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血之泛滥,他的那七个拜把子兄弟

CF排位号 admin 2023-05-14 18:20 228 次浏览 0个评论
网站分享代码

血之泛滥,他的那七个拜把子兄弟?

1928年6月4日凌晨沈阳一声巨响,一代枭雄张作霖就被秘密抬进了沈阳大帅府,最终因抢救无效直接身亡。

1928年4月,北伐军在阎锡山等人加入的情况下再度进行二次北伐,此次北伐针对的主要目标便是位于北京的东北王张作霖。

血之泛滥,他的那七个拜把子兄弟

在北伐军的进攻下,纵然张作霖有数十万的军队但还是节节败退,这种情况令他是苦不堪言随时准备撤退。

张作霖本想跟南京政府罢手言和,但就算张作霖亲自派人前往南京政府商议,但此时就是没有成功,就好像北伐军是吃定了他一样。

万般无奈之下张作霖只好考虑离开北京返回自己的东北大本营,于是他在6月2日宣布自己会退出京城前往东北,至此北伐军算是才停止了脚步,但另一伙势力却又盯上了张作霖。

这伙势力便是曾经将张作霖扶持起来的日方,当初郭松龄叛奉算是打了张作霖一个措手不及,紧急情况之下张作霖只好跟日方签订和约从而得到日方的救助拿下郭松龄。

但在事后张作霖却耍赖了,本来合约上是要张作霖同意他们日本人在东北地区建厂和修建铁路,但张作霖却是翻脸不认人拒绝日方这一系列要求。

并且为了保证自身在日方中的地位,张作霖没少给日方政府送钱,这就导致原本白纸黑字的合约就变成了一笔坏账,这让日方对此恶心的同时又毫无办法。

于是在一次会议上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便指出张作霖是东北和奉军的主心骨,只要把张作霖杀了那东北就如同掌中之物一般。

此举得到了日方高级官员的一致赞同,当即决定趁着张作霖被北伐军打压准备回东北之际下手,直接将张作霖谋杀在半路了。

张作霖在动身之前也曾听说有人故意询问自己的情报,于是将自己出行的时间变换了三次,这才选择在6月3日晚上动身离开北京。

殊不知日方早就掌握了情报并在半路设下了埋伏,在第二天凌晨的时候张作霖所乘火车已经来到了沈阳的皇姑屯车站附近。

紧接着一声巨响,事先就埋好的炸药转瞬即发,张作霖所乘坐的火车被高高炸起,就这一下车上死伤无数,而张作霖此时也并未身亡只是重伤。

幸好奉天省长及时赶到将张作霖送回了沈阳大帅府,但由于伤势太过于严重导致上午九点直接去世,一代枭雄和东北王就以这种方式离开了人世。

大帅府为了封锁消息直接连丧事都没有举办,对外宣称则是张作霖受伤但也都是小伤并无大碍。

为了探清真实情况,日方是派出了一个又一个间谍,但这些人在五夫人的周旋下均不知实情,直到张学良从外地返回才开始公布丧事,日方得知被骗虽然气愤但却也无奈。

我们都知道张作霖生前有七个结拜兄弟,这七个人跟他一块出生入死这才把张作霖给推到了东北王这个位置,虽说其中有能力者不少,但张作霖却能稳稳压制。

现如今张作霖突然去世,负责接替的张学良虽说颇有能力,但在他们眼中也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张作霖的几个老兄弟对此是怎么做的呢?

