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民族证券大智慧,为什么在疫情面前许多人还没当回事?
谢谢邀请。疫情面前许多人没有当回事任然我行我素,这里面需要客观的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点,从没有把疫情当回事来说;从他个人角度来看待,他对于疫情的严谨程度很薄弱,而且在疫情出现之前他自身对待事物就不是一个严谨态度的人;其次他没有替其它的人考虑,往常就是个比较自私的人,而且对于一些大是大非面前总是以自己为首要考虑,是缺少民族精神和文化精深的人。但是除却这些还有个人素质低和没有信仰的内在个人问题。
第二点,在各种场景中出现的不同违反疫情管理问题,在管理的角度来看,管理不够严格,参与管理的人对于疫情管控没有法律依据,行驶执法人本身不具备执法资格。在疫情防控期间,出现不积极配合疫情管控的人,应该从严从重处理;这样一定会大大减少对于疫情我行我素的人。另外有些地方实施外松内紧的疫情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宣传不够深入,对于疫情的介绍不够充分,没有触动我行我素这些人自身的利害之处;疫情防控毅然很严峻,随着全国各地复工,疫情防控的难度更大,所以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比如邀请不把疫情当回事的人一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这样来加强他自身对于疫情的了解程度,这样或许也是一个好的办法。
055是不是巡洋舰?
巡洋舰是一种火力强、用途多,主要在远洋活动的大型水面舰艇。巡洋舰装备有较强的进攻和防御型武器,具有较高的航速和适航性,能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长时间进行远洋作战。二战和二战后的十几年时间的巡洋舰的主要任务是为航空母舰和战列舰护航,或者作为编队旗舰组成海上机动编队,攻击敌方水面舰艇、潜艇或岸上目标。而现代的驱逐舰则是一种可以装备对空、对海、对潜和对陆攻击等武器,具有一定综合作战能力的中型水面舰艇吨位大都在7000-15000之间跟二战时的巡洋舰吨位快差不多了。
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巨炮时代走向了末落,水面作战舰艇的主战武器逐渐导弹化,驱逐舰的功能越来越完善,逐渐替代了巡洋舰的作战功能。除了美俄 2个国家还保留了少数部分吨位较大的导弹巡洋舰,大多数国家都已不再发展装备巡洋舰了。相应的,世界各国都在争相研制大型多用途导弹驱逐舰,经过70多年的发展,驱护舰成为水面舰艇主力,吨位也越来越大普遍都在8000-15000多吨左右。再加上巡洋舰和驱逐舰在吨位上越来越模糊。现在,无论驱逐舰和巡洋舰都是根据作战任务和扮演的角色不同来承担,而不是在进行二战时期的巡洋舰单挑局面,而是全区域的战舰协同作战,各自发挥作战实力。
而055型导弹驱逐舰就是我国最新研制的新一代隐身大型多用途驱逐舰,既可以执行航母战斗群的远洋护卫任务,也可以单独执行防空,反舰任务。
055型大型导弹驱逐舰排水量超过了12000吨,不论是火力、防卫、技术、吨位和作用都超过了光荣级导弹巡洋舰(10500多吨)以及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9000多吨),然而我国依然将055称为大型驱逐舰,而不是巡洋舰。我国的055型大型驱逐舰的命名也不同于过去的052D型驱逐舰,因为我国在他的驱逐舰前冠以了大型两个字,这也是官方的表述。
