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dnf阿登高地,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

CF排位号 admin 2023-05-26 22:20 240 次浏览 0个评论
网站分享代码

dnf阿登高地,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

马奇诺防线的名称来自当时的法国陆军部长A -L -R 马奇诺的姓氏,防线主体数百公里,修建时间从1928-1940年,由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坚固,当时造价50亿法郎,仅用做防御法德边境正面使用。但在二战中,德军绕道阿登高地,从比利时进入法国,将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甩到身后,使其失去作用,成为一个笑话。

为什么巴黎盆地更加适合种植小麦?

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较高,阴雨天气多,热量和光照条件一般不太适合发展种植业.但是巴黎盆地气候温暖,热量条件较好,土地肥沃,可以种植小麦,主要是由于地形的原因.

dnf阿登高地,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

巴黎盆地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78米,中心地带海拔仅26米.边缘环有海拔约300米的丘陵,高原,南靠中央高原,东至洛林高原,北邻阿登高地,西到阿莫里坎丘陵.尤其是西部和南部的高原和山地对西风气流起到了抬升作用,经过抬升再沉入盆地的空气,由于盆地内地势低平,降水量会减少,使得盆地的光照条件改善,热量增加,适合谷物的生产.

一个军团伤亡多少人就失去了战斗能力?

军团这个单位是一个老的军队单位,一般一个军团是有几个军组成,军团从级别上和集团军和兵团是一回事。

军队的级别越高,后勤保障部门越多,占部队人数的比例越高,一线的作战部队占的比例越小,而且军队的合成程度越高,这些后勤保障部门的占的比例越高。

一般来说,这种大型的军队集团除了普通的作战部队,还会拥有大量的后勤支援人员,所以实际的一线作战人员占整个部队人数的比例一般不会超过50%,尤其是一线的步兵,而炮兵、工兵、辎重兵、医护、运输等保障力量一般在战斗中是伤亡人数不会很大的,在整个伤亡人数中,通常三分之二是步兵。

对于大的军队集团来说,一般伤亡人数超过本单位人数的30%,这个单位就需要撤出战斗进行休整补充,整体伤亡人数占编制人数的30%,通常一线的作战部队的减员人数就会超过50%。

不过这个事情只是一个惯例,但是战争中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包括撤出战斗的时间,如果战争的局势不允许撤出战斗,那么原来的运输勤杂人员就会充当步兵使用,比如二战中、,美军鉴于德军的空军已经被彻底压制,在一线步兵伤亡很大的时候,就用高射炮兵充当步兵。

阿登战役中的美军106师就是刚刚补充了6000新兵,美军当时的步兵师编制人数约1.4万,但是加上一堆加强单位,一个师长手下指挥的人马一般都是有2万人左右,补充6000人差不多就是前一阶段损失的人数,基本上就是占到了整个部队的30%。106师被部署到阿登就是由于阿登地区相对平静,能够训练新兵。

撤出战斗以后补充新兵以后还是需要训练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这个部队的战斗力就是比较差了。象阿登战役中的美军106步兵师就是由于在前一段时间伤亡太大,刚刚补充了6000新兵,在遭到德军的突然袭击后,很快崩溃,并且这个师有高达8000人投降。

苏军在战争初期就是由于指挥系统被打乱,大量人员被俘,其实大部分部队伤亡不大。

不过,这些比例都是有一个前提就是,遭到严重伤亡的这个部队的指挥系统还算健全,也就是上边下了命令还有人听,还有人执行,如果是指挥系统瘫痪,就算是一线的部队伤亡不大,这个部队也是丧失了战斗力,原来苏军有一个标准就是一个部队伤亡人数达到编制人数的60%,但是指挥系统还在,那这个部队只是部分丧失战斗力,而如果一个部队的指挥系统被摧毁,那么这个部队就是彻底丧失战斗力。

图片来自网络。

巴黎地势特点?

