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用户就会发现,“公众号”这个频道中推送的内容成了一锅“大杂烩”,啥都有,自己原先订阅的公众号、订阅的视频号、订阅的问一问账号,这些账号所更新的内容,都会在“公众号”频道中发布推送提示,其结果就是,用户确实会打开“公众号”频道,但一看却发现是视频号内容,直接关闭离场。
现在的问题在于:
1.只有“公众号”这一个推送入口。
2.公众号+视频号+问一问账号都挤在一块儿推送。
3.用户对这三个不同的内容体系,有着不同的需求,如何调和?
无论是微信公众号,还是视频号、微信问一问,显然都不想脱离微信这个超级APP,毕竟它有着14亿的月活跃用户数,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流量池,只有基于这个超级APP之上,它们的流量和用户留存率才能稳住。
但对于用户来说,看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和直播、微信问一问的逻辑完全不同,公众号适合中长度文章,视频号是短视频,而直播则是娱乐,问一问则是问答,这些不同的内容背后,显然不会是同一种调调。
更确切的说,微信公众号写得好的人,视频号不一定做得好,直播有趣的人,他的短视频用户并不一定想看,很少会有人公众号、视频号和直播、问一问都同时保持高质量水准,让用户喜欢。
我还发现一个问题是,同一条内容甚至会多次在“公众号”频道中显示小红点。要知道,现在的公众号并没有严格的“时间线”推送限制,这就意味着平台为了让用户看“公众号”的内容,搞假的“更新”,用户点开后还是视频号的内容。
从这里来看,更像是视频号来抢夺“公众号”的流量资源,因为视频号并没有单独的“频道”,只能放在“公众号”频道中。用户如果想要看视频号更新,只能在“发现”页的“视频号”频道中找,而用户默认打开微信的话,显示的是“微信”页,该页面展示的是用户的社交信息,只有“公众号”频道能在这里显示。
对于微信而言,这或许是一场流量测试,但对于用户来说,“公众号”的推送变成“大杂烩”之后,它的影响力就大大降低,用户打开后就发现是视频号的更新,这更像是一种“骗点击”行为,用户点开之后发现压根不是自己喜欢或想看的内容,这样,用户对“公众号”的信任度就会大大降低。
现在的用户,显然不是信息匮乏,而是“信息过载”,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用户只会想好好看点东西,而不是注意力被各种分散,微信公众号本身就因为个性化算法推荐而稀释了一些影响力,如今又因为视频号的加入,而让它的重要性更进一步降低,最终只会导致用户“不想点开看了”,如果真要看图文消息,直接打开新闻客户端或者财新、澎湃这类平台即可,为什么要去点开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呢?
微信公众号多年来走的路线都是“去中心化”的,即没有明确的记者、编辑来对内容进行偏好推送,如今的个性化算法推荐让这一模式更彻底,这就导致用户能看到的公众号内容越来越没有“逻辑”,说白了,就是内容质量大大降低,看起来,微信似乎并无意改变这一现状。
微信如果实在对视频号和微信问一问没辙,不如直接单开一个频道算了,没必要夹在“公众号”频道造成大拥挤,让用户看啥都不对,我一想到“公众号”给我推一些游戏主播的视频就难受,真没必要,用户如果真想看视频和直播,自然会去看,没必要在“公众号”里“骗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