为什么将055命名为大型导弹驱逐舰,而非巡洋舰。我国的055型驱逐舰从指挥级别看也要高出052D一头,从指挥关系角度来看,055上的指挥官对052D上的指挥官有指挥能力,但是需要服从于航母舰队的指挥官。这一指挥层级的划分类似于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他是美国航母战斗群中的防空总指挥所在舰。
055级大型驱逐舰
美国海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俄罗斯海军的光荣级巡洋舰
提康德罗加级过去在美国海军中一直被看作是驱逐舰领舰这和055目前的处境非常类似。
从作战的能力角度看,055也和提康德罗加非常相似,都是高于驱逐舰的军舰。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垂发数量远远多于伯克级驱逐舰,他的防空导弹照射雷达数量也要比伯克级多出一个来,从防空作战的火力上就要比伯克级更强大,打击的目标更多,而且他的防空指挥所也比伯克级多一套计算机处理装置,这样他的指挥防空能力更强。
055型驱逐舰也一样,他的防空火力和对舰、对地火力都远强于052D型驱逐舰,而且他的指挥能力更强大,可以进行编队作战指挥,这是很多052D都不具备的。甚至055的作战能力要强于提康德罗加级可谓领先。
因此,我国现在也只是把055称为大型驱逐舰,也许有其他的考虑,或者不是从纯粹的军事角度去思考的这个问题。
目前,各国海军队对各自大型水面舰艇的命名,都有自身的综合考量,根据我海军舰艇命名规则,巡洋舰、战列舰、核潜艇、航空母舰等属于一级舰艇,由总参谋部以行政省(区)或直辖市命名,我海军第一艘舷号16的航空母舰,就用行政省辽宁来命名。
参考我海军舰艇命名规则,055型驱逐舰首舰以大中城市南昌市来命名,即可窥探101南昌舰这艘万吨战舰,就是一艘妥妥的驱逐舰,而非一艘巡洋舰。
我国海军巡洋舰定位级别相当高,属于国之重器的战略性地位,055驱逐舰虽然标准排水量超过1.2万吨,但是把他定为一级舰,级别上跟6~8艘052C/D驱逐舰一样,那显然是不合适的。055也只是我国海军目标舰之一,是准备大建的,未来是划入驱逐舰支队,最多作为驱逐领舰来用的。
当前国际上,舰艇的吨位越来越大,舰艇传统以吨位划分的范畴越来越模糊,055型并不是第一型排水量超过万吨,而被冠以驱逐舰的称号,美过的阿利伯克级在后续发展型号中,排水量早已超越了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还是叫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并没有改名为阿利伯克级巡洋舰。其次现在国际上护卫舰的吨位都已经超越好多国家传统驱逐舰的吨位,国际上先例摆在哪里,我们也就顺应国际发展潮流,称之以万吨驱逐舰也不为过吧。至于是否称为驱逐舰还是巡洋舰,只不过是一个称呼罢了还是按照官方给的称呼叫吧。
是让人最意想不到的?
解放战争中的莱芜战役,华东野战军仅用了3天时间就歼灭了国民党军7个整编师,5.6万人。战役结束后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破口大骂:“五万多人,三天就被歼灭了,就是放五万头猪,让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啊”。原本信心满满,企图一劳永逸解决华东问题的蒋介石,为什么战役结果有如此大的出入?蒋介石的指挥有哪些问题?粟裕又是如何巧妙歼敌的呢?王耀武为何会如此憋屈,破口大骂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进今天的问答。
