和卡槽的灰尘清理下,再试试会不会出现条纹,如果不行则需要更换显卡。
电脑屏幕出现条纹原因二:显示刷新率设置不正确
1、如果是电脑显示刷新率过低,会导致屏幕出现抖动和条纹现象,这时我们需要右键点击电脑的空白处,然后点击属性,进入属性设置窗口,在后面弹出的页面中,选择高级按键,就能更进入显示器的高级属性界面。
2、在单击显里面的监视器按键,如果看到显示刷新率为60的话,这是导致屏幕不断抖动出现条纹的主要原因。
3、最后将显示刷新频率调到75以上,点击确定,返回桌面即可。
电脑屏幕出现条纹原因三:外部磁场干扰
1、如果以上两种方法还不能解决你的电脑屏幕出现条纹的问题,那么你的电脑显示器很有可能受到外部磁场干扰导致出现抖动条纹。
2、为了避免外界干扰,可以把电脑放置于四轴都比较空挡的桌子上,然后再开机测试。
3、如果屏幕条纹出现条纹现象消失,那么表示你的原来的电脑位置存有强磁场干扰,如果没有消失,可以将电脑附近的音响、杯子等物品意义一一拿开,再把显示器关闭后重开检测。
电脑屏幕出现条纹原因四:显示器使用年限过长
如果你的电脑显示器使用时间过长,会会导致显示器内部出现老化现象,到自己显示器屏幕灰暗、字体模糊、出现条纹等现象,这需要我们更换显示器中那些老化的电容,建议用户最好送去维修或者更换新的显示器。
2电脑屏幕出现条纹原因与解决方法
受到外部干扰:是由于放置显示器的附近有强烈的电磁干扰,如电火花和高频电磁等。如果干扰强度非常大,则会导致显示器整个画面产生白色的水平条纹;如果干扰强度不大,则表现为显示器的某个边角出现严重变化的情况。
解决方法:出现这两种情况时,我们首先要重点对显示器使用现场周围进行检查,排除有发生强磁干扰的设备,一般情况下,问题都能够解决。
受到内部干扰:内部干扰与外部干扰的表现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显示器内部受干扰,会使显示器的显示画面出现黑色的水平条纹,且比较严重。
解决方法: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打开机壳检查一下显示器内部是否有接触不良的地方,电源的输出端或输出 变压器 等有无问题。
还有一种原因是显示器使用年限过长,内部的 电容 便会出现老化失效,而导致启动速度过慢,屏幕灰暗,字体模糊不清的现象。这时只要更换老化的电容,一般都能够排除故障,但由于也是技术相当高的工作,建议送修。
由于显示器分辨率设置不当,也可能出现严重 电脑屏幕出现条纹故障,这类故障一般会出现在比较老的机器上,如果你的电脑工作在WIN95下,那么你可以按F8键进入系统的安全模式下,重新设置显示器的显示模式,重新启动后一般能够排除故障。
电脑屏幕出现条纹解决方法
3笔记本电脑屏幕出现条纹怎么办
解决方法一:显卡故障所致
笔记本电脑出现不规则条纹的现象就是长时间使用电脑,引起的显卡故障,如果有了这样的情况,大家应该及时的关闭电脑,令电脑休息一会,这样慢慢的使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的显卡缓冲过来,不然长期使用下去就会损坏显卡了。
另外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要经常性擦拭一下,这样可以保证笔记本电脑的屏幕的洁净度,因为一旦屏幕内部进入灰尘,会损坏笔记本电脑屏幕的芯片,这类芯片比较脆弱,一旦损坏就无法复原了,所以保持笔记本电脑屏幕的洁净十分关键。
解决方法二:显示设置问题
如果是刷新率设置过低,会导致屏幕抖动,检查方法是用鼠标右键单击系统桌面的空白区域,从弹出的右键菜单中单击“ 属性 ”命令,进入到显示器的属性设置窗口。单击该窗口中的“ 设置”标签,在其后弹出的对应标签页面中单击“ 高级 ”按钮,打开显示器的高级属性设置界面。
中国历史上一战成名的名将有哪些?