马龙潭

结义的八人中在当时马龙潭无论是年龄还是能力,他都是稳居于老大这个位置的,对马龙潭当老大其他人是心服口服。

不过在1920年的时候张作霖就已经把马龙潭的军职给解除了,一方面是马龙潭确实年龄大了,一方面是马龙潭更适合当个文将。

自张作霖去世后马龙潭就一直呆在自己那个四平的一亩三分地上没怎么闹事,但他不闹事架不住别人找事。

在“九一八”事变过后日方希望马龙潭帮助他们收买人心,但马龙潭对此是直接拒绝,并且为了拒绝直接一头撞在了床头,日方这才就此作罢。

吴俊升

早前马龙潭和冯德麟都在奉天的时候,吴俊升便跟他们两个还有张作霖合称为奉天的四大军事重要人物,可见这位还是一个实权派。

相比较马龙潭和冯德麟来说吴俊升就要幸运的多了,在他们二人相继下野后吴俊升反而是继续在张作霖身边并得以重用。

不幸的是在张作霖回东北的时候吴俊升跟他一同前往,最终张作霖身受重伤被运回沈阳,而吴俊升则是当场死亡,实在是令人可惜。

冯德麟

要说奉天城内的传奇人物,那张作霖占一个,另一个则必定是冯德麟,这两个老兄弟可谓是结识了一辈子斗了一辈子。

自从两人同被封为师长但张作霖坐镇奉天而冯德麟坐镇北镇的时候,两人之间的争斗便开始了,冯德麟一心想要超过张作霖成为那东北第一把手。

不过在经过种种事件后冯德麟便被迫下野,此后不再插手军政而是转身研究实业,不幸的是在张作霖出事前两年,冯德麟便因病去世在北镇与世长辞。

虽说两人斗了大半辈子,但在冯德麟的身后事上张作霖还是没有半点含糊,直接让冯德麟风光大葬这也是尽释前嫌了。

汤玉麟

要说这汤玉麟为何会跟张作霖等人结识,其实也算是误打误撞了,早年汤玉麟是做拉车生意的,因拉车过程中遭遇抢劫所以被迫落草为寇。

成为土匪没多久后汤玉麟就打出了名气,并在机缘巧合下救了张作霖一命,此后两人便结为生死兄弟,因汤玉麟勇猛异常所以便有绰号二虎。

在张作霖去世后汤玉麟奉命镇守热河并任热河省省长,值得一说的是后面日方想要威逼利诱拉拢汤玉麟,但却统统被其拒绝,也算是一条好汉。

张景惠

结拜的八个兄弟中也并不是都愿意一心对外,就比如这个张景惠,在张作霖去世后没多久便加入到了日方的队伍当中。

老帅去世少帅张学良执掌军政大权,因为张景惠跟张学良向来不和,所以在张学良执掌大权后张景惠便前往南京就职,这算是公开叛逃奉天体系。

“九一八”事变过后自认为有机会的张景惠便跟日方取得了联系,随后便公开表示愿意追随日方并在其中担任伪满洲国务总理大臣。

所以八人中要说名声最不好的就属这个张景惠了,不过后来他也难逃命运的制裁被苏军抓住并囚禁。

孙烈臣

跟冯德麟一样,身为老六的孙烈臣也是在张作霖去世之间就去世了,就拿这一众兄弟来言,关系最好的恐怕就是张作霖和孙烈臣这两人。

曾经张作霖在执掌东北军政的时候,冯德麟和汤玉麟试图逼迫张作霖下野并想出种种计策,而在这种关键时刻孙烈臣一直坚定的站在张作霖这一方。

不幸的是因为孙烈臣身兼数职所以导致大病一场,这一病让孙烈臣的年龄停留在了五十二岁,张作霖得知后曾经在孙烈臣的尸体上哭了半个小时,可见兄弟情深。

张作相

要说张作霖去世之后谁对张学良的帮助最大,那一定就是张作相了,张作霖和张作相虽然名字极其相同,但其实并未有血缘关系只是巧合。

皇姑屯事变后张作相因为其阅历和能力被众人推举为东北保安司令,但这无疑是抢了张学良的权,于是张作相怎么说都不肯接受,执意要将这份大权交给张学良。

不仅如此,为了能好好扶持这位少帅,张作相甘愿一直在张学良身边担任副将,这份态度真是令人钦佩。

之后凡是张学良有不懂的地方或者难以定夺的方案,都会让张作相帮助自己选择,并且曾多次将军权交给张作相。

尽管张作相大权在握,但其从始至终都没做过半点对不起张学良的事情,张作相也得以深受张学良信任,在张学良下野后张作相也紧跟着下野。

跟之前汤玉麟一样,日方也曾希望张作相这等智囊加入到自己行列,但遭到张作相坚决的拒绝。

由此可见除了去世在张作霖之前的冯德麟和孙烈臣,以及投靠日本人的张景惠外,其他人在之后还是或多或少给张学良提供帮助并没有什么不轨的举动,并且相比较张作霖来说,他们的结局还都算不错。

感谢阅读,看完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二连哟,风云妹子在此谢过诸位啦~