信心满满的蒋介石鲁南战役的失利并未让看清当下山东战场的局势,他断定刚刚经过两场战役的华东野战军此刻必定人困马乏,急需休整,于是在智囊团的建议下,组成精锐兵团,屯兵30万人于华东,妄想一劳永逸,肃清山东局势。光用于突击兵团了兵力就多达11个整编师,包括了五大主力的整编11师,整编74师,最终目的就是逼迫华东野战军在临沂与其决战!!!蒋介石以华东野战军所在的临沂为分界点,将华东战场分割为南北两线,南线兵团由欧震负责,下辖8个整编师,从陇海路向北发起攻击。北线兵团为3个军,由第二绥靖区司令官下属王耀武全权指挥。蒋介石企图利用优势兵力,南北夹击,一举将华东野战军歼灭于临沂。为确保万无一失,蒋介石还将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对战的王敬久兵团的4个整编师抽调而来,作为预备部队。一来切割华东野战军和晋冀鲁豫兵团的联系;二来,可以随时增援临沂战场!!为避免重鲁南战役之辙,被华野逐个歼灭,蒋介石的智囊团可谓煞费苦心,想出了一系列的战术打法。在战法上他们最大地发挥了其武器和兵力优势,采用“集中兵力,稳扎稳打,齐头并进,避免突出”的战法,让华东野战军找不到突破口。在战术上则采用“烂葡萄里夹核桃”,以强带弱,最大限度地发挥己方的战斗力。南线攻击兵团的三路人马由胡椒的正编11师。张灵甫的正编74师,黄百韬的正编25师。这三路人马中的任何一路都不是能轻易对付的,集中在一起那就是响当当的“硬核桃”。为确保战役的最终胜利,蒋介石还派出亲信陈诚亲自督战指挥。此外,还有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作为辅佐。粟裕的厉害陈诚是领教过的。早在苏中战役时,陈诚就指挥李默庵败于粟裕,只不过李默庵做了他的替罪羊。他也是属于记吃不记打的小孩,此刻,仍然疯狂叫嚣,对着薛岳等人说:“党国前途,剿匪成败,全在于此,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从容应战的粟裕这边南北两路集团来势汹汹,陈毅和粟裕只好匆匆结束休整,准备迎战。此刻,鲁南战役结束也才两个礼拜的时间!这时的粟裕,华东野战军并未像蒋介石预想的那样,是“人困马乏”的状态,山野和华野合并为华东野战军令粟裕信心倍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此刻自己手里足足多出了27万人马,这还不包括留在苏中根据地坚守的两个纵队。经过和陈毅的商讨之后,决定集中50个团的兵力。打破蒋介石南北对进的攻势。经过反复思考之后,粟裕决定先打南面的突击兵团,何以祥的3纵负责抵抗正面之敌,诱敌深入致使国民党军左右两路急功冒进,待其进入临沂外围后,予以各个歼灭。不可一世的李仙洲,小心翼翼是薛岳然而,薛岳在粟裕手下吃过太多的败仗,一直恪守着“稳扎稳打,齐头并进,避免突出的”战法,命令部队谨慎行军,走到哪里工事就修到哪里,而且还有向中路靠拢的势头,粟裕一时无法捕捉到战机。然而,北线的李仙洲兵团却一反常态,一路急行,走在了最前方!李仙洲是黄埔一期毕业的高材生,而王耀武是黄埔三期毕业生里的佼佼者。一期毕业生屈居于三期毕业生手下,可想而知李仙洲的心里有多不爽。所以,此刻他最迫切的就是想证明自己,想建功立业给“蒋委员长”看。而且,他从未与粟裕交过手,不知其有多厉害。队伍处于华野后方,一路南下犹如无人之境,2月4日便达到了莱芜。这边粟裕还在为捕捉不到战机而发愁,千里之外的毛泽东却发来电报予以宽慰。叮嘱陈毅,粟裕说:“敌愈深进愈好,我愈打得迟愈好”,他还提醒到:“只要你们不求急效,在必要时放弃临沂,则此次我必能胜利。”临沂是华东局,华东军区,山东解放区的首府,是整个华野党政军区的指挥中枢,也是蒋介石认为共军必须死守的要地。毛泽东却说要主动放弃临沂。毛泽东给出主动放弃临沂的建议令粟裕深受启发。