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AI剧情聊天软件乱象:角色扮演背后的擦边色情和语言暴力

CF黑号 admin 2025-09-09 19:01 2 次浏览 0个评论
网站分享代码

该网站要求用户登录后才能与角色进行聊天,且在登录前会有提示信息:“登录后解锁所有功能。”用户需点击“我已满18岁,开始登录吧”的按钮方可继续,若选择“取消”,则无法登录并使用该服务。尽管网页设置了年满18岁的限制提示,但实际上,即便未成年人点击了登录按钮,系统也并未采取任何措施验证用户的真实年龄。

引导用户为爱氪金,平台治理存在不足

除了聊天内容直白露骨、语言暴力之外,一些AI剧情聊天软件的功能使用也与充值机制密切关联,例如通过充值VIP会员或购买虚拟钻石等,增强智能体的记忆力、加速智能体的回复速度、解锁语音通话功能等,吸引未成年人“氪金”。

北京初中生小宁在几个AI剧情聊天软件上的充值金额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一方面想支持自己喜欢的角色,另一方面也想获得更多的付费权益。因为仅购买基础服务的话,用户仅能添加3个智能体,若想尝试新的智能体,必须删除已有的,想多样化体验,只能再购买进阶版VIP服务。”小宁说。

记者发现,在这类AI剧情聊天软件中,用户创设人物时可以自定义虚拟人物的形象及风格,系统会生成AI人物形象。用户还能创建角色人设,如设置昵称、身份背景、开场语、为角色定制语音,但用户对角色的个性化需求,往往与充值挂钩。

山东济南居民张岩的妹妹今年上初一,经常使用AI剧情聊天软件,发现一些聊天工具设置了免费使用区间,当用户用完免费聊天次数后,需要充值才可以继续。只有充值,才能解锁更有趣的内容,才能得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花钱买服务的背后,其实是花钱找刺激。”张岩说,尽管聊天软件有青少年模式,但无需实名认证即可登录使用,妹妹在未经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经常充值消费。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AI剧情聊天其实就是此前的互联网”语擦“,套上了人工智能的马甲。所谓”语擦“,即语言cosplay,”语擦“师通过扮演二次元角色或三次元偶像,以文字交流的形式提供服务。在传统”语擦“模式中,”语擦“师由真人扮演,他们一般打着“提供情绪价值”的旗号,扮演不同角色与用户聊天,但也常常因为“打擦边球”“界限模糊”,引发法律与道德风险。AI剧情聊天是传统”语擦“的升级版,这类软件背后的大语言模型数据主要来源是对话式小说,或从小说里做一些文字提取。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认为,在AI剧情聊天软件中,即便未启动青少年模式,若出现涉及黄色或暴力内容,也是存在问题的;若启用未成年人模式,则问题更为严重。

担任数十家头部网络公司常年法律顾问的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延来分析,目前AI剧情聊天软件存在的问题,既说明了平台在内部治理中存在不足,又凸显了外部监管机制的重要性。

张延来解释说,AI剧情聊天软件使用的是大模型技术,尽管大模型技术能够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性和灵活性,但同时也可能伴随着内容生成上的不可预测性和潜在的问题,需要外部监管机制加以规范。

在刘晓春看来,强化内容审核是大语言模型上线前的必要环节,涵盖从前端数据训练到内容输出的全面合规调试处理。当前,我国的大语言模型需要进行相应的评估和备案。在此过程中,会对其输出内容的合法合规性以及是否适宜未成年人等问题,提前设定管理规定和评估标准。根据现行规定,在语言模型训练和微调阶段,应避免输出有害内容。

智能拦截不良信息,专门团队进行监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其中重点提出了未成年人模式建设的整体方案,鼓励和支持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分发平台等共同参与。

在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看来,上述指南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模式并非摆设,而是需要多方联动,特别是AI生成的内容,应当与青少年模式相契合。

受访专家认为,在青少年模式下,如何强化内容审核机制,确保技术能有效筛选不良信息,是一个重要议题。而针对AI剧情聊天软件,特别是其青少年模式,应强化内容审核机制以确保技术能有效筛选并阻止不当对话。此外,平台需要对AI模型进行伦理审查,以保障其生成的内容符合相关法律与法规的要求。

“在法律层面,虽然已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提供了大致框架,但在具体实践操作中,还需要开发者和技术服务提供者结合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积累素材和经验,不断摸索,开发出真正符合未成年人需求且安全可靠的AI模型,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张延来说,既然AI虚拟人的行为表现是平台设计和管理的结果,那么平台负有监管和优化其AI模型的职责,以防止AI对用户造成伤害,确保AI模型的健康发展与用户权益的充分保护。

朱巍提到,一些AI聊天App可能不适合未成年人使用,因此应从分发商店和移动终端层面进行限制,确保未成年人无法下载和使用这些App。对于已经下载的App,家长应设置青少年模式或限制使用时间等功能,这一模式不仅需要在用户端实现,还需要在内容产出层面即内容审核上得到体现,内容审核应基于算法产生的对话机制进行。需要更精细化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来确保青少年模式的有效实施。

“为防止涉及暴力、侮辱性内容的输出,可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如在训练阶段进行调整,使模型自身具备识别能力;同时,在输出端,服务商应进行筛选和再次审查,实现前端和后端的双重保障。”刘晓春说,无论是网络小说还是其他内容,由于AI剧情聊天软件数据来源广泛,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防止输出不当内容。目前,技术上已经可以借助筛选机制,以减少或消除涉黄、暴力或侮辱性内容输出,但可能存在一些未充分调试或测试的现象,甚至存在未备案的黑灰领域的软件,对此,应强化监管,鼓励公众举报,由相关机关予以查处。

张延来还提到,当前,AI角色回答内容的数据源分类方面,在法律层面尚不明确,特别是在针对未成年人的内容方面,鉴于该问题的复杂性与多维性,法律条文往往提供原则性的指导方针,后续可通过制定相关标准来细化实施。

在具体操作层面,张延来建议优化大语言模型的筛选机制,可以聚焦优化内容围栏系统,从两方面着手:在内容围栏开发层面,内容围栏需要进行定向开发,特别是在利用小说类语料进行训练时,考虑如何优化内容,以便更有效地识别和拦截潜在的涉黄涉暴等不良内容;无论如何优化,技术本身仍有局限性,会存在漏网之鱼,需要有专门团队进行监管,及时调整模型或内容围栏算法。

“提升围栏系统的效能,既要在事前的开发层面上下功夫,又要在事后的审查角度上不断完善,两者相辅相成,或许能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张延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