回答这个问题呢,需要先明白两个条件,其一是必须名将,历史上本来名将不胜其多,犹如天上的璀璨繁星。其二是因为一站成名,这个就一下划掉一大片呢。下面呢我们就说几位因为一站成名的名将。
1、屠夫白起之长平之战;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长平之战前期,赵国名将廉颇坚守不出,秦国也是无奈,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秦国使用反间计,赵国阵前换将替下廉颇,就是大名鼎鼎的赵括,历史典故“纸上谈兵”说的就是此人,赵括一改之前防守的策略,大举进攻中了白起的诱敌之际,被围困突围后无果断粮46天被迫投降。赵军四十多万大军被当了俘辱。白起全部坑杀,一站成名,当然也是凶名。被后人调侃称“屠夫”。
2、霸王项羽之巨鹿之战;
项羽,秦朝末年起义军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西楚王朝的创立者,自称“西楚霸王”,以武力著称,被后人评价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此起起伏,项羽作为楚国贵族带领族人也是响应潮流揭竿而起,加入推翻暴政秦朝的义军之中。公元前208年,赵王歇被秦军将领王离率领大军围困在巨鹿,无奈之下派使者向楚怀王求援。项羽率诸侯义军五万以解巨鹿之困。当时项羽破釜沉舟,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勇气,楚军士气振奋,奋勇死战,大败秦军。经此一站成名,威名远播。秦朝主力丧失殆尽,已经名存实亡。从此项羽基本确立了在各路诸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3、少年英雄霍去病之漠北之战;
霍去病,西汉中期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名将卫青的外甥。成名有语“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领五万精兵出征匈奴,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万多人,俘虏匈奴王与所属朝廷众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史称“封狼居胥”。霍去病时年才21岁一站成名。此战以后,匈奴远遁漠北,百年内再没敢进汉朝一步,经典谚语“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这里也。
4、张辽之合肥之战;
张辽,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操下属“五子良将”之一。为历代后人所推崇,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公元215年,曹操率大军出征汉中张鲁,孙权见曹操大军远在汉中,未能及时回到东边,率领十万大军出征合肥,双方兵力差悬殊,此时张辽作为守军反其道而行之率领八百骑兵夜袭孙权,一路威猛冲杀至孙权大军帅旗处,吓得孙权彻底方寸大乱跑至不知名的小山头上,面对十万大军张辽几次冲杀如入无人之境,吴军军经此一役,士气全无。后围城数十日久攻不下,孙权退兵。张辽见其撤兵,乘胜追击,吴军大乱,孙权差点被活捉,凌统拼死才救出孙权,十万大军损兵折将无数,惨败收场。此站成为孙权一辈子摸不掉的奇耻大辱。反而成全了张辽,一战成名,威震江东。其中“张辽止啼”的典故流传千古。
中国古代名将辈出,历来更朝换代不乏经典战争,其中出的名将更是不计其数,没有成名之战,何以扬之威名。要说最欣赏那一位,鄙人最喜欢霍去病,为何呢,因为他生而逢时,少年英雄。我也有过小年梦,就是长大以后作为一名将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报效祖国。他是我少年的一个梦,虽然现实生活中和平年代不能成真,但霍去病缺填补了我少年心中的空白,慰籍了我儿时梦想的遗憾。
从唐中期到清乾隆年间?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早在汉代就在此地设有西域都护府,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陷入分裂动荡的局面,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的突厥民族逐渐控制了这一地区,直到唐朝平定东、西突厥才又重新将该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但安史之乱新疆地区再度逐渐与中原王朝分离,直到清乾隆年间这中间近一千年的时间里新疆经历了复杂的历史变迁:
汉唐时期包括今天我国的新疆地区以及邻近的中亚葱岭、巴尔喀什湖一带被统称为西域,汉代在此设有西域都护府进行管辖。汉帝国灭亡后尽管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曹魏政权一直有效对西域行使主权,甚至到了五胡十六国时代由中原汉人移民建立的前凉政权也对西域进行过管辖。前凉政权灭亡后中原各割据政权之间战乱频繁,西域地区逐渐由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的突厥民族控制。
隋文帝杨坚重新统一中原后国力得到恢复,到了隋炀帝杨广时代西征吐谷浑开拓疆域数千里并在新占领土上设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其中的鄯善、且末两郡已在新疆境内),不过此时新疆绝大部分地区依然处于西突厥的控制之下。唐太宗李世民征服了位于吐鲁番盆地的由魏晋时期中原汉人移民建立的但臣服于西突厥的高昌国,由于高昌汉化程度极深——和中原的文明、体制相仿,所以李世民并没在高昌设置羁縻州府,而是建立和中原内地一样的郡县。到了唐高宗时代大唐王朝彻底消灭西突厥,由此将直到咸海、里海一带囊括今天整个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广袤地域纳入大唐帝国的版图,到了武则天时代正式在这一广袤地域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两大羁縻州府进行管辖。
公元751年7月-8月当时全世界最强大的两大帝国——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在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的塔拉兹)交锋,交锋的结果是大唐帝国放弃葱岭以西的中亚地区,这时大唐帝国最西部的领土大致和今天的中国西部边疆吻合在帕米尔高原一带。其实当时的唐玄奘李隆基并不打算放弃葱岭以西的中亚地区,可就在他准备再次和阿拉伯帝国较量时大唐帝国爆发了安史之乱,在这样的局面下唐帝国不得不紧急抽调安西、北庭两镇的精兵强将入关平叛。这就使一直和大唐有边境纠纷的吐蕃和阿拉伯看到了进一步扩张的希望,于是吐蕃和阿拉伯开始趁唐军主力东调之机开始侵袭大唐西部边疆。
公元765年吐蕃军队占据河西、陇右地区,从而将西域和唐朝本土的联系切断。此时刚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唐王朝正纠结于日益严重的藩镇割据问题,不仅无力收复失地,甚至连国都长安也一度被吐蕃占领。然而此时西域并未脱离大唐的统治——尽管吐蕃切断了西域和唐朝本土的联系,但大唐在西域的驻军以一致孤军愣是抵挡了吐蕃的进犯。不过他们实在太过势单力孤,于是他们向长安的大唐朝廷派出信使通报了西域驻军仍在坚守的消息,唐代宗在感动之余考虑到大唐的现实处境决定将这支守卫帝国边陲的功勋部队调回本土。如此一来吐蕃在西域的扩张更加肆无忌惮,到公元807年西域地区全部沦陷于吐蕃之手。
当吐蕃势力在西域肆无忌惮的扩张之时原本臣服大唐的西突厥葛逻禄部趁机占领巴尔喀什湖以南的河中地区。公元841年漠北草原上崛起了新兴的黠戛斯人(吉尔吉斯人的先祖,自称是西汉李陵后裔)击败回鹘汗国,原本居住在今天蒙古草原色楞格河一带的回鹘人开始迁居西域。
公元848年敦煌人张议潮率河西归义军起义,驱逐吐蕃势力,收复瓜州,沙州等地。归义军控制的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河湟谷地以及新疆东部的哈密、吐鲁番等地。不过此时新疆绝大部分地区并不处于归义军管辖之下,而是由回鹘后裔建立的高昌回鹘统治
唐朝灭亡后,中原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封建割据状态。这时在位于今天新疆和田地区的于阗国诞生了一位名叫尉迟婆跋的国王——他以唐之宗属自居并改名为李圣天,于阗政权因此也被后世称为李氏王朝。仰慕大唐文明的李圣天一方面在于阗大力推行汉文化,一面与东面由河西汉人张议潮建立的归义军政权交好。赵匡胤统一中原后李圣天遣使祝贺。
迁居西域的回鹘人除了有高昌回鹘之外,还有一支迁徙到葱岭以西与当地的葛逻禄人互相融合形成了喀喇汗王朝——喀喇汗王朝极盛时期据有东起库车,东南起罗布泊,西至咸海、花剌子模,南临阿姆河,北至巴尔喀什湖、七河流域的广大区域,版图囊括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南部以及我国新疆中西部。大体为“唐朝的安西和北庭两都护府所辖的大部地区。喀喇汗王朝曾朝贡于宋,喀喇汗王朝的可汗自称“桃花石汗”或“东方与秦之主”。在喀喇汗王朝人马赫穆德·喀什噶里在《突厥语大词典》中解释为秦是由桃花石(宋国,即宋朝)、契丹(辽朝)和喀喇汗国组成。这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喀喇汗王朝看来:他们就是中国人,中国是由当时的宋、辽和喀喇汗王朝三者共同组成的。