晚年的粟裕回忆起这一建议时对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他说:军委,毛主席给出主动放弃临沂这一指示,令我豁然开朗。敌人的本意是逼迫我在临沂与其决战,如果我们在必要时放弃临沂,那么作战的回旋余地就大太多了。舍南打北,李仙洲已命悬一线粟裕认为,南线的欧震集团兵强马壮,且行且谨慎,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存在很大的困难。而北线的李仙洲集团孤军深入,在兵力,战斗力上都远逊于华东野战军,而且中央军和桂系历来矛盾重重,不可能同仇敌忾,何况其已经威胁到华野后方的安全,不妨先将其“吃掉”。而且蒋介石肯定固执地认为“我军必然会死守临沂”,如果我们主动放弃临沂,主力隐蔽北上,既不用在不利条件下迎战其南北两路敌军,又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拿下李仙洲兵团。从而粉碎蒋介石南北对进的阴谋。而且在拿下李仙洲兵团后,华野还可乘胜追击拿下胶济线,打通鲁中,胶东,渤海地区的联系,为日后华野南下出击,挺进中原,向大别山进击打下基础。不承想,陈毅提出“舍南取北”的建议,他说:“与其在南线等待时机歼敌,不如置南线不顾,而以主力转兵北上,歼灭李仙洲兵团。”这与粟裕的想法不谋而合。的确,北上歼灭李仙洲兵团可以完全华野由被动变为主动,但是此刻粟裕还在考虑一个问题,如果李仙洲兵团发展我们主力北上,后撤怎么办,我们很有可能扑空。思考良久,他想出了两个应对之策:一是主力在北上时,要采取相应的佯攻之势,让敌人误以为我们要南下与敌军决战,引诱其上当;二:李仙洲一旦撤退,我们便可趁势进击胶济线,打通鲁中,渤海,胶东三线间的联系。经过筹谋,粟裕拿出了最终的进攻方案:留下一个纵队在临沂与敌人纠缠,其余主力全部急行北上,一路拿下北线之敌,平毁胶济线,威胁济南!以吸引南线之敌进入临沂以北山地或增援胶济线,而后我在全力反攻,逐一歼灭,具体方案如下一:命令韦国清于率领2纵于2月6日,打掉投诚又叛变,反复横跳的郝鹏举,造成华野南下歼敌的假象。二:命令华野以及民兵部队在临沂三线以南构筑三线阵地,摆出决战之势。三:命令部队主动撤出临沂,使蒋介石,陈诚,薛岳等人误以为华野无力再战,疲惫落逃的错觉。四:主力部队隐蔽北上以后,由华野参谋长陈士桀指挥2个纵队,假扮华野全部主力,在临沂以南地区阻击殴震兵团,造成华野主力仍在南线的假象。五:组织地方武装迫近兖州,在运河上架设浮桥,在黄河边筹集渡船。粟裕解释最后一步部署说:即使蒋介石能快速得知主力兵团撤离临沂,也无法辨明我们北上的作战意图,将误以为我们会与刘邓大军会合。2月9日,粟裕得到最新情报“李仙洲的46军于8日拿下新泰;其主力兵团73军的15师、93师和12军的新编36师处于居中位置,集结于颜庄地区;12军主力111师和112师则负责殿后策应任务,分别驻扎在莱芜和城北吐丝口镇。这些部队里,有桂系,有东北军,有黄埔系,也有王耀武的嫡系,这之间的关系可谓错综复杂。粟裕认为,46军非王耀武的嫡系,让其打头阵,让自己的73军位于中间,12军殿后掩护,这是刻意为难。如此,华野便可利用其内部不和,予以逐个击破.次日,粟裕下令“围猎”行动开始,命南线的华野1、4、6/7纵和北线的华野8、9、10纵昼伏夜出,冒着严寒冰雪,隐秘开赴莱芜战场,预计于2月16日到达莱芜,在新泰地区完成集结。为了阻延南北两线国民党的进击速度,粟裕令成均,封振武分路阻击,成均的7纵19旅在陇海路构筑防御阵地,阻击向北攻击的整编74师;鲁中军区第二分区3个团阻击由莱芜南下的46军。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封振武听说要阻击一个齐装满员的军5到7天,一时间不知该如何阻敌。