却立有大功的特殊将军?

看到这个问题,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说的李克农上将呀!

李克农,党和人民军队情报、保卫工作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在隐秘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全国各地、上上下下都在学党史,相信很多人都对我们党在隐秘战线上的工作者有了些了解。大家一定听过“龙潭三杰”、“后三杰”、“台湾三杰”,他们是我们党隐秘战线的最杰出的工作者代表。

李克农、钱壮飞、胡底,这三人就是被周总理称为“龙潭三杰”的我党早期隐秘战线工作者。他们利用自己在敌人内部的特殊岗位,组织了一个情报小组,李克农任组长,在白色恐怖中为保卫党中央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后三杰”是指熊向晖、申健、陈忠经,三人都潜伏在胡宗南部担任职务。

“台湾三杰”是指吴石、朱枫、陈宝仓。

随着一些历史事件的解密,“后三杰”和“台湾三杰”的事迹也已经被很多人熟知、了解,这不是这个回答的主要内容。有兴趣的网友可以自行在网络上找相关的资料来看。

这个回答里,我们主要说一说李克农,这可是被公认的共和国“红色特工之王”!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人民解放军授衔仪式。在仪式上,毛泽东主席庄重地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以及解放军上将的军衔,授予了一位富有传奇色彩却又十分神秘的人物。他就是这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52名将军中,唯一一个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的将军——中国共产党的高级特工李克农。

虽然李克农从未领过兵、打过仗,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党和军队的守护神,也并不为过。他所从事的情报工作,同样是关系到人民、军队甚至是党中央安全的。他在隐蔽战线上所立的功劳,无愧于“红色特工之王”的美誉,周恩来曾夸赞过李克农

“李克农同志虽然没有带过一兵一卒,但他对新中国的功劳绝对比一个军的作用还要大。”

如果没有李克农,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30年代初可能就要改写了。

1931年,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敌人企图利用顾顺章将党中央在上海的机关一网打尽。钱壮飞在南京第一时间截获情报,立即接力传送到上海的李克农手中,李克农火速设法联系到陈赓,然后上报到周恩来,周恩来及时、果断地组织上海的中央机关及领导人撤离。

其危险性大到何种程度?据解密的资料,最后撤离的周恩来、陈赓和前来抓捕和敌人擦肩而过,前后不过相差几分钟!

这次情报工作的重要成果,挽救了一大批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这批人是:周恩来、邓颖超、瞿秋白、王明、博古、邓小平、陈云、陈赓、聂荣臻、叶剑英、李维汉等。这就是共和国的半壁江山呀!

现在我很少看电视了,但如果遇到谍战剧,我还是会非常有兴趣地一集不落地看完。很多谍战剧里,都有李克农的影子,一般李克农都被称为“克公”。

作为共产党情报工作的领导者之一,李克农常被拿来和国民党的情报头目戴笠、毛人凤作比较。和这两位国民党情报头目的较量,可以说李克农是完胜。

引用一位不知名的网友的评论:

“常凯申”手下有个戴雨农,“李德胜”手下有个李克农,孰高孰低看名字就一目了然。

戴雨农就是戴笠,“常凯申”就是蒋介石啦(这是另外一个笑话了,这里不表);“李德胜”是毛主席的化名。这么一说,孰弱孰强一目了然了吧?