喀喇汗王朝第三任大汗萨图克·博格拉汗改宗伊斯兰教并征服了信奉佛教的于阗国,由此开启了这一地区伊斯兰化的进程,喀喇汗王朝甚至一度向西灭掉了波斯的萨曼王朝。经过100多年的政治演变,喀喇汗王朝汗桃花石族的两大系已完全形成——即长支阿里系和幼支哈桑系。起初王朝的统治权控制在阿里系手中,但玉素甫卡迪尔汗占领喀什噶尔后,王朝的统治权转到哈桑系手中。1041年伊卜拉欣用武力夺取布哈拉后,阿里系控制了河中地区,而哈桑系只控制王朝东部。伊卜拉欣自称桃花石·博格拉·喀喇汗,完全独立自主,不承认东部喀喇汗为宗主。于是在中亚地区形成了完全平行的两个独立王朝——东部喀喇汗王朝和西部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国逐渐成为中亚地区新兴的塞尔柱突厥帝国的附庸。
契丹人建立的辽国被女真族建立的金国所灭后辽国宗室后裔耶律大石逃到西域建立西辽帝国。1141年西辽军队在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草原战胜以塞尔柱帝国为首的西域联军,东、西喀喇汗国、高昌回鹘王国、花剌子模等都成为西辽的属国,至此西辽完成了包括今天新疆和中亚的统一。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追击乃蛮王子屈出律进入西辽,在成功灭掉西辽后蒙古人称原本臣服于西辽的高昌回鹘部为畏兀儿人。忽必烈仿照中原汉制创建元朝,引起其他蒙古王公的不满,于是蒙古帝国日渐分裂为元朝和四大汗国:元朝控制着新疆东部地区并在此设有哈密卫;而新疆中西部地区则处于察合台汗国的统治之下。
14世纪初察合台汗国以葱岭为界分裂,西察合台汗国控制中亚地区,东汗国统治相当于今天的新疆地区。东察合台汗国大汗图古鲁克帖木儿率领属下改宗伊斯兰教,这也是西域地区彻底伊斯兰化的标志事件。西察合台汗国则被蒙古化的突厥部族首领帖木儿篡夺,建立了称霸中东和中亚的帖木儿汗国,并一度迫使东察合台汗国臣服。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起兵驱逐蒙古人后定陕西、甘肃诸镇,嘉峪关以西置不问——然而这话有夸大的成分:当时新疆绝大部分地区的确不在明王朝的控制下,但在新疆东部的哈密地区明朝是设置有卫所的,不过后来被吐鲁番部夺走。事实上明成祖朱棣在派郑和下西洋的同时,也在积极经略西域地区:先后在嘉峪关以西设置哈密、安定、阿端、赤斤蒙古、曲先、罕东和沙州等关西七卫。不过随着国力日衰,明朝无力应对吐鲁番满速儿汗的军事实力,被迫将哈密诸卫内迁。
16世纪初察合台汗国后裔赛依德从中亚挥军东进,重新统一南疆,建立叶尔羌汗国。北疆地区则被瓦剌(卫拉特)各部蒙古人占据。1670年噶尔丹成为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成为准噶尔部统治者后葛尔丹便积极向外扩张:自从元朝被明朝驱逐回草原后草原上相对落后的游牧经济无法支撑一个统一的帝国,于是北元王朝迅速分崩离析,草原重新回到成吉思汗之前的部族割据状态。到明末清初蒙古各部大体分为三部分:漠南蒙古(今内蒙古自治区)、漠北喀尔喀蒙古(今蒙古国)、漠西卫拉特蒙古(今新疆天山以北)。葛尔丹的准噶尔部属于漠西卫拉特蒙古,漠西卫拉特蒙古主要由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大部落和一些小部落共同组成,其中和硕特部长期作为卫拉特联盟的盟主存在。葛尔丹击败和硕特部首领兼卫拉特盟主的鄂齐尔图汗,遂成为卫拉特霸主,把卫拉特联盟变为事实上的准噶尔汗国。两年后获得达赖喇嘛的赠号“博硕克图汗”(蒙古诸部信黄教以获得达赖赠号为荣)。他征服哈萨克、灭叶尔羌汗国,称雄西域。1688年进攻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继而进军内蒙古乌兰布通,威逼北京。
清代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才最终平定准噶尔部。准噶尔部在消灭南疆的叶尔羌汗国后曾将南疆的伊斯兰宗教领袖大、小和卓扣押,清军平定准噶尔后将其释放并派波罗尼都招抚天山南路各城。不久阿睦尔撒纳率准噶尔残部叛乱,大小和卓则乘机控制了喀什噶尔、叶尔羌(今新疆莎车)等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和卓霍集占杀死清军副都统阿敏道,举兵自立。次年(1758年)乾隆皇帝发兵征讨大小和卓,在库车、叶尔羌、和阗等地与大小和卓交战。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小和卓兵败西逃,经葱岭进入巴达克山(在今阿富汗东北部),被巴达克山首领素勒坦沙擒杀,叛乱遂平。至此天山南北的西域地区再次被中原正统王朝纳入版图,乾隆因此地为清朝新得疆土故命名为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