粟裕向其面授机宜,告诉他可以打着主力部队的旗号,虚张声势,还可以学古代孙膑战庞涓的减灶法,进行增灶,让对方摸不清捉摸不透真实情况。封振武听后信心大增,愉快地接受了任务,而后果不出所料,阻敌的任务超额完成。2月15日,华东野战军隐蔽向北推进的第五天,粟裕与陈毅一同发布命令:牵制、阻击南线欧震集团的部队撤出临沂,同时命令各部做好歼灭李仙洲兵团的准备。首先要吃掉他的73军、12军,而后再一举拿下46军。具体部署如下:1、叶飞的1纵,王必成的6纵以及独立师组成左路军,攻占莱芜,口镇之敌;2、陶勇的4纵、成均的7纵组成中路军,以一部监视46军和新36师,主力攻坚颜庄之敌。3、王建安的8纵,许世友的9纵组成右路军,见面和庄之敌193师和可能由博山南渡的77师;4、宋时轮的10纵主力抢占口镇北约20公里的绵阳关,将李仙洲兵团向北逃窜的路线彻底堵死,待明水之敌前来增援使予以猛烈打击。另一个师在明水至济南铁路之间埋伏。5、原在南线担任阻击的韦国清2纵留下一个师后立即北上,将46军和新36师向北增援或者向西逃窜的路彻底截断,而后视战役进展,协同友邻部队围歼这批敌军。众人独醉,王耀武独醒而这时,拿下山东首府的临沂的蒋介石和陈诚正亢奋不已,认为是开战以来“最伟大的胜利”,蒋介石判断粟裕,华野无力再战,打算和刘邓会合”。蒋介石满脸欣慰地说道:“国军拿下临沂之后,陇海路两侧已无大的军事行动,以后的问题都在黄河以北了”远在徐州督战的陈诚更是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对济南的王耀武去电说:":"我军在苏北和鲁南与共军会战,歼敌甚众”,“务必加强黄河防务,使其不能窜过黄河以北,力争在黄河以南将其歼灭之”。此时,众人独醉,只有王耀武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时地担心其主力兵团李仙洲的安危。得知华野主力隐蔽北上后,南线国军轻而易举就拿下了临沂,王耀武马上判断华野有可能要重兵包围李仙洲部,于是果断下令李仙洲全线后撤,不得再孤军冒进,同时电告陈诚,要求“予以机动作战”。蒋介石和陈诚先后回电,警告其不能擅自后撤,“切勿错失歼敌良机”。王耀武百般无奈,只能命令46军再次占领新泰,73军军部率1个师折返颜庄、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王耀武并未彻底执行蒋介石的命令,而是留了一部分兵力原地待命。不久,在明确得知华野要攻打新泰、莱芜指挥,当即不顾蒋介石。陈诚的严令,令部队果断向北撤退。而在此之前,粟裕就已经考虑到王耀武有北撤的举动,便开始和其斗智斗勇。李仙洲第一次突然后撤,令华野上下担心不已,不少将领都建议粟裕提前发起攻击,截断敌人后路,然后向莱芜进发。然而,粟裕在此时却表现得异常冷静,他认为各作战部队尚未到达指定位置,不能发成合围之效果,如果匆忙发起战役,并没有全胜的把握。而且很有可能会打草惊蛇,让李仙洲集团彻底逃跑,于是坚定决心,督促各部加速隐蔽北进。此时的王耀武已经明确粟裕的意图,于是果断下令46军和77军向北撤退,并令73军77师迅速自张店经博山南下归建。到嘴的“肥肉”,哪有不吃的道理,粟裕果断决定于2月20日发起战斗,先打掉驻扎在博山的77师,而后挥师向莱芜李仙洲主力发起攻击。这样,李仙洲摸不准我的意图,等到他查明真实意图后,再想调整部署已经来不及了。华野8纵和9纵奉命出击,经过一夜激烈战斗,77师被全歼,师长田君健被击毙。李仙洲一时惶恐不已。取胜的8纵和9纵马不停蹄向莱芜方向进发。此时,华野各部均已达到指定位置,基本完成了对李仙洲集团的合围。粟裕随即判断李仙洲和王耀武下一步的行动有两个:一是死守莱芜;二是向王必成6纵尚未攻克的口镇方向突围。他认为,这两个行动都不利于李仙洲,如果死守莱芜,莱芜城小挤不下李仙洲2个军的人马,这样更利于华野集中炮火予以大规模打击,而后再集中兵力攻城;如果突围,则可以在运动中予以歼灭,对华野更有利。