李克农是出色的情报部门负责人,带着手下把对面弄成了筛子,弄出了“天下无人不通共”的局面;

而戴笠把情报部门弄成了黑帮暗杀团,多年对共工作成绩很少,对日工作基本上处于放冷枪的水平,他奉行的那一套基本上是青红帮的手段;

戴笠,有中国的盖世太保之称

毛人凤在和李克农的较量中也是屡战屡败。1949年12月,毛主席出访苏联,在台湾的毛人凤让潜伏在北京天安门附近南池子的“万能潜伏台”伺机进行破坏行动。但是很快李克农就把这个“万能潜伏台”——特务计兆祥揪了出来。李克农让计兆祥发一份电报给毛人凤,算是小小羞辱了一把毛人凤吧。电报大意如下:

毛人凤先生:你们反复吹嘘的“万能潜伏台”我们已经起获,计兆祥也束手就擒,今后你们派遣的特务,我们也将悉数收留,在这里就不当面道谢了。还有,和你说话的是李克农,发电报的是计兆祥。

毛人凤一心以为自己留下的“万能台”不可能会被发现的,收到电报后被气得七窍生烟,非常愤怒。他知道李克农厉害,之前把戴笠搞得焦头烂额,自己也被他搞得处处受限。

毛人凤

戴笠、毛人凤的水平都离李克农都相差甚远,这里面有个人的因素,更关键的,可能还是背后中共组织的强大。

很多人纠结于李克农从未带过兵打过仗,却能获得开国上将的军衔,但很多人不知道,李克农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指挥作战的行列,但是他在策反、整编对面的部队工作上,作出过很大的成绩。

当然这没有官方的数据支撑,但据一些历史爱好者考证,仅解放战争时期,经李克农同志之手促成的成建制投诚,起义,改编的国民党军,有170万以上。

170万,是什么概念?整个解放战争中,直至1949年6月,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也不过400万

此消彼长,从对面弄来170万的效果就是,对面少了170万,我们多了170万,一来一回,340万的差距被抹平了。

当然了,这不是官方的数据,我们也不能尽信,但是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李克农没上过正面战场又怎么样,解放全中国的战场上从来都没少过他的身影。

不仅如此,建国后的朝鲜战争中,李克农一样是没在正面战场上露面,但却是在最后的谈判中,中方举足轻重的、不可替代的人物。即便是当时重病缠身,他也没下谈判工作的火线,因为没有人能顶替他的位置。

毛主席曾评价李克农将军

克农的工作是在一场看不到硝烟的战场上战斗,而且形势远比真实的战场残酷,但是他的工作是非常出色的,事实证明正是因为他的情报,数次挽救全党全军于危难之中。

这应该是非常公正、客观的评价了!所以,李克农这个大将军衔,是没有一点异议的。

李克农的工作能力也赢得了国际上对手的尊重,网上流传着这样的一个说法:李克农将军去世后,美国中央情报局下令全体员工放假三天,以庆祝强有力的对手消失。

其实,这是一种夸大的说法,但不管这种说法是不是真实的,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李克农对我国情报部门的重要性。

好了,不再啰嗦了,相信大家对李克农都有不错的了解,我就不再狗尾续貂了。

最后说一句,李克农是我最佩服的老一辈革命家之一,其他人还有彭总、刘帅、陈赓大将等等。有同感的网友欢迎交流、讨论。

评论区见。

美国有能力进攻伊朗本土吗?

