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流行音乐人周杰伦和著名演员张嘉译都是资深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周杰伦更是多次于社交媒体上发声,讲述自己与病魔斗争的经历。周杰伦曾在综艺节目中讲到:“发病时好痛苦,从沙发走到门口都需要十几分钟”“开演唱会前需要吃止痛药,这样才能不影响演出效果”。这样一个“明星病”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就让小编带领大家揭开强直性脊柱炎的神秘面纱。
Q: 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
A: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简称: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原因尚不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S在我国的普通人群中患病率为0.3%~0.5%,多发于10~40岁,男女比例约为3:1。
AS的主要症状为脊柱、外周关节的疼痛和僵硬。其病症多不危及生命,但在急性期患者常常周身疼痛难忍,简单的日常的活动都难以完成。因此AS被人们称为“不死的癌症”。
Q: 强直性脊柱炎的表现有什么?
A: AS多起病隐匿,早期表现为不明原因的下腰背部疼痛或髋部疼痛,口服止痛剂或活动后缓解。AS首先侵犯骶髂关节,此后逐渐上行发展至颈椎。也有少数病人先有颈椎或几个脊柱段同时受侵犯。由于其症状的不典型,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者腰肌劳损,从而导致病情无法及时得到控制。随着病情发展AS患者的关节会发生融合,最终影响关节的活动性,导致驼背畸形影响生活质量。
Q: 除腰痛外,强直性脊柱炎的其他症状有哪些?
A: 与其他风湿病一样,AS常累及多个器官表现出五花八门的症状。AS典型的症状是脊柱关节的疼痛。但与常见的腰椎间盘或者腰肌劳损不同的是,AS的腰背部疼痛表现为“长时间保持一个体位疼痛加重,活动后稍缓解”。
在中轴关节以外AS会累及四肢如膝、髋、踝等负重的大关节,常表现为关节疼痛、积液。AS在关节外常累及眼、胃肠道等器官,常见的症状为反复出现的葡萄膜炎、腹泻、肠炎。因此当生活中出现腰背痛伴反复发作的葡萄膜炎或肠炎时,就要保持警惕了。
Q: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A: AS作为一种致残率很高的骨关节疾病,早期确诊,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很重要。
诊断标准:
起病年龄<45岁和腰背痛≥3个月的患者,加上符合下述中1种标准:
①影像学提示骶髂关节炎加上≥1个下述的SpA特征;
②HLA-B27阳性加上≥2个下述的其他SpA特征。
其中影像学提示骶髂关节炎指的是:①MRI提示骶髂关节活动性(急性)炎症,高度提示与SpA相关的骶髂关节炎或②明确的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改变(根据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
SpA特征包括:a.炎性背痛;b.关节炎;c.起止点炎(跟腱);d.眼葡萄膜炎;e.指(趾)炎;f.银屑病;g.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h.对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反应良好;i.SpA家族史;j.HLA-B27阳性;k.CRP升高。
Q: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手段哪些?
A: AS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但通过科学的治疗辅助以功能锻炼患者多可以获得不错的预后。AS的治疗原则为:通过药物缓解症状控制进展,通过功能锻炼维持关节活动度,当发生畸形或关节融合时通过外科手术矫正。
01 功能锻炼
早期确诊的患者应以功能锻炼为主。适当的锻炼对AS患者维持关节活动度有很大的帮助。AS患者应长期不间断地进行运动增强肌肉力量及肺活量,但在进行运动时应注意不要负重,避免负重对关节的磨损破坏。较为推荐的运动方式为游泳。
02 内科治疗
内科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缓解疼痛的症状,通过抗风湿药或免疫抑制剂控制疾病的进展。常用的镇痛药物主要包括赛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晚期患者也可以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生物制剂可以选择性靶向抑制炎症因子。从理论上讲,该药可能从根本上控制疾病的进展。
03 外科治疗
如果疾病控制不佳或者进展迅速最终导致关节融合、畸形时,为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应进行矫形手术。矫正AS脊柱后凸畸形的手术涉及到多节段截骨及钉棒固定。
三例AS导致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在北京朝阳医院进行矫形手术前后的对比图
本文原作者: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李越
主要内容转载自北京朝阳脊柱疾患诊治中心微信公众号,转载获同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脊柱专业组简介
朝阳医院脊柱专业组近年来在海涌教授的率领下,正在不断壮大,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崭新面貌更加专业地为患者服务。从事脊柱畸形的临床救治和实验研究30余年,成功主刀救治了6000余名脊柱畸形患者,给予无数患者重生的希望。2019年全年完成各类脊柱手术1200余台次,其中脊柱畸形手术数质量再创新高,收治各类脊柱畸形患者200余人次。脊柱微创手术增幅更为明显,全年微创技术手术近500台次。专业组全年共发表SCI文章21篇,获得10项科研课题,并开展了包括天玑机器人辅助手术、MIDLF技术等在内的多项临床新技术。同时,由朝阳医院自主研发的严重脊柱侧弯并发症预测系统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获得了2019年度朝阳医院创新一等奖;牵头的PE-TLIF技术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已有30余家医院加入,进展顺利。脊柱专业组将继续秉承创新、务实、凝练、提高的原则,力争新的突破!
北京朝阳医院骨科脊柱精英团队
更多脊柱知识科普,请关注“北京朝阳脊柱疾患诊治中心”微信公众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骨科成立于1978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保健和预防于一体,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和肿瘤骨病四个专业学科分工精细、并行发展、特色突出的骨外科模式。近年来在骨科主任海涌教授的率领下,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正在不断壮大,在骨科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崭新面貌更加专业地为患者服务。目前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排名位居北京地区骨科第一方队,是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的牵头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首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发展至今,形成了本部、京西院区、燕达院区、怀柔院区“一院四区”的大骨科制模式,科室床位已达286张,年均手术超过7000例。
骨科拥有国内外享有极高声望的知名专家和中青年骨干,担任了国内外多个专业学术组织和机构的一系列重要学术任职。骨科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学科发展,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承担了国家、部委和北京市等各级课题75项,多次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积极参与国家援外任务。科室人员主编、主译、参编学术专著30余部,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著4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200篇。此外,每年举办国际级、国家级学术会议12次,每年开展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3次。长期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为骨科疾病诊疗防治建立了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目前针对各类骨科疾病开展了系列化、个性化的精准诊治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