依此,粟裕马上做了相应的部署。此时的李仙洲已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除了不断向其上司王耀武求救之位,已别无他法。王耀武认为死守只有死路一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果断突围,向13公里外的口镇靠拢,与哪里的新36师汇合,尚有一线生机。打定主意,他一边命令李仙洲突围,一边给蒋介石发电,请他定夺。在得知上当的蒋介石此时已欲哭无泪,在同意了王耀武的部署后,同时令空军出动掩护李仙洲突围,并在回电中祷告上帝“保佑我北撤部队的安全和胜利”。接到指令的李仙洲慌忙指示部队突围,而早已料定王耀武部署的粟裕,也决定帮李仙洲一把,采用围三缺一的战术,主动让开一个口子,让李仙洲能够突围。此时的李仙洲早已慌乱无比,早已无心辨别粟裕此意的真实意图,带着两个军急匆匆地撤出莱芜城,等他们拥拥挤挤全部进入预伏阵地后,粟裕按照先前的部署,,不慌不忙发出三道命令:一是城北部队死守李仙洲向北撤退的必经之路,;二是以夺取莱芜城的部队积极向北推进,防止李仙洲回窜;三是预伏与东西两翼的突击兵团猛烈夹击。刚走没多远的李仙洲兵团,很快就被严阵以待的华野部队连腰斩成数段,一时间惨叫声不断,可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蒋介石的“上帝”也别无他法,不见其显灵,口镇的新36师师曹镇铎也落井下石,不但不出城救援,反而向淄博方向逃之夭夭;蒋介石派来的几十架轰炸机掩护,由于地面硝烟滚滚,无法辨别敌我双方,只能无奈地飞走。经过6个小时的激战,突围的国民党军就被歼灭,堂堂中将副司令官李仙洲被狼狈活捉,莱芜战役宣告结束。随后,他按照之前的构想,命令部队,向北面的胶济线进发,接连拿下13座县城,使鲁中、渤海。胶东和滨海连城一片,蒋介石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莱芜战役的大获全胜令毛泽东开心不已,他通电嘉奖陈毅、粟裕和华野全军将士,国民党方面则从大喜变为大悲,超爷上下一片哀伤。蒋介石更是破口大骂,“莱芜战役是国军最可耻的失败”。王耀武也感叹道:“莱芜战役,损失惨重,百年教训,刻骨铭心!”莱芜战役胜利并未阻止粟裕,华东野战军前进的脚步,在之后的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中华野全军将士奋勇杀敌,屡建奇功,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不朽的战功!!!!各省出名大企业的老板是东北人的多吗?
(炼钢)
近代工业在中国只三个省独占:
辽宁省的本钢,代表中国重工制造业区;
湖北省的武钢,代表中国轻工制造业区;
天津与上海,代表中国手工艺与纺织.化学生产业区;
其它各省市县与地区的再发展,全由这四处去的技术人建成的。
只不过四川成都略有技术人员输出,这由国民时期为陪都,武汉工业搬成都造成的。
(炼石油)
中国的每五年一个五年规划,就是党中央调老工业区技术人员,赴全国各地建工业的三线建设,而确立的。
名为:以点带面,工业全国开花。
中国工业起步由此开始开展的。
即,中国工业的种子,由:辽宁省,湖北省,天津上海,传播全国的。
而,东北人数最多,所去地方全中国各处都有,是主力中的主力。
然而,去外地建工业,属帮助,老板本地人多,外来户少些。
但,当年国企大中型的,总栽东北人多些。可私企以后,本地人老板才多了起来的。
这是新中国的工业历史。
(化工)
悟空问答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