参考1991年海湾战争,伊朗目前的实力比当年的伊拉克好不了太多,有限的防空兵器并不能将美军阻止于国门之外,更重要的是伊朗跟当年的伊拉克一样并没有完善的作战体系。所以美军完全具备不动用核武器的情况下攻击伊朗本土。而伊朗唯一的反击就是用弹道导弹攻击美国散布在各处的军事基地,但是不具备对美国本土发动攻击的实力。下图为美国海军“林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投入6艘航空母舰

下图为2016年伊朗到货的俄制S-300PUM2防空导弹系统,它的最大覆盖范围可以达到300公里以上,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陆上区域防空导弹系统之一。但是相比于S-400系统还是逊色很多,对付常规三代半战斗机也只有大概40%的胜率。而且由于这种防空导弹系统价格比较高,伊朗手中只有4个营的S-300,这4个营要负责守卫核工厂,无法分身对其他地区实施对空布防。除了S-300之外,伊朗手中能拿的出手的也只有S-200防空导弹系统,虽然伊朗对其制导系统进行过改进,射程也增至350公里,然而毕竟这只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产品,在现代电子系统压制下根本无法对抗高烈度的空袭,只能对抗大型侦察机、运输机这类大型目标。其余的就是从俄罗斯引进的“道尔”野战防空系统,但这只能对付15公里内的中低空目标,不能算是区域防空系统。

而空中方面,伊朗最近20多年没有新的战斗机入列,主力仍然是当年由美国进口的F-14“波斯猫”重型战斗机+“不死鸟”空对空导弹。然而这些“波斯猫”的年纪已经超过40年,伊朗没有能力对这种战机进行国产化,只能说坠毁一架少一架。而伊朗目前所谓的国产“考萨尔”战斗机也是F-5“虎”的山寨版,就连发动机来源都是个迷。考虑到伊朗的电子产业水平,这些所谓的“考萨尔”国产战斗机恐怕依旧是纯二代机,这种技术水平即便生产再多也不会有AIM-120空对空导弹多。其余的就是F-4、F-5这些二代机和当年由伊拉克叛逃的Mig-29。如果说装备上的糟糕,那么更严重的是伊朗没有完善的作战体系,不仅没有预警机,没有战略预警系统,各防空系统是否能够实现快速信息情报共享和防空作战的统一指挥都是个问题。下图为伊朗F-14和F-4

1991年海湾战争美国利用夜间掩护派出F-117隐形战斗机将伊拉克几个防空节点摧毁后直接长驱直入,展开了对伊拉克40多天的无休止空袭。在那场战争中美军对伊拉克实施空、天一体化监控和全程的战场电磁压制,可以说将伊拉克变成了瞎子,从伊拉克飞机起飞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掌控在美国手中。而1999年科索沃战争也是在电磁压制的情况下用空袭的手段摧毁了南联盟,而南联盟的Mig-29战斗机竟然无一战果。虽然当时南联盟利用老式的“萨姆”击落1架F-117隐形战斗机,但是这并没有对战局构成本质的改变。换成今天的伊朗情况不会好很多,伊朗虽然比当年的伊拉克强一点,但是并没有达到压制美国的水平,缺乏有效的防空作战体系使得伊朗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局面。下图为投掷激光制导炸弹的F-117,但是现在已经换成了更为先进的F-35和F-22,据说以色列F-35I曾经有过深入伊朗的记录且没有被发现

虽然伊朗手中掌握了C802、C601甚至俄罗斯Kh-55的技术,可以利用大量的反舰导弹和水雷封锁波斯湾300公里范围。但是美国航空母舰打击群的作战范围超过1000公里,且美军在中东有大量的军事基地,包括印度洋迪戈加西亚空军基地、沙特苏丹王子空军基地和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都是可以部署大型轰炸机,这些轰炸机远程对伊朗发射射程达到2000公里巡航导弹,覆盖伊朗绰绰有余。总的来说就伊朗现在的水平很难抵挡美军高技术条件下的电子压制和空中打击,而伊朗的工业和经济实力又很有限,海空军很难维持住。只能像当年伊拉克和阿富汗那样在地面拖住美军,将局部战争变成治安战。下图为携带AGM-86空射巡航导弹的B-52H战略轰炸机

而伊朗手中最大的筹码就是各种型号的弹道导弹,这些弹道导弹可以对邻国以及美国散布的军事基地实施打击,即便造成不了极大的后果也能起到威慑和胁迫作用。这些机动弹道导弹分布范围太广,且可以随时改变阵地,想要全部打掉需要很长时间,这是伊朗唯一的筹码。下图为伊朗弹道导弹

古代女人明明自己可哺乳?

