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微软停止了对Windows 10的服务,这一时间点把“要不要升级到Windows 11”再次推上风口。很多玩家对Win 11的兼容性和体验心存疑虑,一部分人的目光转向了Linux。公开报道显示,现在近九成的Windows游戏可以在各种Linux平台上顺畅运行。长期占据游戏市场主导地位的Windows在每一次大版本更替时都会引发大量讨论,这一次也不例外。Valve在推动下,开发者加快了把游戏移植到Linux的步伐,移植数量达到了新的峰值。玩家层面的感受分两类:有的游戏可以开箱即玩,有的还需要折腾配置和折中方案。现实里,Linux发行版多样,硬件驱动和游戏依赖在不同发型版上表现差异明显,便捷性与兼容度依旧无法和Windows直接相提并论。

把目光集中到技术细节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变化轨迹。Valve推出的Proton在兼容层领域发挥了核心作用,很多未做原生移植的Windows游戏通过Proton或Wine实现了运行。开源社区和独立开发者也贡献了大量工具与脚本,帮助玩家解决启动参数、库依赖、输入设备识别等问题。来自Linux游戏资讯站点《Boiling Steam》的分类给出较为细致的现状评估:按在Linux上运行的顺畅程度分为白金、黄金、银、铜和无法启动五个等级。统计结果显示,2025年底被评为白金或黄金的游戏占比约六成,属于银级的约二成,铜级占三到五个百分点,完全无法启动的游戏仍约占两成。具体到类型,单机剧情向、大多数独立游戏和一些中小型3A作品在Linux上的可玩性最高。在线竞技类和对抗类产品里,采用严格防作弊系统的热门作品难以完整移植,反外挂模块与内核级驱动的配合是主要阻碍。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发行生态:一些游戏的安装器、启动器与反盗版机制深度绑定Windows API,这类依赖在迁移时需要改写或绕过,工作量与法律风险并存。
面向玩家的选择层面可以更直接地讨论利弊。把游戏在Linux上流畅运行的数量提高到接近九成,说明底层兼容技术与社区支持已经取得大步进展。对偏好单机体验的玩家来说,使用Linux替代Windows的可行性显著提升,尤其是在硬件驱动得到厂商支持、并且常玩游戏在白金或黄金名单上的前提下。换用Linux意味着要处理一段学习曲线:系统安装方式、命令行工具、驱动安装路径、第三方启动器配置,都是必须要投入时间解决的问题。对于职业玩家和对延迟、反作弊有严格要求的用户,当前的短板在于部分主流反作弊方案不兼容或拒绝在兼容层上运行,导致很多竞技类游戏在Linux上不可用。硬件生态也发挥重要作用,显卡驱动、外设厂商提供的Linux支持情况会直接影响手感和功能完整度。开发端的态度也值得关注:更多游戏开发者选择在发布时同时考虑Linux平台,意味着未来几年内Linux上可直接运行的原生游戏会进一步增多。
回到最初的问题:Windows 10停服之后,是否要转向Windows 11或Linux,这是玩家自己在可用性与投入时间之间做出的权衡。现在的事实是,Linux在游戏兼容性上取得了明显进展,接近九成的Windows游戏在各种Linux环境下能够运行,许多作品达到了白金或黄金的体验等级,仍有约二成游戏因为反作弊或深度系统依赖在Linux上无法启动。对普通玩家而言,若常玩的游戏列表里大部分属于白金或黄金类别,尝试用Linux可以减少对Windows升级的迫切性。对注重竞技性的玩家而言,当前环境还不足以完全替代Windows。假如Linux能完全兼容所有Windows游戏,你会考虑用Linux吗?
