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移动的老总在发布会上说了一番狠话,他说现在运营商之间打价格战太狠了,“携号转网”本来是给消费者选运营商用的,结果被搞成了互相砸价的工具。比如各种便宜的流量套餐,虽然用户能省点钱,但其实背后藏着不少猫腻。
举个例子,中国移动今年上半年赚了842亿,但收入反而比去年少了一点点。他们用户总量倒是突破10亿了,但挣得最多的个人业务收入只有一点点增长,很多老业务比如打电话、发短信这些,收入都跌了好几个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大家换手机的速度越来越慢了,很多人用旧手机好久都不换新的。以前运营商靠卖手机补贴赚钱,现在没补贴了,用户就不去营业厅了。而且现在5G用户虽然多了,但每个人花的钱和以前差不多,所以整体收入上不去。
家庭宽带倒是有点增长,特别是高速宽带用户多了近两成。但传统业务比如语音通话、上网流量这些,收入都在往下掉。公司的人说下半年压力更大,因为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有的运营商为了抢用户,推出超低的套餐,导致整个行业的价格都被压下来了。
运营商们开始转向新业务。比如建算力中心、搞人工智能,还投资各种科技公司。他们想从卖流量变成提供云计算、做智能服务这些新东西。不过这需要花很多钱,现在刚起步,效果还没完全显现。
有专家说,运营商现在得想办法让用户体验更多流量服务,比如用AI工具或者高清视频,这样才能让用户多花钱。但现在大多数人还是用流量看短视频和刷社交媒体,挣不到多少钱。
其实不只是中国移动,其他运营商也遇到类似问题。低价套餐虽然能拉新用户,但长期来看会伤利润。而且有些小运营商用夸张广告骗人转网,搞得市场挺乱的。
未来几个月的情况可能更难,很多用户现在用的套餐到期后,运营商还得继续降价才能留住人。不过现在也开始重视算力这些新方向了,比如建大数据中心,给企业提供云服务。
总的来说,运营商的日子不太好过,传统业务赚不到钱了,新业务还在摸索阶段。消费者现在能买到便宜套餐是好事,但长远看,行业得找到更赚钱的服务模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