在很多古装剧中,特别是宫廷剧,就能看到有钱人家或皇室都是雇佣乳娘喂养孩子,往往都不会自己亲自去喂养。

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请乳娘几乎成为了达官贵族的家常便饭。

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似乎只有亲生母亲母乳不够的情况下,才会找奶妈。

那古代官宦之家请乳娘到底是出于何原因呢?

首先,古代乳娘分为两种,一种是皇宫里面的乳娘;另一种是大户人家的乳娘。

普通人家就没必要说了,普通人家自己奶孩子不说,如果奶水多,还要去奶别人家的孩子。

来说说那些请得起乳娘的人家:

大户人家

大户人家请乳娘主要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古代女性地位低下,很多女性嫁到夫家之后,说难听点,就是一个生育的机器。

哺乳会影响下一次的怀孕时间,在古代讲究多子多福的时代,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你哺乳呢,需要赶紧调养好身体,尽快再次生育。

何况古代也没有那么多的避孕措施,往往刚生完孩子又怀上了。

第二、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有钱人娶三妻四妾也是正常,更何况是雇佣一个乳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自己地位的体现,跟一般人家区别开来。

第三、有权有势的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妻妾多了也会争宠。女子想要保住地位,要么凭自己的姿色,要么凭资本(生儿子)。为了争宠,谁都不愿意让自己的身材走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使出吃奶的劲”,可以想象一下,哺乳肯定是会对母亲乳房形状有影响的,所以喂奶这事还是交给乳娘就好了。

这一点,后来的欧洲贵族也是这样,贵族女子不但不愿哺乳自己的孩子,连生孩子都没什么兴趣。

第四、古代贵妃为了显示高贵身份,也不愿意做或做不来喂奶这种事。要知道很多富贵家千金从小就是娇生惯养,而给孩子喂奶又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

奶孩子是没日没夜颠倒的,那些娇滴滴的大小姐,金贵的少奶奶,肯定受不了夜里频繁起来照顾孩子这种苦。

说实话就是为了享受生活,为了少吃点苦,为了显示自己尊贵的身份。

所以,大户人家一般不会自己奶孩子,有钱的人家,甚至会请多个乳娘一起来奶。

皇宫

说到皇宫,呵呵,这就有的瞧了。

因为皇宫里的乳娘,不一定只是奶孩子,有些还要“奶大人”。

很多皇宫贵族认为,婴儿的皮肤之所以那么细嫩,和他们和乳汁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比如说那个慈禧太后,为了保持容颜,每天都要用乳汁洗脸。

只能说慈禧老太后非常奢侈了。

回过头来说说乳娘这个职业本身。

一旦乳母经过严格筛选,被选中了后。她就要放弃哺乳自己孩子的权利,去领养人家的孩子了。没办法,这样做也是为生活所迫,逼不得已而已。

至于自己孩子的生死,他们就无暇东顾了。你看穷人的生活是不是,比较悲催的呀。

当然,中国历史上,也有的乳母,因为给别人喂养孩子,而走向了发达。

比如明宪宗朱见深,他最后娶的那个万贵妃,比他大出好多年龄,就是他的乳母,却勾引皇帝成功。从次走上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道路。

只能说360行,行行出状元,行行有精英啊。

原创作品,请勿抄袭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历年的牛市情况?

