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dnf丹青天空套,你曾经被哪位艺术家的画作所感动过吗

CF排位号 admin 2023-04-25 12:20 252 次浏览 0个评论
网站分享代码

dnf丹青天空套,你曾经被哪位艺术家的画作所感动过吗?

感动我的并不是画作本身的气势磅礴,而是画家的想象力。

浪漫、魔幻又富有童趣的氛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dnf丹青天空套,你曾经被哪位艺术家的画作所感动过吗

画家是加拿大的rob gonsalves

要用心看才能发现里面的惊喜哦

每次看完他的画,总是带来轻松喜悦,嘴角带笑的感觉,觉得这位画家一定是一个充满童真、有趣和创造力的人。

你开到自己想要的天空了吗?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DNF阿拉德探险记第一季将于3月18日落下帷幕,所谓探险记,就是其它游戏中的所谓的战令系统,第一季主打“未来时装套”,让玩家们大量的入坑。

不过,在第一季战令奖励中,还有一个隐藏福利,那就是当高级战令达到72级的时候,可以获得一个绝版稀有天空装扮礼盒,玩家可以在“天5单件/套装,天6单件/套装,天8单件/套装”中随机获取一样。

目前战令系统已经是到了第一季的最后一周,各路欧皇玩家也是开始了他们的表演,一句话概括就是:绝版天空拿到手软,第一期战令欧皇来集合了!

(1)先来看这位女枪玩家,一个礼盒开出了第五期稀有装扮,这套冥炎套,对于女枪玩家们来说,还是非常漂亮的。

(2)其次,再来看这位女鬼剑玩家,居然开出了第六期天空套,这可是每一位勇士都梦寐以求的丹青套天空啊,一个战令盒子就让玩家圆梦,真是绝世狗托啊。

(3)最后,再看这位看出天8稀有追忆天空的男鬼剑玩家,这套天空虽然不是很受玩家喜欢,但是白嫖一套天空,再丑也是美滋滋啊。

至于秀儿自己,也是领取了自己的天空礼盒,但是一向脸黑的秀儿,只能苦巴巴的获得了一件天8,然后分解了,什么有用的徽章都没获取,拉了裤里!相信100个勇士中,有99个和我的经历一样,但凡是这种几率获取的道具,策划就是在画大饼,耍流氓,第二季战令系统3.19开启,同样的套路,这一次不香了!

结束语:

你的战令系统开出天空套了吗?我赌一把辣条,你和我一样,天8单件一件!

PS:文章100%原创手打,图片来自于游戏截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祝勇士们“鼠”不尽的钞票,“鼠”不尽的史诗,“鼠”不尽的欢乐,深渊闪光不停,打团金牌不断。

你还和初恋有联系吗?

💔入驻情感领域,关注两性生活。看了这个题目,我和初恋分手的情景历历在目。三十年前我家里贫穷,弟兄两人还有父母住着三间土砖瓦房,我和邻镇名叫阿玲的姑娘恋爱了,阿玲的父母嫌贫爱富,不许阿玲和我交往,一年时间两人分手了。古话讲:穷无种,富无根,人有志气能脱贫。和初恋分手后我删除了她的通信地址,我不想被情所困而让自己消沉。1988年我踏上了打工的征程,在江苏无锡一家公司上班当车间主任,干了五年挣了十多万元钱,回家建了一栋两层楼房,在外务工时认识了本市小璐姑娘,不久两人结婚了,婚后养了一子一女生活过得美满幸福。近几年来我先后应聘在各地公司上班,在城里有房有车过得也很风光。有人说分手后多年还想着初恋,平心而论初恋和我感情好还是关系差我都不想初恋。分手后各自建立了家庭,一切已成为泡影,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两人的生活都不需要你关照。万事都要想开一点,有缘不分手,分手就无缘,你关心现在的家庭,身边的女人才是你的责任,如果还爱着初恋,一只脚踏两只船你现在的家庭就会破裂。文中均化名)!💔

对你影响最深的古诗是哪一首?

春江花月夜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或说“未详所起”;或说陈后主所作;或说隋炀帝所作。今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它们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篇。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时至今日,人们甚至不再去考索旧题的原始创制者究竟是谁,而把《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的真正创制权归之于张若虚了。

宋徽宗有哪些名作?

千年巨匠 一代昏君!

唐人在谈到李白时,都喜欢说李白是“谪仙人”。

李白作诗,想象力汪洋恣肆,其为人,也是豪放不羁,确实带着天上的仙气儿。

时光辗转已过千年,如今看来,最能称得上“谪仙人”名号的,非宋徽宗赵佶莫属了。

赵佶本是个养尊处优、富贵闲情的王爷,在现代找个对比,那就是喜欢各种文艺作品的超级富二代。

宋哲宗死后,由于无子,在各种政治力量的角逐下,赵佶被推上皇帝位。

这位清闲富贵的王爷,在接到登基诏令时,还在跟他那一帮“好兄弟”们踢足球呢(蹴鞠)。

我们来看看宋徽宗的画像,一张是穿正式衣服的画像,一张是穿常服的画像。

可以看到,徽宗眉清目秀、面色清润,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且气质儒雅,君子如玉的代表,妥妥的一枚帅哥。

赵佶生长于和平年代,檀渊之盟后,北宋承平日久。东京的官眷们,每日喝茶赏花、骑马出游,好一派生活乐无边的情景。

生活是美好的,我们为什么要搞出一堆劳什子出来呢?好好享受生活不好吗?