巴黎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南靠中央高原,东至洛林高原,北邻阿登高地,西到阿莫里坎丘陵。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300公里,盆地面积约1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的四分之一。海拔300米以下。

巴黎位于盆地中央,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78米。

巴黎盆地号称是法国最广阔,最肥沃的盆地,这里是法国农业最先进的地区之一,盛产甜菜,小麦,燕麦,蔬菜和葡萄。东部旧香槟省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香槟酒)闻名。气候上为温带海洋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相差不大,雨日多,日照少。

虎王坦克总共击毁多少坦克?

军武奇兵第498个精彩不容错过的回答!

虎王坦克虽然个头更大,防护力更好,但是很显然它的战绩可没有虎式坦克那样“逆天”。虎式坦克早在东线战场时经常会出现1:20-30的战绩,当然这跟苏联还没有大量装备T-34-85有一定关系。虎王出生的时候正是在德军开始节节败退的局面,硬伤还是小马拉大力,70多吨的钢铁巨兽配一台12缸水冷汽油机,这除了导致它行驶速度慢之外,而且格外能喝油,是名副其实的“油老虎王”。

七十多吨的自重,与今天的M1A2近乎一样,可想而知它的发动机是遭了多少罪。

从库尔斯克会战之后,德军开始接连败退,下面以东线德军505重坦歼击营为例,说一下虎王坦克从参战到战争结束的短短历程。在这期间全营以虎式坦克为主,他们的战绩一直很出色。从1944年初开始,参加了多场防御作战,虽然没有出现过重大损失的情况,但是长期不停作战磨耗着他们的实力。在1944年苏联的夏季攻势中,505营用仅存的残余力量又击毁了苏军大约100辆坦克,自此505营的虎式坦克基本损失殆尽。

在苏联坦克犹如潮水般的攻击,高大威猛的虎式也难敌四拳。

505营由于损失严重,几乎不成建制,被调往后方进行补充和休整。借此之际完成虎王坦克换装,虎王坦克开始采用倾斜装甲并且增加装甲厚度,其防护性以经达到当时世界顶级阶段。1944年9月,完成休整的505营开始重新回到前线并参加东普鲁士的防御作战,初次作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损失两辆虎王坦克的情况下,击毁苏军24辆T-34-85和JS1/II坦克。第二次参加战斗击毁了26辆苏军坦克,自身则损失9辆,由此可见,德军装甲部队的战绩开始走下坡路,当然这根作战环境的劣势也有一定影响。

1944年开始,苏联军队已经取得陆空作战的优势。

在西线的503营曾参加过对付盟军在诺曼底登陆行动,盟军上岸后吃亏还是很多的,MG42撕布机,88炮,虎式虎王坦克,完全不是在太平洋和鬼子厮杀的节奏。曾经在太平洋战场横霸一时的谢尔曼坦克到了欧洲大陆变成了“谢馒头”,88炮、75炮一打就穿,MG42特有的声音也给大兵们留下恐惧的印象。到1945年二战结束,503营是虎王坦克取得战损比成绩最好的部队,一共损失了45辆虎王坦克,击毁敌军坦克500辆,战损比是1:10多。

“虎家族”坦克是盟军最不想看到的武器。

505营这边从参战到二战结束一共击毁敌坦克900余辆,其中500多辆是被虎式坦克击毁,505营也一共装备过45辆虎王,但是击毁的敌军坦克不到400辆,总体算下来505营虎王的战绩还不如503营的好。由此可见,从501到506这几个比较出名的重坦歼击营数据平均估算一下,虎王的战损比确实应该在1:10左右,也就是说击毁十辆盟军坦克,虎王就会损失一辆。然而虎王和虎式坦克数量太少,虎王坦克一共生产了不到500辆,完全无法与盟军和苏联的坦克海相比较。

各种资源的紧缺,加上德国工艺制造的严谨,导致德国装甲部队坦克一直供不应求。最可悲的是即便如此,到后期连少量的坦克燃料都已经供应不上。

二战是现代武器疯狂发展的阶段,即便在当时不利的条件下德国还是造出了如此恐怖的机器,虎王的装甲让盟军所有的坦克都成为笑柄,经常会出现10几辆坦克埋伏着打虎王的局面。苏联紧急调往前线的IS-2重型坦克据称也只能在250米内才能击穿虎王正面装甲,但是在实战方面并没有记录。

苏联的IS-2重型坦克

谢谢您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