牛市行情统计

1996年以前,由于股票数量相对较少,投资者参与数量不高,A股指数波动较大,此处不作统计。

1、1996-1997,四川长虹,春兰股份,深发展等领涨的蓝筹行情。

历史背景与题材,当时彩电,空调等刚开始大规模进入普通家庭。

深圳成指从1996年1月的924点,上涨到1997年5月的6103点,指数5倍涨幅,深圳市场牛市无疑。

但是上证指数涨幅1倍左右,如果没有参与家电,银行等蓝筹股,就无法体会牛市了。

深圳成指1996-1997年月K线图

2、1999年-2001年,互联网,科技股,重组股。

历史背景与题材,讲了国企重组,网络为王的故事。同时美股纳斯达克的科技股泡沫,也带动了A股网络,科技股的狂潮。

1996到2001的牛市,沪深两地为了争夺交易占比,两大交易所开始争相推出积极政策,包括推行绩优股相关的指数,推行上市优惠政策,发表积极乐观文章等。

1999年5月16日国务院会议推出的搞活市场六项政策推动市场“519行情”,政策利好助推“水牛”。

从指数来看,上证指数从1999年5月至2001年7月,接近翻倍,只能算小牛市。

上证指数1999-2001年月K线图

3、2005-2007,是煤炭有色,黄金等资源股,房地产,券商等板块。

历史背景与题材,以中国的房地产,基建带动的全球资源价格暴涨的行情。讲了一个城镇化的故事。

2005-2007年牛市期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汇改强化了人民币升值,资本市场盛行人民币资产重估理论,这是一个实体和金融都繁荣的“繁荣牛”。

上证指数从998点,涨到最高6124点,这是一波全市场个股普涨的大牛市。

上证指数2005-2007年月K线图

4、2008/10-2009/8,基建,黄金,煤炭等能源、资源股。

牛市背景是四万亿投资+十万亿信贷,这是一个全球开启直升机撒钱模式的“政策牛”。讲了一个四万亿的故事。

由于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各国推出量化宽松计划。而中国则起动了4万亿投资,宽松货币政策带动的贵金属等材料上涨,基建股业绩暴涨的行情。

期间上证指数从1664点涨至3478点。

上证指数2008-2009年月K线图

5、2013-2015,互联网,重组股。

讲了一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经济转型与互联网化的故事。

2014/7-2015/6牛市,起源于十八大之后改革预期升温,中国梦提振市场情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中小创估值,货币政策大幅放松和融资快速增长推动了“水牛”。

同时移动互联网普及行情,互联网,互联金融,资产重组并购个股引领市场。

期间上证指数从最低点1849点上涨到5178点,但是创业板综指则从575点涨到4449点。

创业板综指2008-2009年月K线图

牛市指数区间

从上面的统计来看,如果是小牛市,上证指数一般涨幅在100%。

如果是大牛市,上证指数涨幅在300%-500%,而深圳成指,创业板综指等涨幅在500%-700%。

下一波大牛市,这个涨幅可以作为参考。如果上证指数涨幅在300%-500%,基本上就是顶部区域。

而其他成份指数涨幅500%,基本也是顶部区域。

而其他的小牛市,则主要指数以100%作为顶部的参考。

牛市的估值与题材逻辑

大家说A股只是题材炒作。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为什么?

因为每一轮的领涨主流板块,都是当时大众需求真正普及的板块。

从1996年的家电,2005年的地产以及资源股,2013年的互联网板块,无一不体现一这一情况。

业绩+想象力,这些板块的涨幅都是几十倍,远远超出合理的估值。但以高峰时期的业绩来看,估值不算很高。

当然,牛市顶部,大多数行业与公司的估值、股价都会高得离谱。只有少量业绩不断上升,行业不断发展的公司,才能穿越牛熊。

如家电行业的格力电器,白酒行业的贵州茅台等。反过来看,象1996年的绩优股四川长虹,春兰股份,则在行业竞争中败下阵来,变成了投资者的价值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