怀抱着对无限美好生活向往的赵佶,登基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取消了当时朝廷上流行的派别之争,把司马光、苏轼那些在变法中受迫害的人员全部平反并重新起用。

这些上任后的新政,令北宋朝廷耳目一新,后世史学家也对这个阶段的治理赞赏有加:“徽宗之初政,粲然可观。”

政和二年上元之次夕(即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都城汴京上空忽然云气飘浮,低映端门,群鹤飞鸣于宫殿上空,久久盘旋,不肯离去。

盘旋之后,两只仙鹤竟落在宣德门左右两个高大的鸱吻之上,并作歇息姿态。引皇城宫人仰头惊诧,行路百姓驻足观看。

空中仙禽竟似解人意,长鸣如诉,经时不散,后迤逦向西北方向飞去。

当时徽宗亲睹此情此景兴奋不已,认为是祥云伴着仙禽前来帝都告瑞——国运兴盛之预兆,于是欣然命笔,将目睹情景绘于绢素之上,并题诗一首以纪其实。

于是便有了千古名画——《瑞鹤图》。

瑞鹤图中,宣德门云起漂浮,诸鹤盘旋,形成了一个圆环,每一只鹤,其姿态都不一样。

而瑞鹤图整幅画表现出来的意象,则轻盈高雅,似是从天上人间来。

为何会觉得宋徽宗是谪仙人?原因就在于此。

酷爱画画的宋徽宗,开专门开辟了宋朝书画院,这个书画院可以说是官方设立的最高艺术学府。

在宋徽宗的指导和帮助下,年仅十七岁的王希孟画出了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

当然,北宋书画院还出了一个特别有名的画家——张择端,他的代表作品就是《清明上河图》。

历来书画不分家,出了画作,宋徽宗酷爱的当然还有书法。

徽宗最开始,是临摹唐代诸位书法家,后来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瘦金体。

瘦金体书法,其字笔力犀利,锋芒毕露,与我国书画界一直以来的朴素审美观大不一样。

瘦金体书法可以说相当张扬,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我自在我的张扬氛围。

喜欢写字的徽宗,也喜欢赠字,当朝大部分官员,都被徽宗赠字,有的老臣受赠的字画太多,甚至要专门建一个阁楼来保存。

活了80多岁的老臣蔡京,也能写一手好字。一来二去深受赵佶的赏识。

蔡京投其所好,经常教育徽宗,你都是皇帝了,更应该好好享受生活,一国之君那些条条框框艰苦朴素像个什么样子?

如此一来,赵佶更加放飞自我了。

除了《瑞鹤图》,赵佶的花鸟画也画得非常好,其图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所画之花、鸟,无不形神足全。

爱画鸟,当然,赵佶更爱鸟了,可以说是一枚不折不扣的“鸟粉”。

汴梁的宫中,渐渐的,被赵佶养了很多珍禽异鸟,后来不够装了还专门另修宫殿。

皇帝养得开心,可诸位大臣不干了,一国之君整天养鸟算怎么回事儿?

陛下,切莫玩物丧志啊!

老臣们的谏折,堆满了案牍。可是这个时候的宋徽宗已经嗨起来了,什么朝政,什么国事,什么玩物丧志,统统先放一边,朕的心情最重要。

汴梁地处华北平原,一望无际都是膏腴之地。

天地山水,一直都是古代文人的心头所好,赵佶当然也不外如是。

可是汴梁没有山啊!

那怎么办呢?造一座山出来。

于是大名鼎鼎的皇家园林“艮岳”开始建造了,艮岳的设计定位,就是一座山水园林。

山怎么造?用石头,石头哪里来?当然是瘦陋皱透的太湖石。

运送太湖石的过程,只能用“劳民伤财”四个字来形容。

一块大的太湖石,高达三四丈,重达四五吨,在那个光靠人力的时代,将石头运上船,就已经够困难了。

可这,仅仅才是一个开始。

路上行船的纤夫,需要上千人,途中遇到桥梁、闸门的,一律都只能拆除,以供运送石头的船只通过。老百姓苦不堪言。

后来,太湖的石头不够了。

于是一些馋臣,就搞出了“强征花石纲”这样的政策。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各地官员疯狂搜刮,《水浒传》开篇所讲的,便是“花石纲”的事情。

宋代花石纲遗物:上海豫园玉玲珑

这样的行为,前后持续了近20年,后面闹出了宋江起义、方腊起义,严重消耗了大宋的元气,还伤了民心。

靖康元年,金兵犯边,汴梁告急,赵佶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赵桓,是为宋钦宗。

次年,金人攻破汴梁城,赵佶和赵桓均被掳走,赵佶的后宫妻子儿女们,也均遭金兵残忍虐待,死的死,散的散,不可谓不悲惨。

宋徽宗被掳后,和他乖儿子宋钦宗一起,被金人最终赶到了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父子俩惶惶如丧家之犬,漂泊万里,至此终于落定下来。

在北方苦寒之地待了十几年的宋徽宗,晚年诗词,不可谓不悲叹。

《在北题壁》: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寒冷的西风彻夜吹着破门,萧条的屋子里面,只有黄豆粒大小的一盏孤灯。回首望家的方向,已经隔了好几千里了,一直看向天的南边直到看不见了,都还没有北飞的大雁。

公元1135年4月,经受了九年囚禁生涯的宋徽宗,客死于五国城,据说他死在冰冷的炕上,尸体被人发现时,已经僵硬。

在前面的大半生,他养尊处优,痴心文艺。在后面的小半生,他遭人掳掠,妻离子散,年老凄凉。

元朝宰相脱脱在撰完《宋史·本纪·徽宗赵佶》后掷笔而叹: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千年巨匠,一代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